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仁青加,带着藏绣出沙沟

仁青加,带着藏绣出沙沟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9-03 11:26:50 来源:西北特产网

仁青加,带着藏绣出沙沟

仁青加在培训员工。 资料图片

转眼到了年根儿。忙活了一年的仁青加也回到村里。

“眼瞅着要过年了,得在家准备准备。”

今年55岁的仁青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沙沟乡德芒村人。打从记事起,他的生活就离不开藏绣。母亲的辫套上那花花绿绿的图案,成为他童年最明亮的记忆。父亲去世后,养活一家人的重担压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年长些时,长辈里有擅长缝纫的,仁青加便天天缠着对方学手艺,没几年,他就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裁缝。

24岁那年过年时,村里搞起了活动。邻居家一位见过世面的老人也回到了家乡。吃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说起了村子的发展。老人感慨道:“我们德芒村没啥资源,但这藏绣可是个宝贝,就是没什么人知道。要是以后能有人把这个宝贝带出去……”

说者也许无意,但听者有心。那天,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仁青加的心里。闲暇之余,这个年轻人一直都在思考:我们藏绣怎么才能走出沙沟呢?

沙沟乡是贵南藏绣的发源地。这个地方的妇女,几乎人人都能绣,会绣。这门艺术,似乎早已流淌在当地人的血脉中。可历经多年风雨,却依旧“养在深闺人未识”。

2000年,仁青加在送女儿外出学习时,走进了成都一家展馆。一幅幅精美的刺绣作品让他大开眼界。突然间,那位前辈的话语一下子浮现在了他的脑海。

想创业,资金是前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2002年,38岁的仁青加离开了家乡,带着东拼西凑的3万多元来到了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开了一家裁缝铺,专门缝制藏服,很快,便凭借过硬的技术在当地立足。之后的几年间,不仅开了两家分店,还在共和县办起了加工厂。

虽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仁青加一直没有忘记几年前创业的初心,甚至他的目标更加坚定:要让大家知道,藏绣并不只是在辫套上。

2006年,他和家人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创办了五彩藏绣公司,专门招聘绣娘,从事以藏区唐卡、风景、动物、人物等为题材和内容的手工刺绣。

绣娘有了,产品有了,可让仁青加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没有卖出去一件产品。公司只能依靠几家裁缝店的收入来勉强维持运转。

2013年7月5日,海南州将他们精心绣制的作品《千手千眼观音》,代表海南各族群众献给十一世班禅大师,赢得了班禅大师及随行人员的高度赞誉。

“事实证明,藏绣是能够得到认可的!”这件事,给了仁青加极大的信心,他一下子觉得自己的理想还有机会实现。就这样,他一鼓作气,带着公司的产品参加省内外的展览,其中一些优秀的作品更是捧回了一座座奖杯。渐渐地,公司的作品有了些知名度,远销美国、日本,而藏绣更是成为了“海南特色”。

2015年,仁青加回到村里,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办起了贵南县仁青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

这回创业,心情却大有不同。

“这几年我一直在想,藏绣为什么发展得这么缓慢?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太倾向经营一家企业,而不是去传承这门艺术。我们必须做一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藏绣,认识藏绣,喜欢藏绣。”

为了提高技术,他不仅把公司变成了藏绣研发基地,还带着员工走南闯北,参观学习。苏绣、蜀绣……每到一处,都虚心求教。希望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2017年,仁青加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创作格萨尔史诗藏绣长卷。

“我想把《格萨尔王传》这一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英雄史诗,用刺绣的方式展现给世界。按照计划,这幅作品长达260米,目前还在做一些局部的调整。”虽然困难重重,但仁青加仍旧信心满满。

从2010年“贵南藏绣”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到如今,藏绣产业已覆盖海南州5县32个乡镇,以藏绣生产为主的工艺品企业达21家,年销售额达6100余万元。

藏绣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但是,就像他说得那样,政府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几年前,仁青加带着藏绣走出了沙沟,今后,他也能带着藏绣走得更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