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相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整个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据说从空中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这里也曾是新中国最早的鱼雷试验场。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
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实在太大了,湖水的尽头和天际线相连,纵目远眺感觉湖水有一种高远的幻觉,碧蓝色的湖水,水面波光潋滟,远观水天一色,分不出哪是湖水哪是蓝天唯一能分辨的,就是蓝天上有飘逸的白云朵朵,湖水里有波浪的荡漾。
青海湖古时有“西海”之称,那么这个“西海”是不是汉语成语中的“五湖四海”所说的四海之一呢?“五湖四海”一词,现今主要泛指搞好人与人的团结,但其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指古代中华之疆域广阔。我们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多年,历史悠久且文明从未曾间断,使得现今的许多地理概念必须要从历史中去溯源佐证,才能减少讹传失误达到一脉相承。
如果认真地研究“五湖四海”之出处及其含义,我们暂且先不去论五湖,只说说四海。在《论语·颜渊》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认为这里的四海指的就是疆域。汉代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据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八荒,乃八方荒芜极远之地也”,这里也都是地理概念,就是说明“四海”是围绕“九州”四面的海。《礼记·祭义》则具体提到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为“四海”,只是没有明确海域。
那么,四海究竟指的是哪里?有人说就是指东海、南海、渤海、黄海,天气预报天天播报,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这四海一线相连,与古人所指四个方位相去甚远。对照历代中华版图和纵观中华历史,我更赞成另一种观点。东海、南海与现今一致,北海是指贝加尔湖。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俄罗斯境内,先秦时期,由于北方胡人的南下扰乱和入侵,中原人便对其已知。
而且在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中则有提到“北海之眼”,是说“北海奇深,不可探底。底有一眼,乃地之漏”。贝尔加湖作为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湖,在古人的眼中已经“是为海,且不可探了”,符合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北海”一地。之所以把内陆湖冠之以“海”名,是因为古人常把大一点的湖泊称为“海子”的缘故。
而西海从地理方位上来说也必是地处中原以西才对,因此昆仑山下的青海湖,最早就有“西海”之称,其历史上所留传的每一段故事几乎都和上古传说中的西王母有关。它的面积要比北海小许多,但咸咸的水系让其更有海的味道,斗转星移流光易逝,那片曾经的沧海如今人们把它叫做“青海湖”了。
当然,中原以西除“青海湖”外,再往西还有“罗布泊”,更有“巴尔喀什湖”。自先秦时代就有中国人在这一地带活动,这已然超过了青海湖,而且数千年以来“巴尔喀什湖”一直是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直至清王朝末期,由于统治者的软弱无能,才被俄国抢占,至1991年为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所统治。因此,就“西海”而言,我更倾向于是指“巴尔喀什湖”。朋友们你认为呢?
感谢朋友们的光临,敬请批评指导,欢迎大家转发、分享、收藏并关注本号,您的支持就是老狼创作的动力。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