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写字纪念下伟大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
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导弹和卫星,它们对新中国的意义恐怕无需赘述,这23位伟人就是背后的国之栋梁。
这23位,即便放在国际上,又是个什么地位呢?事实上,23位元勋中有21位都有留学经历,16位是博士,最终学历大都是国外顶级院校研究所。在那个年代,从航空航天、核物理、高新材料、力学等专业优秀毕业,世界顶级学校和顶级专业,这23位本身已经是世界顶级的人才。
例如钱学森,1938-1947年发表了几十篇在该领域内举足轻重的文章,可以说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超高速空气动力学方向和他导师冯卡门共同是鼻祖级存在。他是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的绝对核心)四位核心创始人之一、麻省理工学院正教授、加州理工大学正教授、V2火箭及其总师冯·布劳恩审问组主力成员、美国空军顾问/上校,随便一个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1955年回国,随后带起了整个中国航天,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辉煌。钱学森因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享受中国最高级别荣誉称号的人:“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可能从另一个角度更能凸显他们的伟大。当时的中国在科研领域是标准的一穷二白,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高,于敏参与原子弹项目,领了5块钱奖金;又攻克了氢弹,也仅是另外5块钱奖金。此外,这些顶级学术巨擘一旦选择回国,基本意味着学术生涯的结束,新中国根本不可能有条件支持他们继续做出世界级的科研成果,只有工程实践上一个又一个从0到1的需求。而且条件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23人明显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哪怕到了后来的“FAST天眼之父”南仁东,面对的也是日本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百倍以上的高薪。对于两弹一星元勋而言这个差距更加明显,如果没有伟大情怀和信念的支持,实在很难想象他们为什么做出当时的决定并为之奋斗终身。
有时候我们会感叹大自然美丽的风景,有些风景的存在就像是鬼斧神工、天工造物一般不可思议。人类的精神世界亦是如此,的确有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伟大到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步。
2019年了,23位两弹一星元勋20位已经远去,缅怀。
健在的3位,王希季,孙家栋,周光召,也都超过了90岁高龄,祝他们身体健康!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