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翰墨飘香抒河源风采——“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侧记

作者:青海新闻网 时间:2019-12-06 13:15:39 浏览量: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这是一条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的汤汤大河;这是世界第五大河,中国第二长河,这条河的名字叫黄河。

201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不仅仅是一种地理概念上的存在,对中国人而言,它是一个民族魂魄的基石和精神的图腾。

翰墨飘香抒河源风采——“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侧记

书法家为环卫工人现场赠送作品。摄影:海东

中华文明的溯源之旅

2019年11月30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西海都市报、中国国画院,青海蓝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的创作活动在西宁举行,八十多名来自黄河沿岸各省、自治区的书画家聚集一堂,挥毫泼墨,纵情丹青,抒写对黄河的礼赞。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它一路劈山断崖,千回百转,在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等9省区的辽阔土地上,书写着自然的传奇,也描画了文明的烂漫。

黄河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和守护者。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将深深的足迹,叠印在了黄河岸边。

位于我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喇家文化遗址,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文明遗址,喇家遗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昭示着古老的黄河对人类文明发展延续的巨大贡献。

柳湾彩陶代表了四千多年前人类艺术的高峰。

毋庸置疑,青海不仅是黄河文明,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于是,就文化学的角度来说,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的创作活动便有了这样的深意,它是中华文明源头之旅,是对中华文明滥觞之地的深情回望。

活动中一位来自河南的书法家说:“青海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之一,能够在这片土地上,表达对黄河的感恩之情,是每一名艺术工作者的荣幸。”

翰墨飘香抒河源风采——“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侧记

百米长卷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对青海文化地标的艺术确认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思考自身命运时的终极命题。

千百年前,当中国人寻根的目光被黄河所牵引,并最终聚焦于青海这片高远的土地时,黄河之源便立时有了一种近乎图腾般的意味。从最初的“河出昆仑”到人类远足的背影,终于出现在了星宿海边,对黄河的溯源,始终伴随着文明成长的脚步。

汉字是中华文明标志性的符号。

史学家认定,汉字的起源是甲骨文,这是黄河对中国文化的一次最有划时代意义的馈赠,因为有了文字,华夏民族才真正能够走出蒙昧,迎来文明的曙光。

当代考古表明,汉字的雏形,或许比甲骨文更早,在柳湾彩陶中出现的319种符号,诉说着黄河先民对文明的渴望与表达,来自青海的黄河先民,用超乎当代人想象的智慧,开启了文明的曙光,这样的贡献,堪称功德无量。

与汉字一样源远流长的是中国的书法艺术,从本质上来说,书法艺术正是中国人的哲学思考和美学诉求的外现,当我们沿着如同黄河般浩瀚的书法长河一路溯源的时候,你有可能发现,这条大河的原点或许就在青海,就在柳湾的彩陶。

“黄河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更展示了青海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要为百米书画长卷的内容点赞,也希望通过书画的形式,向更多人介绍大美青海,介绍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黄河艺友会会员赵春恩说。

青海文化自信的全面展现

如果说黄河溯源是一种文化的回归和守望的话,那么,用当代艺术的方式完成对黄河的讴歌,无疑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展示和书写。

看完百米书画长卷后,来自甘肃省的书法家钟秋说,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书画家们将艺术创作与历代咏叹黄河的诗文相结合,既展示了黄河流域丰富的文化底蕴;又以汉字之美,画作之美描绘了黄河流域的变化,让大家既能感受到诗词歌赋的韵律之美,又能让更多人了解黄河优秀文化。

滚滚黄河一路东去,在北中国的大地上,用豪迈的气魄,书写了伟岸奇崛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缔造了中华大地上的多元文明形态。在汉中平原,在中原腹地,在渤海之滨,黄河文明以其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绘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内涵最丰富,气质最独特的精神图谱。

黄河在青海省干流长约1693千米,年径流总量171.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12.1万平方千米,青海是黄河从皑皑雪峰奔流而下,遇见的第一片多情的土地。千百年来,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在这里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不同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荣辱与共,奋进中的青海,始终以和谐为底色,书写着时代的风貌。

时代对文化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吕霞说,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就是以书画的形式,绵延和承载青海黄河文化故事,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动“诗与远方”携手,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走出去,并成为新时代弘扬新青海精神、彰显文化自信、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名片。这是青海文化自信的全面展示。

生态文明的时代回应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在青海,参加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的艺术家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青海的山之美,水之净,感受到的是黄河之源的生态之美。

生态是青海对外展示自身形象和价值的第一名片,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的历史起点上,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的创作活动就是力图用艺术的方式,展示青海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

百米书画长卷中,有绘画,也有各种书法作品,虽然形式不同,但他们笔下的主题只有黄河,他们用手中的笔墨,表达了对母亲河的礼赞和讴歌,也为黄河文化增添了笔墨。

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参加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的艺术家们,亲身感受着青海的深远魅力,用艺术的方式展现大美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黄河源头人文的多样性、丰富性。

汉隶写春秋,丹青颂河源。

活动现场,书法家们用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书写了与黄河有关的诗行华章,画家们则通过动人的笔触展现出青海黄河流域的生态之美和近年来生态保护的发展成就。

“艺术家来青海的时间很短暂,我相信,首先是青海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建设吸引了他们的关注。”来自青海省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贾光民说,“作为青海人,我为青海能激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感到自豪。”

河南学者苗长虹曾撰文说,黄河文化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力量的保障。首届“我爱母亲河”弘扬黄河文化全国书画大赛暨“天下黄河青海清”百米书画长卷创作活动的时代意义正在于此。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