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西宁的文笔峰与文峰碑(下)

作者: 时间:2023-04-16 12:14:29 浏览量:

文/图 杨俊杰

站在文笔峰上俯瞰,对城区景色有了初步印象后,我们升起无人机,无人机的镜头中,以文峰碑所处的位置为中心,梯田和鱼鳞坑、树苗组成的波纹一圈圈荡漾开来,与从其他山顶漾开的波纹重叠、交融,又接着扩散,直到隐没在山脚之下。转动视角,我们惊讶地发现,每座山体之上都有这样的“掌纹”,一座座山川恰似一只只手掌,抚摸着这片大地。

“几百年前的先辈大概不会看到这样的景色吧?”一边和父亲讨论,我一边如是想着。

文峰碑初立于此时,凤凰山的山头早有华藏寺香火鼎盛。据民间传说,当年有只凤凰曾落于山头,因称落凤之处为“凤凰台”,“凤台留云”亦为古湟中八景之一。春天来临时,凤凰山山头有“十里杏花红雨路,几层杨柳绿荫楼”,华藏寺下杏花如雨柳如烟,不少周边居民来此踏青郊游赏景还愿,想必也是行人如织的盛景。文人雅士们也时常在孔雀楼聚会雅集,既谈经义、也论诗赋。每每到了日落时分,依然流连忘返,大家一起静看夕阳西沉,“痴儿今日忘尘事,孔雀楼头看夕阳”。

西宁的文笔峰与文峰碑(下)

山寺脚下是发源于拉脊山的麒麟河,近百里的河谷中,麒麟河纵贯其间,林木冉冉,村落相望,是当年湟中县有名的农业丰产区。麒麟河环绕着那时的西宁古城,汇入湟水河主干。目光移到西川的中央,在文峰碑初立之时,南凉宏伟的点兵台——虎台便已荒颓千余年,早剩下土台一座,但它屹立于苍茫天地之中,从文笔峰遥望虎台的古人们,该可以感受到它周身金戈铁马的肃杀。东川河谷的尽头,小峡口的风伴着湟水河流淌,碑立之前早已亘古有之,文峰碑建成后,“石峡清风”与“石洞烟霞”又伴着文峰碑跨越五百年的时光,一路走到今天。

栉风沐雨数百年的文峰碑,见证了西宁的沧桑巨变。站在碑下,美丽的现代大西宁全景映入眼前。今天的凤凰山已彻底“旧貌换新颜”了。从山下有假山美亭的丁香园开始,登石阶,步回廊,在经过彩绘焕然、香烟缭绕的南禅寺,再到叠翠垒绿、楼阁隐约、流水潺潺的南山公园,仰望前方,是蓝天白云衬托下、千帆竞发的凤凰台。站台上,你可以俯瞰西侧的南川,那里“烟拥城中市,花明郊外林”,麒麟河上下二十里的江山胜景,可全收眼底。麒麟河畔已高楼林立,西塔高速与西和高速公路交织穿行其间。河谷中穿山而出的高速公路只如发丝粗细,两处国际会展中心遥相呼应。东川东侧的厂区和高楼相间,竟可以一路排列到小峡口,自西侧起,鳞次栉比的高楼与西区连成一片,一直延伸到西山的背后。三川景致尽收眼底,秀美北川此时则隐没在层间薄雾之下,更让人平添几分向往。西宁古城虽然只余下部分断壁残垣,但在古城旧址上的水井巷、王府井商业区却拔地而起,成为西宁城市新地标、商业新名片。

西宁的文笔峰与文峰碑(下)

兴尽而返,走在下山的路上,父亲特别感动地说道:“小时候经常听到调侃我们青海的俗语‘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新中国成立后,在南北山这没有一滴水的荒山上,西宁的干部群众修水渠、拉电线、建泵站、铺管道,解决了育苗浇灌问题。在山上种植云杉、圆柏、油松等适合青藏高原气候的树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的西宁南北山已郁郁葱葱,绿山绿地将西宁紧紧环抱,形成了一个美丽的“城市公园”。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矗立在南山之巅的文峰碑,见证了西宁五百多年来经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生态的巨变。西宁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保护好、开发好文峰碑这样的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河湟谷地的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期待能有更多热爱西宁、奉献西宁的人们登上山巅,俯瞰山川,望见古塔,记住乡愁。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