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孕育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神奇之地;玉树,生长多姿多彩康巴文化的雪域沃土。
七月的玉树大地,群山叠翠,大河奔流,白云飘飘,山花烂漫。当记者一行来到这片文化的富矿区,进行紧张而有序的探访时,一种强烈的感知,震撼着我们的心。
那就是:康巴文化,魂在玉树。
走近玉树,我们在歌舞的海洋里徜徉
曾经无数次听朋友说过,玉树是真正的歌舞之乡。而在玉树,称多的“白龙卓舞”和囊谦的“卓根玛”很有特色值得一看。
于是,我们驱车前往称多县称文镇,要亲眼看看“白龙卓舞”的传人们生活、舞蹈的场面。
这里是通天河沿岸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带。公路两边白青稞吐穗、油菜花盛开。
汽车拐过一个大弯,就看见白龙村静卧在大山的怀抱里。
小学校的操场上,已经集聚了很多的村民,男女老幼不下200人。这些天,村里正好组织人员在排练“白龙卓舞”,准备在二十天后参加州上“赛马会”的文艺汇演。
见到“白龙卓舞”的国家级传承人才哇时,他正在操场上领舞。这位今年已经67岁的老人精神矍铄、舞姿轻盈。一见记者来访,热情地走过来和我们握手、寒暄。
才哇能说汉语,说起自己钟爱的“白龙卓舞”,立刻眉飞色舞起来。他说,关于“白龙”这个名称的来历,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两种说法比较可靠:一是“白龙”为“成典范的沟”,“白”在这里有典范之意;二是“莲花沟”之意。白龙村四面环山,峻峰挺拔,一道道山梁犹如白莲花瓣,把整个村庄拥抱在花蕊之中。
才哇说,为什么我们村里的“白龙卓舞”远近闻名?就是“白龙卓舞”和“伊舞”有明显的区别:“伊舞”动作欢快,节奏紧凑,韵律优美流畅,通常有手风琴、笛子、鼓、镲和二胡作为伴奏器乐;舞者着装华丽,男子穿白色长袖,女子穿红色长袖,由男女混合起舞,队形变化多端。“伊舞”无拘无束,洒脱豪放,是一种张扬力之美的舞蹈。而“白龙卓舞”作为康巴藏族传统的古典舞蹈,从古时候起,就限定它只能在祭祀、迎宾和寺庙节庆上演出,而且舞者只能由成年男子组成,舞者表情严肃,姿态威严,声音高亢。记者从缓和的节奏、深沉的步伐和朴素的着装中看出,“白龙卓舞”的“舞规”十分严格,舞者若没有相当的资历是难以进行传神的表演的。
称多县文化馆的罗松扎西老师介绍说,“白龙卓舞”是一种动静组合的舞蹈,动则为舞,静则为歌,静时歌声如飞龙盘旋,祥云弥漫。而动时则舞姿舒展大方,矫健明朗,仿佛给人一种不动胜动,不舞胜大舞的感觉,是所有舞蹈中最高的境界。所以,大凡对藏族舞蹈有过研究的人曾经这样称,“白龙卓舞”是藏区卓舞的经典和极品,是岁月之神恩赐给康巴藏区的一件艺术瑰宝。
到了小学校的孩子们课间操的时间,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来到操场上,也跟着才哇老人跳起了“白龙卓舞”。他们的动作娴熟,神情自如。六年级学生罗松才仁对记者说,我们班24名学生在才哇爷爷的带领下,都开始跳“白龙卓舞”。起初也不得要领,现在才慢慢悟出了其中的含义,大家都觉得,跳祖传下来的舞蹈很有意义。
怀着对“白龙卓舞”的恋恋不舍,我们一行又启程前往200公里之外的囊谦县,准备领略“卓根玛”的别样风采。
来到囊谦县城,我们先拜访了热衷于当地民族文化研究的尕玛东周先生。尕玛东周今年50岁了,一直在政府部门任职,而他业余时间一直在关注和研究“卓根玛”的起源和传承。
对突然的来访,尕玛东周先生有些局促,但很快调整好了情绪,给我们介绍起了“卓根玛”的起源、流传区域和舞蹈的特点。他说,起源于白扎乡的“卓根玛”已经相传800多年。历史上,白扎“卓根玛”舞蹈只有得到囊谦千户的允许方可表演。白扎“卓根玛”只传本村人,从不外传。 “卓根玛”主要包括“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说唱内容有“颂山”、“颂神”、“颂天”、“颂地”、“颂五谷丰登”、“颂六畜兴旺”等内容,歌词对仗工整、押韵,内容健康丰富。“卓根玛”是以歌伴舞,可以用清唱伴舞,也可以用乐器伴奏自唱起舞。用于伴奏的乐器有牛角胡、鼓、笛子等。
记者看到了伴奏乐器之一的牛角胡。与内地的二胡相比,牛角胡制作粗犷,音桶较大,音色低沉,很有特色。
这天下午,附近村子的“卓根玛”艺人如约而来。他们身着华丽的民族盛装,手握牛角胡等乐器,边歌边舞,十分投入,直到晚霞染红了周边的山野……
玉树地处安多、康巴、卫藏三大藏族文化区的中心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片草原成了藏族文化聚集、融合的地方,玉树大地便真正成为了藏族舞蹈的集大成者。
看过了“白龙卓舞”,欣赏了“卓根玛”,又在几个县城的广场上领略了康巴舞蹈的别样风采,我们深深感到:康巴舞蹈,魂在玉树。
在说唱艺人的歌声里阅读“格萨尔”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以其卷帙浩繁,场景壮阔,结构宏伟,诗文绚丽而被誉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格萨尔》包罗万象的内涵,是我国古代藏族历史、社会、思想、生活的总汇。它涉及到藏族的文学、艺术、宗教、历史、阶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风俗习惯等诸多领域,是我们今天了解青藏高原人文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是藏族民间大众文化的典范和精髓。
在康巴藏区有句谚语:每个人嘴里都有一部《格萨尔》。在雪域高原,几乎每个人都会讲格萨尔的故事。他是英勇智慧的化身——降临人间,降妖除魔,造福百姓。康巴人的血脉都能在这部全世界最长的史诗里找到源头。
来到格萨尔说唱艺人最多的治多县,我们在当地文化学者文扎老师的引荐下,结识了几位出名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也聆听了他们的即兴说唱。
文扎老师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治多县出现了9位比较著名的说唱艺人。他们都不是出生于世袭传承的格萨尔说唱世家,而且还是从未上过学的牧民,年龄都在三十到四十岁左右。他们一旦说起格萨尔史诗来,就像一位激情澎湃的大诗人,美妙的诗句犹如大江东流去,一泻千里。就治多县的说唱艺人才仁索南和已故说唱艺人索南诺布而言,他们平常看起来是憨厚朴实的牧民,但是一旦将心态调整到最佳的说唱状态时,所有的听众都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艺人们高山流水般的激情和灵动。
在这些说唱艺人中,当地人将像才仁索南这种因梦境“奇遇”而学会说唱《格萨尔》的艺人被称为“神授”艺人,他们的技艺究竟从何而来?成为当地一个无法破解的文化之谜。
《格萨尔》学专家降边嘉措曾经这样说,一个生长在偏僻山村和牧区,目不识丁的农民或牧民,为什么能够讲述十几部乃至几十部史诗故事,吟诵十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诗行?若将他们的唱词全记录整理成文,有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字,那是厚厚的几十部书啊。他们是怎样学唱,怎么记忆的?这样的艺术天赋,令人惊叹;惊叹之余,也使人感到疑惑不解。有的学者把那些能够吟诵几十部、数十万诗行的优秀民间艺人,称之为“奇人”。这些“奇人”究竟“奇”在什么地方,怎样解开他们的记忆之谜,成了史诗研究领域里的“斯芬克司之谜”。
文扎老师指出,一位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去世,就如同带走了一座民族记忆的博物馆。因此,抓紧对说唱艺人这些活化石、活档案的说唱记录以及对艺人本身的研究都显得尤为紧迫。
在格萨尔说唱艺人声情并茂的叙述里,古老的英雄复活了。他复活在汩汩流淌的血脉里,那是玉树人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勇敢;他复活在久远的记忆里,年年岁岁,格萨尔的传说陪伴每一个玉树人长大,他的勇气和智慧,奔涌不息;他的威武和坚强,代代相传。
于是,我们要说,格萨尔王,魂在玉树。
在一件件珍贵的手工艺品面前,感受古老民间技艺的精湛
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独特,玉树地区的藏族手工艺品门类齐全、历经千万年的岁月,具有十分宝贵的工艺价值和美学价值。
在玉树市和囊谦县,我们分别见到了几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他们孜孜以求,手艺精湛,乐于传授,在藏刀锻造工艺、藏族服饰加工以及黑陶制作方面成为不可多得的民间工艺大师。
出生在玉树市仲达乡的旦布多杰老师傅,从小就跟随家人学习藏服缝制技艺。他非常用心,师傅们平日的剪裁方法、缝制技巧他都看在眼里,暗记于心,稍加指导他就能全部掌握。后来,旦布多杰开始可以帮助师傅缝制服装,学习和动手相结合,他的技艺日臻成熟。
在20多岁时,旦布多杰已成为了一位藏族服饰加工艺人。他缝制藏服从不偷工减料,做藏靴、腰带等皮制品,全部为手工缝制,并且从收揉皮子到染色裁剪每个环节他都从不马虎,严格按工序一步一步完成。当时,皮子是很难收购到的,大都是用青稞、牛肉等食物交换来的,所以更不能轻易浪费。在缝制藏服时他还学会了修理缝纫机,甚至拆装自如。不出几年,因旦布多杰缝制的藏服样式齐全,藏靴和腰带做工精细,花纹秀丽逼真,结实耐用而闻名玉树地区。
到了40岁时,旦布多杰开始招收徒弟。他认为缝制藏服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一件让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应该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门技艺,使其广泛地传承下去。所以,旦布多杰就将村里的年轻人招集在一起教他们学习藏族服饰的缝制技艺,很多人后来都成了藏服缝制艺人。
在藏式金属锻造艺人龙多然杰老师傅家里,我们见到了老师傅精心收藏的一件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的藏刀及其饰品。龙多然杰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锻造技艺,父亲去世时,他已成为玉树地区小有名气的锻造能手。
龙多然杰老师傅介绍说,玉树安冲藏刀以造型精美独特和实用而闻名,其制作以黄金、白银、紫铜、黄铜、铁等不同金属为主,以牛角、牛骨、鲨鱼皮、红珊瑚、玛瑙、绿松石为装饰材料。安冲藏刀的加工工序中,最出彩的便是“布扎”和“笔索”。即将金银等金属切割成条状后放入预先打好的大小不等的凹槽中,再用有刀刃的木柄模具割磨成有槽眼的螺丝形状,此为“布扎”。 “笔索”则是做工更为细小的“布扎”。藏刀的刀柄和刀鞘由许多的“布扎”焊接成花饰,再将“笔索”镶嵌入其中,拼饰成龙凤、花卉和佛教八宝等图案。
玉树藏族自治州群艺馆副馆长柳闻莺给记者进一步介绍说,玉树安冲藏刀制作材质昂贵且工艺独特,造形美观大方,花纹精巧别致,蕴含浓郁的地域特色,体现了玉树地区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丰富的藏文化内涵。
在囊谦,历史同样久远的要数大名鼎鼎的藏黑陶。据考证,其制造工艺已有4000多年历史。
走进囊谦娘拉乡娘多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玛群加的制作展示基地,我们看到,形状各异的黑陶作品琳琅满目。
热情的白玛群加介绍说,囊谦藏黑陶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手工制作工艺,过程非常复杂。原材料选用当地纯净细腻的红黏土和黏土石,经手工捣碎成末,然后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等环节,再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经十余天烧制才能完成,成品具有“黑如碳、硬如瓷”的特点。每一件陶器器型差异与变化的掌控,全凭制陶艺人的感觉与经验。目前,整个玉树康巴地区,只有白玛群加和他的师傅——-80多岁的扎旺老人完全掌握了黑陶的烧制技艺。
白玛群加于14年前拜黑陶艺人扎旺老人为师,潜心学习古老的黑陶手工技艺,并一直在家乡制作黑陶手工艺品。囊谦藏传黑陶以玉树康巴藏族人文习俗、文化符号、宗教图腾等为素材,融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经古法烧制后呈现“黑如漆”的天然成色。
如今,他已打破藏黑陶制造工艺历史上只将技艺传授给一个徒弟的老传统,向众多徒弟传授着这一古老的技艺。
玉树,文化之魂就系在制作考究的腰带上,就融在了质地细腻的黑陶里,就飘在镶金嵌银的马鞍上,就印在彩云缭绕的梦境里……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