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作者:大美西部深度旅行 时间:2019-07-11 14:17:16 浏览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食。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头边的风味小吃,可以说不胜枚举。

“狗浇尿”、酿皮儿、甜醅、筏子肉团、青海土火锅,这些耳熟能详的美味佳肴,一听就让人垂涎欲滴,流连忘返。

在今天,它们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美食,更蕴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内涵,这种内涵已成为久远的回味...

“先来的筏子比后来的肉香”

筏子肉团是青海地方风味菜肴,是我们当地的群众在宰羊杀猪后用清洗干净的内脏加工制作的一种美食。在民间,俗称“扎筏子”。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筏子”是黄河上游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是用吹满气的羊皮袋连接在一起,上面扎上木板,借用充气的羊皮袋在水面上的浮力进行运输的工具,而筏子肉团,因为在外形上与羊皮筏子相似,因此而得名。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

青海人待客宴席上,筏子肉团是一道全套羊肉内脏的特制菜肴。吃法一般有三种,一是切片后蘸醋、酱、蒜泥、辣子吃;二是切成块放在碗中,浇上热羊肉汤,调上蒜泥、香菜吃;三是切成较厚的片,在热锅中倒入少许清油,煎到外皮酥黄时食用。它的味道醇香四溢,鲜美可口,虽油而不腻,民俗有“先来的筏子比后来的肉香”的说法。

“土而不俗”的青海土火锅

在庞大的“火锅家族”中,青海土火锅鲜为人知。从西汉出现至今,青海土火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直采用传统的铜质火锅,以木炭为燃料,使火锅受热均匀,味道天然。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盛产牛羊,青海土火锅的“锅底”一般以羊肉清汤加少许酸菜制成,口味偏重香辣,不加红油及过多调料,汤色清亮,滋味天然醇厚,尝一口,羊肉的鲜美与酸菜的爽口完美结合在一起,令人齿颊留香,又绝无肥腻之感。食材主要有牛肉、羊肉、猪肉、带鱼、土豆、豆腐、粉丝、海带及青菜、笋尖等各种时蔬,都是平常百姓常食之物,绝无海陆珍馐昂贵稀罕之物来哗众取宠,正应了一个“土”字。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经过悠久的岁月沉淀,青海土火锅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品种。大致可分为家常火锅、海鲜火锅、素火锅三类,具体花样达十几种,但食材都是寻常之物,价格也十分便宜。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在人人注重“养生”的今天,青海土火锅以其食材天然、肉嫩汤鲜、营养丰富、易于消化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食客欢迎。

名字吓人一跳的 “狗浇尿”

“狗浇尿”,乍一看,这个名字还真能吓人一跳,相信许多外地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这个名字和食物联系起来。可是在青海,“狗浇尿”这种用清油烙的薄饼,虽说听起来有些不雅,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受欢迎程度,是一种家喻户晓的美味小吃。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关于“狗浇尿”这个名称,还有一故事。传说有一名土族阿姑,是新媳妇过门,按照传统,第二天早餐时要露一手,但她却忘记从娘家带来美食,只好匆匆忙忙进了厨房。面和油准备好,放在面板上,刚准备和面,一只小狗跳上灶台,一脚就把油壶踢翻了,清油在面板上流得到处都是。于是新媳妇急中生智,连忙将面粉倒在面板上将油吸干,然后和成油面,撒上香豆粉,卷成长卷,再做成螺丝状,切成小段,擀成薄薄的饼。在烧热的锅中倒上清油,将饼放入,沿锅边再浇上一圈清油,并不停转动薄饼,使其颜色均匀。当热腾腾的饼子端上桌,大家品尝后,无人不称赞。有人问新媳妇是怎么做的,新媳妇不好把狗踢翻油壶的事说出来,就说是狗把尿浇在上面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种薄饼叫“狗浇尿”。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狗浇尿”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据说和从前烙饼的方式有关,过去青海人家厨房里的灶台都很高,女人烙饼的时候要一遍一遍用装着清油的陶制小油壶往饼上浇油,由于灶台高,女人们身子前倾,一条腿便不由自主跷起来,加之油壶里倒出的清油也是细细的一股,那个样子看上去犹如狗撒尿一般,于是,青海人便将这种好看又好吃的油饼称之为“狗浇尿”了。

站看酿皮摊, 口水流不干

酿皮儿,是青海地方风味很浓的传统小吃,西宁地区尤为有名。“酿皮儿”两个字连起来读,显得格外带劲,透着西北人的粗犷。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据西宁市档案馆《史志话说》记载,解放前酿皮儿都是由一些个体摊贩经营,因为其经济实惠、味美质高的特点,很得群众的称赞。三十年代西宁有家姓杜的人家经营的酿皮儿,满城群众都称为“尕鱼儿酿皮儿”(杜某小名尕玉子)。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杜姓酿皮儿有凉有热,有的加炒大米和凉粉块,面筋多调料足。与众不同的还有芝麻酱液,口味以辛辣为主,加之酿皮儿做工精细,手艺高超,吃起来质地柔软,弹性很强,韧而不僵,浇上多味的调料,滋味悠长。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解放后西宁比较有名的是“马伯酿皮儿”,据说天刚亮就有人来排队,一直到傍晚六七点,客人从没间断过。老人们曾戏说围观酿皮儿摊儿的儿童说:“站看酿皮摊,口水流不干!”在西宁随处可见出售酿皮儿的小摊,一张方桌,三四条板凳。女摊主手持菜刀,啪啪几刀,就将厚厚的酿皮儿切成细条,然后抓到碗里,放上盐、醋、味精、芥末、辣子,再加上白玉般的面筋,油乎乎的、红辣辣的端到客人面前,虽然被辣得面红耳赤,可偏偏还是舍不得放下,一口气吃完,抹抹嘴,那个爽就别提了。

甜醅甜, 老人娃娃口水咽

甜醅是青海特色小吃之一。在高原古城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都能看到独特的民间小吃“甜醅”。青海高原是耐寒早熟的青稞的故乡,青稞比小麦更具食疗和营养价值,用青稞制作的甜醅口味更为独特,因此也更受人们欢迎。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群众中有句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它具有醇香、清凉、甘甜的特点。吃时散发出阵阵的酒香。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除专门制售的小摊贩外,西宁和农业区的各族群众大都会酿制甜醅。甜醅选料精细,青稞粒粒饱满,脱皮洁净,蒸煮适度,酒曲配料适中,掌握温度准确,粒粒白嫩,食如果肉。一端碟子,则醇香扑鼻,入口醅甘汁浓,绵软可口,食后满口留香。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据西宁市档案馆《史志话说》记载, 甜醅的来历,跟青海汉、藏、土族人民酿造酩酒有密切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只是酒曲不同罢了。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较浓,唐朝时就拿它待宾客。杜甫《客至》诗中说“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旧醅,便是酒醅。酿造甜醅,原料以玉麦为上乘,因玉麦质细无厚皮。嚼食无渣。青稞次之,但须脱皮。酵母为甜醅曲,用米制成,青海民间叫“药蛋”或“甜曲”。

西宁特色小吃分散点

尕焦子的烤肉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在东稍门附近(坐1路车,到东稍门,下车后向回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再前行100米左右),牌匾的名称为“马义民黄焖手抓烤肉”。有几位国家领导人去过此店,并且此店评为国家的特色小吃。店中有名的的是黄焖羊肉和烤肉串,当然还有其自己泡的盖碗儿茶。此地为正宗的回民馆子,所以不让喝酒。

尕面片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推荐几家,一家是离花园南街不远的中国银行大厦(在花园南街的东边的东关大街上)对面(门面不大)。一家是在海如旁边的八一市场进口处,由撒拉人开的尕面片馆。还有一家就是在莫家街对面的文化街有一家“文化街面片馆”。

酸奶

舌尖上的青海:带你尝美食,听故事

西宁的清真酸奶,推荐的是地点在儿童公园门口的“清真雪山酸奶”。在西宁人在中心,对青海酸奶有特别的爱。

青海西宁特色小吃推荐地

推荐1:西宁市城中区大新街夜市小吃一条街是西宁地区惟一一条风味小吃荟萃的地方,为旅游者提供了一个品味美食的好去处。在这里,上百种青海地方风味小吃应有尽有,还有全国各地的名小吃。

推荐2:莫家街是让人一想到就垂涎欲滴的美食街。莫家街以它的特色小吃享誉省内外,是西宁市的“美食一条街”。现在的莫家街里除了马忠酿皮等一些老买卖之外,品种是越来越多了。除了卖瓜果梨桃、蔬菜肉食、干果调料、生猛海鲜的以外,首屈一指的还是那些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麻辣烫、米粉、馄饨、擀面皮、羊肠面,还有豆腐脑、麻团等等。

推荐3:晚上在西宁大厦周围,有很多食品棚在供应美味的砂锅,这是一种混合了牛肉、羊肉、蔬菜、豆腐和粉丝的小火锅。装得很满,而且附送一碗饭。如果晚餐要省钱,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推荐4:从火车站坐1路车到大十字站下,然后从饮马街向北走100米。绵延数百米的大排档人气很旺,营业时间是晚上17:00直到24:00。这些大排档不仅提供西宁本地的风味小吃,在那儿,游客还可以吃到全国各地的小吃。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