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西宁人的朋友圈里不见“晒蓝天”,因为对蓝天白云早已习以为常。西宁城市空气质量已连续三年保持在70%以上。
2015年12月1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次日,青海省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工作。
三江源,正在开启“国家公园”时代。青海省委、省政府肩负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三江源头绘就绿色发展长卷。
低碳循环 绿色生产
最大地区性光伏发电基地,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超七成
一方面,青海的生态犹如“水晶”,宝贵又脆弱;另一方面青海又面临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等问题。此结如何解开?
省委、省政府态度坚决: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更高水平的发展。
2015年11月20日,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瓦卡村独立光伏电站完成送电调试,当地18万余人告别无电历史,尽享清洁能源带来的清洁生活。
清洁能源是一篇“写不完”的文章。用阳光作颜料,调水、借风,绿色能源“滚滚”而来,在高原写下绿色诗篇。
黄河公司近年新开发纳子峡、巨亭、羊曲水电站等水电项目,已投产的总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年提供几百亿千瓦时清洁电能。2013年底,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一期投产,规划总装机850兆瓦,是世界上最大水光互补项目。
2014年底,黄河公司分三期开发的格尔木500兆瓦光伏电站投产,成为世界上单体容量最大的光伏电站。去年12月20日,一期项目提前完成年度发电量。该公司近年来陆续建成光伏电站17座,风电项目4座,形成光伏产业完整产业链条。
青海现已发展成我国规模最大的地区性光伏发电基地。格尔木“晒”出了一座“光伏城”,近4年产生的清洁电能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5万吨。
青海资源富集,如何高效利用?目光瞄准循环经济,从绿色发展中挖掘红利。
德尔尼铜矿富含铜、铁、硫、金、银等多种“宝贝”,过去受观念和技术限制,只采金、银等“值钱玩意儿”。青海威斯特铜业公司自主研发选硫、选铁配套设备,从选铜剩下的废渣中提取硫、铁,送往硫酸厂转化。经多次回收,铜的总提取率达88%左右,每年提取的硫和铁增加产值5000多万元。“选矿实现‘一鱼多吃’,生产、生活用水循环利用,企业基本实现零排放。”公司总经理曹三星说。
如今,青海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七成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装备工业均可实现30%以上的增长率,过去长期倚重的资源类行业占比下降4个百分点。
清洁美化 绿色生活
西宁连续三年空气质量优良率70%以上,市民“把树当儿子养”
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绿色生活成为青海人的自觉追求。
“这里的锅炉工可以穿白大褂上班。”青海省齿轮厂家属院现有千余户,过去冬天用燃煤锅炉供暖,黑烟笼罩,锅炉工又累又脏。煤改气后,窗台上煤灰没了,屋里更暖和了,节能又干净。
为治理大气污染,西宁市实行煤改气,拆除、改造一批燃煤锅炉。截至2014年底,西宁市建成区已没有一台燃煤锅炉。黄标车全部被提前淘汰,一辆辆崭新的纯电动、混合动力公交车亮相街头,环卫工的三轮保洁车也换上了纯电动。
头顶“青海蓝”,人们格外舒心。从2015年7月起,西宁市每月公布四区三县空气质量排名以及区域内湟水河干、支流出境断面水质状况排名,让市民知情,让群众监督。
过去,农村垃圾乱堆乱放是顽疾。近年来,青海对农村环境卫生实施连片整治,覆盖1492个村庄和游牧民定居小区,占全省村庄总数三成多,176万农牧民群众直接受益。如今很多村庄的主干道都配置了垃圾箱,设立了垃圾集中收集点;专职保洁员定时清扫进村大路和村内主干道,村里村外,清清爽爽。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黑泉水库是西宁人的“水缸”。为涵养水源,水库周边区域实行禁伐,附近寺塘村等村群众放弃用了几辈子的火炕,改用水暖炕。当地实行以草定畜,多出的牛羊实行圈养。村民种植经济林云杉,昔日“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员。目前大通森林覆盖率达38%,居全省前列。保护青青草场,植下棵棵树苗,留住清清水源。
西宁人爱绿、护绿,“把树当儿子来养”。西宁南北山过去光秃秃,经过多年苦战,累计植树造林20多万亩,两山森林覆盖率提高10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去年11月24日,西宁抱回“国家森林城市”的绿色招牌,成为青藏高原上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制度创新 绿色考核
将环境因素纳入发展评价体系并加大权重,为生态建设护航
生态是青海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关键在于用好指挥棒、打好“生态牌”。青海省委提出,一把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三江源,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为让这里的草原、森林、河流“自然”修复,休养生息,青海省对三江源区域不再考核GDP等传统发展指标,而是把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大权重。对三江源地区的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问责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制约束。
改革出活力,制度保定力。2011年,刚察等牧区探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一些草场禁牧,每亩补助奖励11元左右。为提高效能,青海在刚察试点实行绩效考核。补奖资金的70%先发给牧民,其余作为绩效。在禁牧期内,“偷牧”一天,扣发1%。省里对县、乡、村,以及管护员,层层考核,奖优罚劣。“绩效考核避免了‘大呼隆’,是约束,更是激励。”县科技农牧扶贫开发局负责人说。
青海还探索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6项制度,以刚性规定为生态建设保驾护航,激发干部、群众保护生态的内生动力。3月1日,《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施行。这是青海首部省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以法规形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积蓄绿色财富,和谐人与自然。三江源核心区杂多县城一个月内三次上演“熊出没”;昆仑山口到五道梁沿途共发现100多只藏羚羊。经过多年保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由不足2万只,增长到现在的6万多只。(见照片。资料照片)
人努力,天助力,三江源头更美丽。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实施以来,经中科院地理所等多方专家评估,“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