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包
青羚网讯 继互助绣娘进入院校接受专业培训后,3月14日,又有60名湟中、黄南民间堆绣艺人在青海师大美术学院开课,享受到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惠民政策。他们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将前往四川美术学院等地取经,切实将我省非遗项目很好地传承下去。
非遗代表着一个区域厚重的历史、人文文化,我省多民族文化璀璨,非遗项目众多,仅湟中县就有29项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6个。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青海部分非遗项目也存在着传承后继乏力的问题,连续实施的研培计划或许就是打开非遗传承的那把“锁”。
非遗传承为何后继乏力
互助县五十镇五十村的黄兰索是一名绣娘,多年来一直在传承土族盘绣这一国家非遗技艺,但收效甚微。“之所以很少有人学,是没有挣到钱。”在黄兰索看来,土族女孩从小就学习刺绣,但长大后很难成为一个“专业绣娘”,“现在农村女孩外出打工,一天能挣100元,做刺绣时间周期长,很难挣到钱,所以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
湟中县的乔应菊是一名堆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目前她正面临困惑,之前她的工作室有12名学员,如今只剩下三四人,如果照这样下去,恐怕堆绣传承又会断线。
同样身为国家级堆绣非遗传承人的徐乾熙今年已经72岁了,在堆绣这一非遗传承人的问题上,和乔应菊有着共同的看法。“堆绣传承曾一度中断过数十年。”据徐乾熙回忆,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他所在的湟中县服装厂破产,于是便承包了下来,开始对堆绣进行修复式传承。
因为没有老师,徐乾熙只能从寺院里借出堆绣艺术作品进行仔细研究,他和乔应菊最终掌握了堆绣技法,并在服装厂里设立了堆绣车间,使这一非遗项目得以传承下来。
乔应菊也表示,女孩子没有出嫁前学习这些民间技艺,会得到家里的支持,但结婚后基本上就“中途辍学”了。究其原因,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柴米油盐跃升为第一位,像学习堆绣,没有一两年的功夫学不到精髓,很难靠出售堆绣作品维持生活,她们最终走向了打工的道路。
非遗传承还是市场说了算
造成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窘境的还有市场因素。
应该说,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重新亮相的堆绣艺术让人们眼前一亮,徐乾熙他们制作的堆绣不仅在省内热销,还远销西藏、四川等地,每年销售额高达三四十万元,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当时开着一辆吉普车到处进行推销,那时没有50元、100元面额的钱,拿回来的钱都是10元一捆的,每次回来都要搬整捆整捆的钱。”徐乾熙说,实际上是堆绣车间的40名工人养活着全厂60多号人。但不得不说的是,当时他们的堆绣作品还是沿袭了传统内容,多和佛教有关,产品也主要销往各大寺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悄然发生了变化,市场开始左右包括非遗在内的文化艺术产品走向。一些非遗作品开始遇冷,这对其传承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遗处处长邓福林表示,非遗涵盖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十个门类,其中传统工艺是群众参与面最广、流通性最强的门类,传统工艺的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传统手工艺品,这些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与老百姓增收致富、精准脱贫密切相关。但目前相当部分传统手工艺市场上缺少民族特色品牌,行业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青海师大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文业认为,和苏绣等相比,我们的土族盘绣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大的层面上的文化战略,土族盘绣等还处在老百姓层面的文化生活中,没有完全和市场对接,难以产生经济效益,从而造成传承无力的困惑。“一幅好的苏绣产品能卖几十万、上百万,有了资金链,其传承自然会更加积极。”
堆绣传承人坐进大学教室
互助绣娘拿到院校结业证
非遗传承不光能耐得住寂寞
非遗技艺博大精深,有些技艺制作手法更是繁杂,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很多传承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因此这也成为制约非遗传承的因素。
邓福林认为,因为一些传统手工艺者综合文化修养、设计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一些非遗作品在衍生品开发、走进大众生活等方面,和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名绣存在较大差距。就堆绣具体来说,突出表现在题材单一,以佛教内容为主,市场空间受限,受众面较窄;品质不高,新产品构图、人物比例、色彩等存在缺陷,包装粗糙;还有就是设计研发能力较弱,无法走进千家万户。
乔应菊也表示,从业者文化程度不高成为非遗传承的“通病”,“我们有一个学员,学了11年堆绣,到现在还没有学会‘开脸’。”所谓的“开脸”,是堆绣和民间绘画中最难的环节,尤其是堆绣,要在布面上画出人物的脸是一大考验,具有很高的绘画技巧。
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赵海兴就此指出,研培计划就是旨在为非遗传承人群提供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支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多形式的交流研讨与实践,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青海师大美术学院副教授、非遗研培计划具体实施者王小明则表示,研培计划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让这些民间艺人学到最专业的绘画技术,帮助他们研发衍生品,然后再应用到今后的创作中,提高其作品质量,助推非遗作品走向市场。
省外热省内冷暗藏“玄机”
其实,近年来我省非遗在产业化中也探索出不少成功经验,像唐卡这些能够反映青海文化的非遗作品在省外受到追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据徐乾熙和乔应菊介绍,每年的文博会上,他们带去的青海民间艺术品很受欢迎,在上海、宁波、深圳等地,当地观众第一次看到青海精美的堆绣作品,纷纷抢购。
“我们还将青海的民间艺术品带到了国外,有一次去荷兰展出,共有4座城市,每座城市展出2个小时,我带去的10双绣花鞋2个小时内全部卖光了。鹿特丹市的市长还买了一套青海土族民族服饰。”乔应菊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也在不断创新非遗作品内容,拓宽作品题材,将现实生活的一些内容融入其中,甚至尝试将农民画融入到堆绣中,这些独具青海民族特色的作品受到省外消费者的喜爱。
据王小明介绍,在非遗传承人群培训中,帮助他们研发非遗衍生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前两期的土族盘绣培训中,已经教学员将刺绣应用到手机套、背包等产品中,部分学员已经开始和当地市场对接,相信随着非遗回归人们生活,让这些日用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省内市场也会掀起非遗热。
阅读:
精品盐雕惊艳西安奇强新品发布会
万众同心山河美,鲜花朵朵献英雄。有这么一群人,为了公司发展,义无反顾的加班加点,坚决完成公司任务指标
藏族人生活必备--藏刀
藏刀是青藏高原牧业区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藏族牧民的欢迎。在牧民生活中,藏刀
从彩陶里走出来的“陶源”
远古的智慧之声在黄水河畔悠悠而来,四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这里蔓延,那是一片“陶”花盛开的地方,有两万多件
西宁技术合同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
11月8日,记者从西宁市科学技术局获悉,2018年,西宁地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9.2亿元,同比增长31.5%,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近年来,西宁市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本地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