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5人?24人?
到底哪个才是珍品?
明确一点,都是。
三者都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距今5000—4000年前,活跃在甘青地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被称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最为耀眼的遗存是彩陶文化。精湛的技术、精致的造型、精美的绘画……成为马家窑类型陶器的灵魂。
★三组5人,现藏国家博物馆★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1973年出土于海拔2357米的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长宁镇孙家寨墓地M348中,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泥质红陶,口径和内外壁绘有叶纹、圆点纹、线纹、圈点纹。内壁最大处绘有四道平行带纹,带纹上面绘有舞蹈画面三组,每组5人,头上有发辫,下身有尾饰,手拉着手,头向、尾饰与步履整齐划一,翩翩起舞。
盆内绘有舞蹈花纹图案的消息传开,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史学界的震惊的瞩目。人们不禁感慨,河湟地区竟然出土了如此精美绝伦的彩陶珍品。这颗明珠般的彩陶器物,有力地说明5000年前这里并非荒寂之地,早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而且证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新石器文化,与中原华夏文明一脉相通。
★24人,现藏青海省博物馆★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就是我们视频中给大家介绍的,现藏于青海省博物馆,称得上“镇馆之宝”——宗日遗址出土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
高12.5厘米,口径22.8厘米,泥质红陶,敛口平底、黑彩纹饰,口沿处绘有成组的对顶三角纹和短斜线纹,外腹部装饰三道弦纹,纹饰简洁而流畅。陶盆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内壁上描绘的人形舞蹈图案,舞蹈人像分为两组,一组13人,另一组11人,共24人,是现存同类文物中舞蹈形象人数最多的一件,舞者头戴头饰,身着裙装,正手拉着手跳着欢快的舞蹈。
这件舞蹈纹彩陶盆的出土引起学者们极大的兴趣与五花八门的解释。但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将其解释为“舞蹈”,故名“舞蹈盆”,堪称我国彩陶文物中的精品。它的名气很大,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五件马家窑文化时期多人舞蹈纹盆之一,盆体所绘画面构图饱满、弧线流畅、笔触灵动,是学术界研究原始社会样貌的重要参考,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宗日遗址地处黄河上游,“宗日”系藏语,意为“人群聚集的地方”,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团结村。宗日地方当时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狩猎业的定居生活。90年代青海省组织考古发掘队在团结村黄河沿岸的台地上展开考古发掘工作,1995年7月的一天,炎炎烈日将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投射到考古发掘现场,伏在黄土、砂石中进行发掘工作的人群突然间沸腾起来,大家争先恐后的围拢到一起,一百五十七号墓坑里有了重大发现!在发掘人员的精心清理下,这件内壁绘有舞蹈图案的彩陶盆展现在众人面前,一时间,群情激动,平日里紧张、严肃的工作氛围被激动、热烈的喜悦代替,考古队员们手拉着手模仿着彩陶盆上所绘的舞姿形象,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
相较其他同类器物,宗日舞蹈纹彩陶盆画面更加饱满充实,简洁中闪耀着智慧,古朴中透出灵动,体现出远古文化的神韵。这件彩陶盆的设计与制作,体现出史前人类的审美趋于成熟。宗日遗址的发掘不仅出土了精美的舞蹈纹彩陶盆,也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寻找到了崭新的文化类属——宗日文化。
★双人抬物,现藏青海省博物馆★
1995年10月,宗日遗址192号墓又出土了一件国宝级彩陶盆——双人抬物纹彩陶盆。
这件彩陶盆高11.3厘米,口径 22.4 厘米,底径9.7厘米,内外施以黑形。唇彩为斜线三角纹,外彩为三线扭结纹,这是马家窑文化流行的纹饰。内彩绘在中腹以上部位,主题为四组对称的双人抬物图案,辅以横、竖、粗细线条组成的辅助图案。在双人拾物图案中以圆点表示人的头部,粗线描绘人的躯干,细线表示四肢,两人相向分腿而立,腰背微曲,双人共抬一个硕大圆形物体。寥寥几笔,刻画得惟妙惟肖。如今,双人抬物纹饰也成为了青海省博物馆的标识。
这一文物上的图案究竟意味着什么?很多学者认为,它生动地勾画出了远古先民共同劳动的景象,是远古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也有学者认为,这一图案应当解释为“多人共同从事祭祀”。图案之谜,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
马家窑彩陶的核心在“彩”,纹饰和图案是构成它们的灵魂。通常陶器纹饰多样,有漩涡纹、圆圈纹、蛙纹、鸟纹、鱼纹等,在瓶、盆、壶等器物上通体彩绘,是该类型彩陶纹饰的一个突出特点。因此人纹因为少见而格外珍贵,成为文物中的珍品与精品。
名称:舞蹈纹彩陶盆
年代:新石器时代
收藏单位:青海省博物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