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有很多小山村,因自然、地理、气候等原因,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然而,也有一些小山村,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乡村民俗游,成为周边各村“取经”的对象,小庄村便是这样一个村子。
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大门
小庄村是一个土族聚居村,也是互助土族故土园的核心景区,全村共有161户620人,土族人口占到全村总人口的98.2%。走进村庄里,只见这里环境幽雅、景色怡然,老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安定、团结、和谐的新农村气象,小庄浓缩了土族民族的精华。
7月19日,出席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奔小康现场推进会的嘉宾来到这里,实地体验青海土族历史文化,被浓郁的土族民族风情所吸引,大家纷纷感叹于土族历史文化的悠久与厚重,对海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称赞:乡村民俗游带火了这个土族村庄。
来小庄 见识多个“第一”
当日,与会嘉宾穿过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村大门,走在笔直宽阔的村道,欣赏观看由阿姑、阿吾表演的轮子秋、安召舞等土族传统民俗展演。“来到这里,给人一种走进民族艺术花园的感觉,彩虹般的土族服装,热情奔放的土族歌谣,旋转如飞的轮子秋,到处洋溢着土族乡韵。”西藏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赵树明说。
精美刺绣获关注
据土族阿姑包存环介绍,以前小庄村民的生产生活十分艰苦,村内“六乱”问题突出,巷道全是低洼不平的黄土路,人们出行时往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村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内生动力不足,在很长一个时期内,贫穷成了村庄的代名词。
时过境迁。如今的小庄村依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依托互助土族故土园国家5A级景区这个黄金平台,不断推动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中国第一土族民俗旅游村。广西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处处长覃凤前说:“眼前错落有致的院落,周边一排排别具风格的建筑物,让人恰似置身于一民族博物馆建筑群中,小庄浓缩了土族民族的精华,这是青藏高原上一个了不起的土族小村庄!”
土族安召舞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庄村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石,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在小庄村落地开花,各民族互帮互助同致富,呈现出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2016年成功创建了互助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2018年被评为海东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如今的小庄村产业特色明显、基础设施齐全、民风淳厚朴实、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的多个“第一”:在全县第一个人均纯收入破万元并稳居第一名;第一个实现“零上访、零纠纷”;第一个成功实现“枫桥经验本土化”;第一个成功实现农村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化;第一个外来务工人口超过本村人口;第一个第三产业收入超过一、二产之和等,现已成为省内外游客及专家学者了解体验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一个村庄创造这么多的第一,确实让人意想不到,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学习、借鉴,吸收各种有价值的东西,学以致用。”覃凤前说。
土族梆梆舞
小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国龙告诉记者,目前全村九成以上劳动力从事和旅游接待相关的工作,民俗旅游接待户达90余户,全村160多户人家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开上了小轿车、过上了小康生活,满脸洋溢着幸福感和获得感,真正率先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在小庄 领略土族民俗
“小庄村独特的发展模式,体现出海东在扶持较少民族发展中,重视程度之高、政策力度之大,资金投入之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共服务司调研员陈艳说,在小庄村就能全方位领略到土族民俗风情。
小庄村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带动了村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而且及时抢救和保护了部分土族传统文化,互助县也不断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挖掘土族民俗文化,丰富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推出了以家庭访问、饮食品尝、婚俗体验、歌舞欣赏、服饰及手工艺品展示、田园风光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土族民俗旅游项目,使小庄村成为进青游客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
土族轮子秋
提起小庄村的乡村民俗游,陈艳赞不绝口。她说,到了小庄以后,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饭菜,都让她真正体会到了浓郁的土族风格,了解到了许多她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小庄村很好地保存了一些地方传统民俗,并将这些展示出来,真是太好了。”陈艳意犹未尽地说。
“高原的天舞,那是阿姑们婀娜的安召,飞舞的彩绣,律动出迷人的嗦罗罗。”漫步在小庄村村道上,绚丽的安召转出了土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安召”是土语,意为围着圆圈跳的舞蹈,是土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的歌舞形式,多用于逢年过节、迎宾送客,走亲访友的喜庆时刻,用安召表达对尊贵客人的祝福和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2006年5月被国务院审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土族有关书籍前凝神驻足
江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经济发展处处长宋春华和现场众多与会嘉宾,一起了解了土族轮子秋表演参加过全国民族运动会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并在现场实地观看了精彩刺激的轮子秋表演。他说,小庄村形成了“一条龙”的土族民俗特色旅游服务体系,给游客表演民族舞蹈,唱花儿,卖刺绣,做农家饭,这些承载着土族民俗文化的游乐项目、饮食文化,丰富多样、精彩纷呈,令人流连忘返。
记者了解到,2018年,小庄村旅游接待人数达68万人次,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不足3000元增至14820元,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宋春华说:“小庄村依靠民俗游、乡村游,不仅让全村人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很好地处理好了外来务工人员与本村群众的关系,民族团结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做到了人人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我要给小庄村点个赞!”
据相关业内人士预计,今后我省农村乡村游、民俗游将进一步火热,广大农村居民将从开门纳客的新观念中持续受益。相信小庄村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记者 李富生 摄影报道)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