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作者: 时间:2023-03-11 12:35:41 浏览量: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10月的油菜花

2019年的国庆长假,自驾去了青海,提前半天出发,路上不堵,10月1日晚上便到达西宁。第二天一早前往青海湖,天气特别好,蓝天白云。临近湖区,看到路边几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地,游人穿行点缀其间,驻足拍照留影。

没想到这个季节这里竟有油菜花。据说是近些年发展旅游为了淡季吸引游客,当地农户隔时季而种,显然不是为了油菜的收成,而是为了增加旅游的收益。

青海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油菜花海之一,那是门源的油菜花海,一沐春风万顷黄,绵延百里,规模巨大,蔚为壮观。没去过门源,先看到了青海湖的油菜花,虽不是浪漫盛开,规模不大,却也惊喜。油菜花的金黄,湖水的深蓝,天空的蔚蓝,云朵的洁白,加上远山的衬托,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想起以前父亲说过,60年代部队农场就在青海湖一带,他们连队一个排打鱼,两个排种油菜,收获的时候,会有二三百人来支援。收割是一件繁重劳累的活儿,为补充体力改善伙食,他们从藏民那儿以每只15元的价格买了15只羊,一次就全吃完了,羊皮要还给藏民,每张皮退2元。湖里鱼多,当年打的鱼用来喂养100多头猪,用鱼喂大的猪肉不好吃,后来有了经验,用鱼喂到50斤再喟粮食。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青海湖

最近翻阅父亲留下的唯一一本工作笔记,发现有种油菜的记载,这是他后来在共和县沙珠玉的二连时所记,这里的农场种植小麦、豌豆、油菜、土豆。笔记本记载了1966年5月和6月的田间管理,锄小麦地674亩,豌豆地339.2(亩),油菜地145亩。6月16号全连锄西面的油菜地,17号一排锄河东的油菜(地),炮班打墙,二、三排锄两遍小麦样板田。到了8月14号,写着上午收油菜,下午收麦子,8月20号上午全连收西面的油菜,下午收小麦。1967年4月11日写了播种油菜,4个月后的8月20日记的是收油菜全天,晚饭后党团活动,指导员从场部回连。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父亲的笔记本

大概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带着我和弟弟随军来到沙珠玉,这里是共和县的一个乡,从地图上看二连驻地(都秀)离青海湖直线距离大约40来公里。前些日子问母亲,她说那时从县城坐卡车在风沙中一路颠簸,到沙珠玉的驻地要走大半天,其实也就几十公里的路程,那里海拔高,往家挑水都会气喘,冬天大雪会封堵住家门。就是在这里我开始有了记忆,依稀地记得我们住窑洞,父亲出门,我也跟着他出门拽着他,依稀地记得父亲带我在小河沟洗东西帽子差点被冲走,有次给我买了一个会摇头的玩具狗,像真狗一样,我竟被吓哭。另一次被吓哭,是父亲在家里放了一枚像是大炮竹的训练用手榴弹。而最温馨的一幕,是父亲躺在床上,双手扶着我用双脚把我托举在半空,多年后我也这样托举过儿子。

这是一本有年代感的笔记,内容极简,一天记一两行字,多的四五行字,记录了60年代连队的日常。除了春耕、锄地、打土坯、收割、修路、帮灶、射击、手榴弹测验,也有学习元旦社论,学习最新指示、古田会议决议、延安文艺座谈会,学习刘英俊、门合的英雄事迹,评五好战士四好连队,拥军爱民教育、战备教育,还有讲用会、谈心、讨论、看电影。还记了一位战士放羊丢了45只羊,隔天父亲和这位战士把丢失的羊全找了回来。

这本笔记本只记了大半本,总共约两年多一点的内容,1966年从5月底记到9月初,1967年从年初记到11月下旬,这时二连移防到民和县离黄河不远的农场。我们家也随着搬到民和,起初住在一户喇嘛家,房东除了60多岁的喇嘛,还有他的儿子与儿媳,院子里有棵梨树,成熟的时候时不时会掉下来一两个梨,我们便能品尝梨的香甜。黄土高坡,土坯房,麦草垛,拉水的架子车,还有一条大狼狗,是童年的记忆片断。

笔记本1968年1月1号记的是过年休息,4月5号以后再没有记,另有年底十几页会议传达记录。笔记本的最后十几页,是受奖人员、评五好战士、手榴弹测验人员名单,里面有二三个我熟悉的名字,包括那位放羊的叔叔,至今还记得他们的模样。 一年后,部队换防去新疆,独立营不再种小麦种油菜,而是担负守护从柳园到乌鲁木齐千里兰新铁路线的任务。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与青海湖和油菜花合个影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美丽的青海湖

青海湖畔的油菜花

青海湖的鸟

不记得小时候看过金黄的油菜花没有,但记得穿着绿军装的叔叔们站哨、出操、训练、劳动、学习的身姿。军营生活对军人来说,那是青春、锻炼、成长、奉献,和浓浓的战友情。于我而言,那是快乐的年少时光,是天天看到的军人身影所不能忘怀的亲切,多年后,那些熟悉的面孔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

我记事以后印象深的是1969年的北京兵和江苏兵,还有之前的甘肃兵、陕西兵,之后的河南兵,以及1973年的四川兵和新疆兵,1974年的陕南兵印象也深,当年很奇怪他们说话像四川口音,还有1975年的湖南兵。到了新疆后部队里有维族兵,虽不熟悉,但一想到他们就想起了那首歌:我叫王小义,我叫买买提,今年都是十八岁,哎个头差不离……

小孩不懂大人的事,眼中看到的是他们的身影,看不到他们在农场劳作和守护铁路隧洞、桥梁的艰辛,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他们是怎样的付出。以前和父亲很少交流,读父亲的笔记,才知道一点点那时部队生活的细节。

时光如梭,翻看旧笔记本,勾起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也想念如今在天南地北的叔叔们。那个在我小手腕上画手表的叔叔,那个抱着我走过渡槽的叔叔,那个给我讲农夫与蛇的故事的叔叔,那个在我们小孩子面前秀俄语的叔叔,那个为我们变扑克魔术的叔叔……,那些曾经在沙珠玉在民和在达板城在乌鲁木齐西站朝夕相处的叔叔,你们都安好吧!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