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们用绣品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撒拉族妇女参加刺绣培训学习。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黄河南岸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山峻水奇,人文荟萃。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的撒拉族刺绣是当地撒拉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灵手巧的撒拉族妇女为美化生活,寄托祝福,传递情感而世代相传的民族民间工艺。
针对妇女外出困难和就近就业渠道较窄的实际,循化县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充分利用县域内历史人文、自然风俗等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撒拉族刺绣、黄河石艺等为主的文化产业,使撒拉族刺绣走上了特色旅游文创用品的新路子,成为海内外游客来青海旅游的热选礼品,为撒拉族群众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
从循化县街子三岔集镇出发,沿310国道向东行使1公里便来到了循化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园孵化基地,青海阿拉兄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一家集撒拉族民间刺绣技艺挖掘、开发、传承、培训和手工刺绣设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负责人韩明如作为街子镇上坊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积极发挥党员带头致富、争先领富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上联行业、下联农户,通过上门培训送订单的方式,带动当地68户家庭妇女在家做刺绣收益。
去年,韩明如在循化县清水乡河北片区扶贫车间开设了工坊,采取集中加工和分点加工方式,计件取酬,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有效拓宽了当地村民以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的增收渠道。韩明如还邀请专业老师开展免费的刺绣培训,当地撒拉族妇女在学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成为了家庭致富的“排头兵”。
五颜六色的丝线穿梭在白色“的确良”布上,精心设计的图案在手中花针的勾织下,慢慢变成了鲜艳的花朵、栩栩如生的飞鸟鱼虫,一张精巧的刺绣作品在绣娘韩亥姐的手中诞生了。韩亥姐是街子镇托龙都村的一名党员,2015年,韩亥姐因患有慢性病,无法维持家庭日常开支,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窘迫的家境使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在镇党委和村“两委”的鼓励下,她跟着村里的其他妇女刻苦学习刺绣技艺,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靠刺绣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如今我们家已经摆脱贫困,每个月靠自己的手艺能有近3000元的固定收入,心里踏实了,日子更稳定了。”韩亥姐感慨道。像韩亥姐这样靠刺绣致富的妇女还有很多。“绣娘”这群从黄河谷地走出来的“集体艺人”,虽然文化水平低,但出色的刺绣技艺令人叹服,她们凭借这种传统技艺,摆脱“等、靠、要”思想,充分激发内生动力,“绣”出和美生活,成了小康路上的一支巾帼生力军。
近年来,循化县坚持把撒拉族刺绣作为各级党委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积极鼓励村民,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壮大“绣娘”队伍。鼓励像韩明如这样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刺绣行业。目前,循化县每年能完成上千幅刺绣作品,畅销全国各地,精美的刺绣作品售价高达十几万元,越来越多的撒拉族妇女通过刺绣走出了一条致富路。
阅读:
青海民间工艺大师的中非“新不了情”
近日,结束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丝路技艺——掐丝画培训工作坊”行程,青海民间工艺大师李联霞向中新社记者讲
青海藏毯远销美国印度日本赢得赞誉
淡雅精致的花纹、形象逼真的风景、颜色亮丽的抽象图案……在青海天玺多吉地毯有限责任公司100平方米展示中心的一侧,精美的手工毯、大幅挂毯令人目不暇接。与展示中心相隔
青海文旅企业首次亮相香港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青海、四川、福建、山东
【遇见青海】青海——适合做梦的地方
好像每个人都会有或有过一个去青海的梦。从雪山到沙漠,从白茫茫到黄灿灿,从六点半的日出到十二点半的繁星…… 无数美景在这里交织,苍凉却有生机的大西北,每一处都令人难忘。我说人生啊,就该有一次这样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