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画里春秋
大通农民画融合年画、皮影、剪纸、刺绣、雕刻、卡通画等艺术形式之长,题材涵盖农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强烈的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而受人亲睐。2007年,大通农民画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通农民画的发展见证了当地农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它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70年代,当时元朔乡新添堡村村民朱锦忠、刘成社等人带领一些油画匠开始最初的农民画创作,逐步形成以新添堡村为中心的农民画创作基地。20世纪经历80年代的发展,90年代初达到发展高潮。21世纪初经历一段低谷,2015年以后又迎来新的发展春天。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春节前夕,因生活困难,新添堡村一些乡亲没有钱买年画,有几家人凑了钱买了纸张和颜料送到刘成社家里,让刘成社给大家画年画。这让年仅十几岁正在学习油画箱柜的小油画匠刘成社非常高兴,他在自家的土炕上画了三天三夜,给乡亲们画出心目中最好的年画,从此村民们高兴地称他为“小画匠”。村里的老油画匠陶文明、朱集良、史海山都关注到了刘成社,闲时都会来鼓励、指导他油画箱柜。类似刘成社的“画匠”在新添堡村还有一些人,比如朱锦忠、史家星等,他们逐步形成一个农民画创作群体。
这时,文化部门开始开设年画、水粉画培训班,集中培训乡村绘画爱好者。省上把培训重点放在大通农民画和湟中农民画的创作人员中。刘成社和朱锦忠、史家星等人成为学员,接受省市县级画家们的培训和指导。
20世纪80年代初,县文化馆举办农民画美术培训班。因为新添堡村涌现出的农民画创作人员多,就在新添堡村举办了两期农民画培训班,邀请省上画家马西光、朱成林、赵继光、邵华、贾允中等画家和大通文化馆顾军、秦环玉、陈荣满等画家指导学员开展创作。老师们立足农民画的特点,从造型、色彩、构图等表现形式入手,帮助农民画家们提高画技,还例举上海金山农民画、陕西户县农民画在色彩运用和表现形式上的长处,鼓励他们创作出具有大通农民画风格的画作来。
2.传承发扬
为传承发扬大通农民画,农民画家们成立了古建筑彩画队伍,吸收学徒,结合民间传统绘画与现代农民画,油画古建筑、寺庙建筑、花亭、走廊、箱柜等,既传承了艺术,又带领大家发家致富;在省市县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自发组织大通地区农民画创作骨干在新添堡村举办两次“农民画培训班”,邀请省市县画家亲临指导大家创作。新添堡村逐渐发展成为大通农民画创作基地,大通的农民画家队伍日渐壮大,大通农民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强,部分画家的作品通过拍卖,被外国友人和博物馆收藏;1991年在大通林业局试验林场的支持下,他们创办了“雅林工艺美术厂”,把村里的11名农民画骨干全部招聘到厂里,取长补短、相互探讨,研究设计出树皮水粉画、毛线水粉画、吹塑纸水粉画、石膏粉水粉画、布贴画、油漆涂表剪纸画等工艺美术品。
改革开放以后,刘成社以绘制仿古建筑壁画和椽头雕花、佛像雕塑为副业,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学习了古建筑文化艺术,又提升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先后在青海大通、民和,新疆乌鲁木齐、福建建瓯等地进行彩画、壁画和佛像雕塑创作。2010年,受大通老乡之邀到福建建瓯油画新建成的三清殿,打破当地这类建筑只用红色油漆的常规,用青海独特的彩画方式油画出的三清殿,受到当地同行的好评。
刘成社与朱锦忠、史家星等人想方设法将大通农民画发扬光大。他们既是农民又是画家,长期以来,不管是在新添堡村家中务农,还是出门“搞副业”,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农民画给了他们生活的灵感,也成为他们智慧的源泉,他们坚持学习它、钻研它、传承它,创作出传统绘画艺术和现代绘画艺术相结合,风格独特的农民画作品来。
朱锦忠的农民画《春花秋实》被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收藏,《卖花女》获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巾帼画展金奖,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他本人有6幅作品被加拿大友人收藏,有17幅作品被日本友人收藏;刘成社的作品《欢天喜地》《山村新秀》《吉祥如意》《花儿与少年》《花好月圆》等被书画界人士拍卖收藏;史家星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农民画大展、全国农民书画大赛等活动并获奖,《民间作坊》《火红的日子》《闹春风》《新时代新生活》等作品被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2016年政府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刘成社和史家星等人合作,用农民画的形式绘制完成大通逊让、城关、景阳、桦林、向化、长宁等乡镇的文化墙。他们每到一处,用农民画的形式绘制文化墙,把当地民族和经济发展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景形象地展示出来,既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增添亮丽景色,又描绘出地方群众越来越美好的新生活。绘制向化藏族乡的文化墙时,突出反映当地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绘制逊让乡的则反映当地土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绘制景阳镇小寨村的文化墙时,则突出表现该村传统的剪纸艺术。
绘制文化墙有时临摹,有时即兴创作。刘成社在逊让乡一个村绘制文化墙时,曾应村民们的要求,即兴创作反映村民发展奶牛养殖业的画作,受到村民们的称赞。彩色的文化墙时间一长容易褪色,刘成社他们又尝试把水泥雕刻艺术应用到文化墙的绘制中来,在绘制城关镇柳树庄村文化墙时,就运用水泥雕刻艺术,表现柳树庄村民生活、传统文化、政策法规、村名来历等内容。
3.山乡巨变
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家乡变化日新月异,一笔一画都体现在大通农民画中。
早期大通农民画作品反映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场景,如《打山灰》《采金场》《采石》《腌酸菜》《土夯墙》《水磨》等。刘成社的作品《出门人》用写实的手法还原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出门人在野外歇脚的画面:卸下的三辆花篷马车,马匹各自吃草,石头磊成的锅岔上支起了锣锅,系褐色腰带的人正低头用“火皮袋”生火作饭;带狐帽穿皮袄的人围坐锅岔旁抽着旱烟,穿黑衣束红带的则背靠车辕斜躺着漫起了花儿。
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通农民画创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创作思路逐渐转换,作品多反映农村发家致富、个体经营、田园景色、民俗风情、喜庆场景,创作技法也开始由写实向装饰性转变,有意将民间艺术特色运用到创作中来,表现大通不同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生活特点。这个时期的作品《花香奶甜》《致富路》《富民政策实话好》《卖苹果》等反映出人们创业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场景。史家星的作品《花香奶甜》表现了牡丹花边卖酸奶致富的回族阿娘形象;鲍玉柱的作品《致富路》以艳丽的色彩展示出奔走在和谐致富路上的车辆,车上满载鸡、蛋,路边的树上结满硕果,画面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再后来的作品面画出现了手机、电脑、网络,表现生活富裕起来的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场景。比如刘成社的作品《花儿歌王》以民间刺绣图案牡丹等花卉为背景表现两位穿着民族服装的土族阿姑手持麦克风参加花儿歌王大赛的情景。大通农民画家们创作了集中反映2012年玉树抗震救灾的系列作品《昆仑山下温暖车》《救援》《灾区的亲情》等,表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大爱精神,入选纪念5·12玉树抗震救灾一周年青海美术作品展,部分作品还受邀到北京参展。
近年来,朱锦明的作品《幸福poss》《晒晒我的花鸡园》《乡村文化沐春风》等作品画面中,人们看到了拿着手机“晒”幸福的现代农民生活。 4.继往开来2015年,大通县编辑首部农民画画册《锦绣家园》,收录39名作者的122幅作品。这些作者中,有已故的老一辈农民画家朱锦忠等,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传承人刘成社、史家星等,也有农民画新秀。
大通农民画的传承也在“师傅带徒弟”的基础上有了创新。2017年,大通县职业技术学校有了农民画社团,报名参加的有三十几人,经选拔,最终确定16名学生为社团成员。指导老师朱锦明精心指导学生们作画。2018年11月,社团学生们和大通农民画家一起参加县文化馆举办的农民画培训班,聆听青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小明、王筱燕的专题讲座,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创作。当年底,农民画社团画展顺利举办,《绣花阿姑》《蜂飞菜花香》《家乡春耕展新颜》等学生作品让人们欣喜地看到了大通农民画后起之秀的涌现。12月,这些学生作品和农民画家们的作品一起在青海省文化馆展出。2019年5月,大通农民画展在青海省美术馆举行。农民画创作不但增加了家庭收入,增长了自己的绘画技艺,又传承发展了文化遗产。传承人刘成社和史家星每年能领到5000元的扶持资金。国家如此扶持和照顾文化传承人,他们这几年是越画越过瘾,越画越想画,农民画创作马不停蹄,他们还与画友们计划,准备发展结合农民画、刺绣、剪纸、布贴等工艺为一体的文化艺术产业。
2018年初,在长宁镇政府和新添堡村委会的支持下,刘成社和史家星等农民画家在新添堡新村开设了画室,展示作品、集体创作、讨论发展大通农民画。农民画里看山乡巨变,大通农民画家们将用手中的画笔,继续描绘当代大通农民的幸福生活。(青海日报)
阅读:
“大美青海·魅力三江”国庆70周年青海省优秀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展开展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朵海平报道) 9月16日,“大美青海·魅力三江”庆祝中华人民共
堆绣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苗族刺绣艺术,是苗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翁项隶属凯里市旁海镇,距市区14公里。这里不仅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高大的吊脚楼闻名遐迩
藏族唐卡文化走进日本 西藏唐卡艺术展在东京举办
藏族唐卡文化走进日本 西藏唐卡艺术展在东京举办旨在向日本民众介绍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西藏唐卡艺术
让久藏深闺的刺绣技艺走进现代生活
7月12日上午,天气晴朗,艳阳高照。在西宁市新宁广场,来自全省各地近五百名民间“绣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