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特点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0-03-18 08:56:14 来源:西北特产网

浩荡的湟水孕育了灿烂的河湟文化,被视为青海的母亲河;湟中得名于湟水,意为湟水中游,是青海最古老的地名之一。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过渡地带,是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通道,因此显露出鲜明的多元文化气质。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清朝时,湟中地属西宁县,1943年,西宁县搬迁至今湟中鲁沙尔镇,1946年1月西宁县改名湟中县,一直沿用至今。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卡约文化:探寻青海人类文明的起源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为配合黄河水库和兰青铁路工程建设,中国科学院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及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进行大规模文物考古调查时,发现了许多和湟中县卡约村出土的同类墓葬和器物,经过深入研究,专家们一致认定,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文化类型,并以最早发现此类遗址的卡约村命名为卡约文化。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卡约文化诞生于三千多年前,当时的青海正是古羌人活跃的地区,据《通典》记载:“古西羌所居,谓之湟中地。”依偎着蜿蜒的湟水,古羌人在河湟谷地稼穑种植放牧牛羊、渔猎采集,创造了灿烂的卡约文化。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青海境内共发现了1700余处卡约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湟中县拥有卡约文化遗址302处,是卡约文化的核心分布区。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历久弥新的西北名刹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汉式三檐歇山式,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时轮金刚梵文咒和铜镜,汉藏两种建筑风格巧妙结合,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弥勒佛殿是一座两层歇山顶汉宫殿式建筑,殿内外墙上的壁画是塔尔寺最具代表性的早期艺术壁画,与堆绣、酥油花并称塔尔寺三绝。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200千米外的塔尔寺受到波及,险情严重。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修缮,1994年10月5日,小金瓦殿抢修加固工程通过国家文物局的正式验收,一度损毁严重的小金瓦殿又恢复了昔日的神采。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修缮后的塔尔寺,不仅恢复了原有风貌,也促进了各地人民的文化共融和友爱团结,2012年11月26日,塔尔寺景区顺利通过国家5A旅游景区终极评审验收。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

每年藏历新年或春节前后,新庄村都会举办一场以传统体育游戏为主的“阿米嘉顶之韵”却西德哇传统村运会。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地处拉脊山脉中段阿米嘉顶山南麓的却西德哇地区,由新庄、后街、尕庄、河湾等行政村组成,多达70余种的体育游戏是却西德哇独特的历史记忆,这些游戏取材于高原牧民的日常劳作生活,充满了浓郁的高原风情,其中最古老的游戏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2006年11月,却西德哇古老游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将刺绣与手绘唐卡相结合创造出的新的艺术门类叫堆绣,它是塔尔寺独有的艺术形式,经寺内艺僧代代传承,至明嘉靖一朝,塔尔寺堆绣进入鼎盛时期,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三绝之一。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塔尔寺堆绣工艺分为平面堆绣与立体堆绣,平面堆绣也叫“平堆”,通过剪裁、粘贴,再用彩线或金线绣边即成。立体堆绣也叫“棱堆”,在平堆内垫上棉花或羊毛形成立体感,结合织物肌理,营造出浅浮雕效果,一幅堆绣就是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作品。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数百年创作积累,堆绣经典之作层出不穷,既有取材于藏文化的《藏财神》、《宗喀巴》《吉祥天女》,也有取材于汉文化的《竹林七贤》、《唐蕃古道》,汉藏文化血脉交融的数千年光阴,就在这一剪一贴中流转。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美观实用的加牙藏毯

为盘活文化资源,促进文旅经济发展,2008年,湟中以“堆绣、农民画、加牙藏毯、银铜器、镶丝、雕刻、泥塑、壁画”等八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在鲁沙尔镇启动“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工程。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加牙藏毯的原材料来自藏系羊绒、牦牛绒和驼绒,质地坚韧,色泽艳丽,使用寿命长达200年,具有很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2006年,加牙藏毯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得天独厚的高原环境不仅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文化,两千三百多米的海拔,也让湟中成为世界最优质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之一。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有着金牌摇篮美誉的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曾助力中国赢得八枚奥运金牌及各类世界级赛事金牌五六十枚。

中国影像方志|湟中:卡约文化古羌遗韵 堆绣技艺色彩斑澜

近年来,多巴基地对外开放,推动了湟中的全民体育运动发展,在高原科研成果推动下,高原健康旅游正在多巴悄然兴起,为湟中的文旅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