50年代青海的剩余劳动力很富余,而出于环境原因,女性剩余劳动力占的比例非常大,为了解决女性的就业问题,青海省委决定建年生产10万錠的纺织厂。1959年项目正式成立,并把任务交给农林厅去执行,农林厅试种棉花,研究10錠原材料基地的可能性,然后将场址选在西宁市郊的彭家寨,正当筹备到只欠东风时正值3年困难期,青海棉纺厂项目被迫下马。
项目搁置7年后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口号下,大量热血青年涌向青海,选在“靠山、分散、隐蔽”的地方建设工厂。以为可以借着三线建设能够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没想到三线厂大部分岗位都不适合女性,适合女性岗位的都安排给随来家属,想解决当地女性就业问题也只能依靠自己。
1967年省委得知三线建设项目中有棉纺厂项目乐得不可开交,但三线建设是以备战为指导的体系建设,选址由不得省委决定。棉纺厂的选址从省委认为合理的彭家寨转移到湟中县的平安驿。平安驿就是现在海东市平安区,平安区的前身是平安县,平安县是1978年之后从湟中县析置出来的,湟中县也就是现在西宁市的湟中区。
以青海这样的地形其实不用按照“靠山、隐蔽、分散”的指示去选址,天高皇帝远连鸟都不大喜欢来的地方,敌机怎么可能会飞到这里来。但联想到抗战时期的驼峰航线和飞虎队,三线建设指挥部认为谨慎为好,所以才将棉纺厂放在平安驿,如果棉纺厂放在西宁近郊,或许棉纺厂的未来走向可能跟现在就不一样了。
按当时一厂一社会的配置,厂区有职工楼、职工食堂、职工医院、子弟学校、电影院、大礼堂、招待所、邮局、商店、保卫科的配套设施。棉纺厂建设初期由军方托管,设置有保卫科,保卫科都是现役军人。分配到棉纺厂执勤的士兵都遭到战友们的羡慕,毕竟棉纺厂美女如云,能分配到棉纺厂都感到享不完的艳福。据说棉纺厂女性职工占有90%,而90%的女性里有50%是单身女性,阴盛阳衰的棉纺厂里男性职工倒成了弱势群体。
70年代棉纺厂有军人站岗,厂内或者厂外的男青年还算是比较矜持,以当时的社会环境谁都不敢放肆。80年代随着大裁军的到来,站岗的门卫从士兵变成厂部保安,安保松懈后门口的人就多起来,多起来的人都是周边单位的男青年。有前来接送对象的,有来找对象的,更有些人来耍流氓的,但不可否认他们来的目的是棉纺厂的美女。
80年代是棉纺厂的高峰期,工厂实行四班倒制,早、中、晚轮班,另有一班安排休息。休息的这一班,厂里都派专车送到西宁去游玩,晚上又有专车送回厂里,这样的待遇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棉纺厂的效益好,经济实力雄厚,还斥巨资在后山修建西海度假园,度假园有人工湖、民俗村、游泳馆、万里长城等。西海度假园规模很大,建筑独特、环境优美、里面的娱乐设施很完善,更难得的是美女如云,90年代的门票就高达3元一张。
每到一个地方,看到高大烟囱首先会想到的是国营企业,烟囱在某个特定时期内就是大工厂的标志,烟囱附近就会有一个生活区。生活区就是职工生活的地方,这个地方被高墙围起来与外界隔开,显然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小社会里有独立的物资供应链,有完善的生活体系,几乎不出厂门就能满足生活上的一切需求,生活在这样的环境,职工特别的安逸。
90年代是老牌国企从强大走向衰弱的分界线,市场环境的冲击,管理体制的落后,技术更新跟不上等诸多原因,都能将几千人的企业转眼间倒闭。青海棉纺厂在90年代初开始跨行业布局,收购濒临破产的西宁织针厂、西宁木器厂,后来向进出口、销售、配件、房地产等领域进军,至1995年青海棉纺厂亦成为省内乃至西北地区较大国营企业。不知是树大招风还是树高遭雷劈,青海棉纺厂高光过第4个年头,因资不抵债于1999年宣布破产。
青海棉纺厂破产后被上海联峰纺织有限公司收购成立青海联峰棉纺厂,简称青联棉纺厂。投入部分资金后将厂房、设备等进行维修,以招商的方式引来浙江商家,现在取名中青棉纺厂。青海棉纺厂破产是很悲痛的,但比起很多破产的国营企业青海棉纺厂又是很幸运的,起码下岗工人还有再就业的机会。青海棉纺厂的倒闭,很多人都认为是领导决策的失误,企业扩张太快造成的,有的说是市场环境和技术落后造成的。其实国营厂倒闭都是市场成熟的结果,知道青海有一家西北最大、美女最多的棉纺厂足以炫耀两百年。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