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荷香端午

作者:青海日报 时间:2019-06-05 10:41:02 浏览量:
荷香端午

端午,一个延绵两千年的中国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又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史籍资料中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崇拜。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文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与民族的习惯不约而同,乐都人的端午节也是延绵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刹那,但是蕴含其间的端午文化却闪闪发光,悠长而深远。每一个端午节的来临,人们翘首以待;每一个五月初五的日子,人们尽情感受。端午节就在河湟人们这样的期待与感受中传承历史,展现风俗。

农历五月初三四,生活在河湟地区的人们就开始为端午节而忙碌。河湟端午节的一大奇特风俗就是家家屋檐插杨柳枝,户户在屋里瓶中插沙枣花、芍药花、艾叶。每到五月初四下午,人们在自家的房顶和门楣上插上杨柳和艾叶,初五日,从自家院子里摘来正在盛开的丁香、芍药、牡丹等鲜花插在屋内,据说是以此达到消除毒气、驱恶辟邪、预防疾病的朴素愿望。不管怎么说,端午插杨柳、插沙枣这种行动为我们烘托起了一个鲜活而与众不同的端午节日,正如乐都民间社火调所唱:“五月里五端阳,杨柳插在房檐上;雄黄药酒都提上,家家户户闹嚷嚷”。为我们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端午节文化。

河湟端午节的另一大奇特风俗就是为孩子们穿新衣配荷包,大人小孩手腕脖颈拴彩线(也叫锁儿线)。荷包也叫香囊、香包、香袋等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其外形有梅花、菊花、荷花等各种花式类型,也有如虎、豹等飞禽走兽样式的,真是形形色色,小巧玲珑,挂在胸前,格外显眼。小孩带荷包,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的点缀与装饰。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初五清晨,各家大人起床梳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与自己的手腕、脚腕、脖子拴上五色线。以此来防避夏天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不管怎样传说,这种风俗又把端午节装点得神秘而独特,成为人们的期盼与等待。

河湟地区的端午节饮食也较为独特,食品有三角形包子以及卷子、凉粉、粽子、雄黄酒等,其中吃粽子最为普遍。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在河湟日益风行。

端午节是河湟地区夏季的一个重要节日。每到农历五月初五,河湟地区万木葱茏,百花盛开,彩蝶纷飞,万鸟齐鸣。经历了一个冬季的寒冷,一个春季的忙碌,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多么畅展与兴奋!伴随着端午节的来临,南山射箭、北山跑马、田野“花儿”等文体活动开始八方登场,大显身手,成为端午节的文化大餐。期间,乐都南山的瞿昙、峰堆、下营、桃红营等地方,互相邀请射箭,北山的寿乐、中岭、马营、芦花等地方开展跑马比赛,老爷山、石沟寺、水峡等地方花儿令歌声四起,人们在夏日的悠闲中创造着激情,释放着愉快,端午节成了河湟人家的激情狂欢之节。

一个端午节,联起了悠久历史。

一份端午情怀,激活了滔滔湟水,激活了悠悠乡愁……

作者:周尚俊 来源:青海日报

,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