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篇
1959年10月1日,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宁火车站举行兰青线通车典礼,首列客车满载旅客开往兰州,由此,青藏高原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将青海经西北各铁路干线与其他省区铁路连通在了一起。西宁火车站成为青藏高原与祖国各地建立紧密联系的重要窗口。

老故事
1959年初代站房仅有1座简易候车室,内设售票处和行包办理处,5条股道,1座长270米的客运站台,全年发送总人数18万左右人次。开站时,西宁火车站人山人海,群众纷纷前来参观,连80多岁的山区老大爷也来看火车。


西宁车站候车大楼建设工地

上世纪50年的西宁80多岁的老大爷终于也来看到了火车




火车开到高原来

1960年西宁至上海的列车驶出西宁站

1983年西宁至柯柯段通车,高原铁路一路向西延伸

1974年再扩建的西宁火车站
新面貌
1974年再扩站房在初代站房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改造,于8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厅为3层,东西两侧耳楼为4层,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使用总面积8169平方米,候车室使用面积2069平方米。


2000年第二次改造站房

2006年7月1日首列进藏列车驶出西宁站

2009年电气化时代正式到来

2014年兰新二线开通,新站绽放在天路起点

2014年兰新二线开通,新站绽放在天路起点
故事1。我与每一代站房的合影
——退休老职工党国珍的故事

1959年10月1日,19岁的党国珍从民和调往西宁站工作,他报道的第一天,正好也是西宁火车站建成投入使用的第一天,据党国珍回忆道,第一代站房建成的时候连公交车都还没有,但每天火车站周围都有许多群众来围观火车,有许多人步行而来,许多人骑自行车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只为看一眼高原上的火车,属于青海人的火车。当时火车站开行的方向还很少,在候车室里检票员用画“正”字,来为前往各方向的旅客计数、检票,乘坐体验火车的人都难掩心中的激动。

刚调往西宁站的党国珍从从事装卸工开始,由于硬件设备还很落后,装卸工作基本都只靠人力和手推车,党国珍清晰地记得2人就可以扛115公斤的货物进行搬运,较日后的吊车、龙门吊车,当时的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十几年、几十年以后,铁路在硬件、软件上的跨越式发展。
1963年,党国珍从装卸车间调往客运车间的行李房工作,他回忆道,当年基本每年回一次郑州老家,坐火车最快要用2天半的时间,第一次放假回家的时候一共有12天的假,但往返路上就消耗了7天的时间,今年,儿子党艳超带父母亲回郑州老家,从网上订购了车票,仅用了6个小时就抵达了郑州,他说,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名老职工,由衷地为铁路发展感到自豪。


59年,他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一起在每一代车站前都留有一张珍贵的合影,看着照片中的自己与站房一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❷-
故事2。四代同堂见证西宁站变迁
——退休老职工杨俊玉的故事

“1959年第一列列车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驶进了西宁站。现在,动车来了,我没有站在铁轨旁像五十多年前一样欢呼,但我心里特别高兴,我希望自己的儿孙更好地建设铁路,为西宁站的发展贡献力量。”在铁路工作了一辈子(西宁站工作了10年),如今家中三代人均是铁路人的百岁老人杨俊玉说道。
1952年,跟随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一路西进来到青海西宁的杨俊玉,亲眼见证了西宁站第一代站房的建设,看着火车开到高原来,为之振奋、自豪。直到现在他还将自己的铁路工作证完好无损的保存着。


“搬了很多次家,但每次都会带着父亲的这些工作证,还有年轻时候得的技术能手,保存得很完整,也是一种铁路情缘吧。”如今,也即将面临退休的儿子杨保童说道。
1980年11月16日,在杨俊玉与杨保童心里都是非常重要、难忘的一天,哪怕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立马能说出详细的日期,正是在这一天,杨俊玉从岗位退休,杨保童正式接任了父亲的工作,进入了西宁站运转的岗位。
“从小,我们住在站后,每天都能看到推动客车体出入库,当时年轻的时候就羡慕他们的工作,想啥时候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回忆起接任父亲的工作,杨保童讲述了自己曾从制动员到连接员到调车员,再到如今外勤值班员,曾经对铁路的这份特殊情感,结下了一生不解的情缘。

杨保童与父亲不同,他见证了1971年、2000年、2011年、2014年的四代站房,从1971年版的站房到2000年站房的翻修与重新改造,广场上与站房上新增的大钟、三江源设计,杨保童指着图片娓娓道来,每一个细节都像刻在了他的记忆里。
然而,与铁路的情缘并没有就此结束,2011年夏天,西宁站搬入临时过渡站房,杨保童的儿子杨磊被招入西宁站安检支队,也是在同一个支队与妻子侯建瑜相爱了,并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
“如今,有时候抱着小孙子去站前广场,难免会想,我们这一家人真是与铁路、与西宁站结下了难舍难分的缘分,会告诉小孙子曾经太爷爷、爷爷、爸爸都在这里工作过、生活过。”杨保童笑着说道。


西宁晚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