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5月13日电(汪晓青)春夏之交,很多动植物都进入疯狂生长的阶段,花红柳绿,枝繁叶茂,大自然的美逐渐肆意绽放。此时,青海湖的湟鱼们即将跃入最艰难的时期,为延续生命而踏上洄游产卵的远征。
每年的5月至8月,在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湟鱼进入洄游产卵的高峰期。这一维系着青海湖流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濒危物种,将经历漫长的洄游,历经“九死一生”,孕育小湟鱼。而这一抉择,只有身形够健壮、鱼鳍够硬实的湟鱼才能胜任,才能逆水而上,踏上孕育后代的路途。
从美丽的青海湖出发,成群的湟鱼集结踏上旅途,沿着入湖河流溯流而上,矫健的身形在河道中游来游去;在沙柳河,成群的湟鱼溯流而上,鱼群走走停停,队伍逐渐繁密,数不清的湟鱼瞬间填满了河道,河水逐渐暗了下来,被湟鱼填满,流的不再是水而是鱼;在布哈河道,湟鱼摇鳍摆尾,逆水洄游,时而排成纵队,穿过怪石嶙峋的河底,时而相聚休憩,在河水平缓的地方积蓄力量,随后再次发力,争先恐后游向淡水区产卵。
一路上,湟鱼要经历种种困难。复杂的支流会让湟鱼迷失方向,搁浅在前行的路上;迅疾的水流,可能会将奋力游了好几公里的湟鱼冲回原地,一切又得重新开始;途中高耸的河坎,会无情得将湟鱼永远拦在水流的这边,哪怕小小的身躯再用力也跃不过去;还有前方未知的河流,游着游着却遭遇干涸,费尽心力的湟鱼无处产卵;还有一群“敌人”,在静静等待着这群队伍的到来,给湟鱼制造更大的“劫难”……
在湟鱼洄游的时期,青海湖鸟岛上的棕头鸥、鱼鸥、鸬鹚等候鸟也准备进入捕猎状态。据了解,以湟鱼为食的鸟类每年平均要吃掉3787.2吨湟鱼。本就艰难的洄游孕育之路,湟鱼们还需要随时保持警惕,防止成为别人口中的食物。
然而,大自然就是这样奇妙。在青海湖,鸬鹚等鸟类繁衍生存滋养出藻类、微生物、浮游物等,这些恰恰是湟鱼赖以生存的养料。生命轮回,生态循环,大自然的安排残酷却合理。
青海湖,这块远在西北腹地的“蓝宝石”,是摄影作品里色彩斑斓的美景,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该区域内最重要的水汽源和气候调节器。
同时,在青海湖,还有这样一群可爱的生灵。它们是辛苦洄游孕育后代的湟鱼,是勇敢捕食喂养幼鸟的青海湖候鸟,是带着新生的幼崽奔跑转场的藏羚羊,它们带着生命的责任和对孩子的爱,生活在青海这片热土上,它们为生命而存在,为高原青海增添多姿多彩的新生机。(完)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