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4-01 15:13:57 来源:西北特产网

老松

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在去同仁前问路时,我问的是“同仁”,被问者反问了一句“是去黄南吗?”这一反问,让我纠结着对这个地方的称呼究竟该叫什么。“黄南”指的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简称,“同仁”指的是黄南州所在的同仁市(以前为同仁县),而实际上,不论是黄南州州府所在地,还是同仁市市府所在地,都应该是“隆务镇”。同仁的藏语称为“热贡”,意思是金色的谷地,指的是穿过隆务镇的隆务河河谷一带,因此,同仁又常常以“热贡”来代称。

这样一解释,估计大家都能明白这几个地名的含义了吧。为了叙述方便,我这里仍用“同仁”来称呼这个地方。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隆务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泽库县多禾茂乡若恰山区,全长144.3公里,到中下游时,冲刷出了一片谷地,隆务镇就坐落在隆务河两岸。著名的“热贡艺术”就是在这里孕育诞生出来的。14-15世纪,藏传佛教传入同仁地区,顺应喇嘛教的兴起,隆务寺等寺院开始大规模地营建,由此兴起了主要为宗教服务的绘画、雕塑、石刻等艺术,称之为热贡佛教艺术。数百年来,在热贡地区的吾屯、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等藏族、土族聚居村,村中男子十有八九都传承着从宗教寺院传入到民间的佛教绘塑艺术,主要有唐卡、堆绣、壁画、雕塑、图案等艺术形式,其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湛,叹为观止。“热贡艺术”发祥地、“藏画之乡”、青海省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同仁市最为荣耀的名片。

“一河九水四道天,土村白塔古寺院。草山良川隆务险,奇崖古村蝴蝶滩。”不知是谁,用这样一首美妙的词作描述了同仁的山水,将热贡这块金色谷地中神奇的山、秀丽的水、古老的村寨、寺院都概括其中。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清晨,漫步隆务河畔,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阳光柔和。街道边,煨桑的青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柏枝燃烧时散发的幽香。街道上行人不多,其中更多的是手摇转经筒,前往隆务寺转经的信众。隆务寺外的转经长廊前,转经人的脚步不慌不忙,寺前广场上的四面佛前,磕长头的信众不紧不慢。

跟随着转经人进入到隆务寺内,围着一座座经堂、大殿转着,感受着那种宗教的神秘和信仰的虔诚。僧人们低沉有力的诵经声穿透大殿,在寺院上空回响……这一切,都让这座高原上的城市,呈现一派宁静详和的景象。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隆务寺位于隆务镇镇西山脚下,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装饰华丽宏伟。主要建筑有大经堂、修习殿、夏日仓殿、观音殿、天女殿、文殊殿、七世夏日仓灵塔及密宗院、时轮院等二十余座,塔八座。大经堂位居全寺中央,体量雄阔,内供释迦牟尼佛等数十尊佛像,造型精美,庄严肃穆。其中宗喀巴大师像高11米,通体镀金,七宝装饰,尤见精奇。寺中现存明朝御赐释迦牟尼金像,明宣德赐封的”弘修妙悟国师”牌以及明天启五年由明帝题赐的”西域胜境”匾额,还有众多造形精美的佛像、壁画、堆绣、唐卡等艺术品以及浩瀚的佛教经卷典籍等。对于藏传佛教寺院了解不多,许多珍贵的文物也不轻易示人,因此大多没能一观。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甘肃青海行记(十二)——同仁,热贡艺术发祥地

据《安多政教史》记载,早在元大德五年(1301年),这里已建有藏传佛教萨迦派小寺,至1426年前后,当地名僧三木旦仁钦与其胞弟罗哲森格,维修并扩建了该寺。明万历年间,隆务寺改宗格鲁派。1607年,夏日仓噶丹嘉措诞生于隆务家族,被认定为三木旦仁钦的转世,从而形成了夏日仓活佛系统。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一世夏日仓被乾隆皇帝封为“隆务呼图克图宏修妙悟国师”,成为隆务寺寺主和隆务寺所属十二族政教首领,历辈转世,直到全国解放前,在同仁地区行使区域性的政教合一统治。现在的隆务寺夏日仓为第八世丹增久麦噶丹(1979-),1991年认定。隆务寺现有寺僧2000余人,活佛14人,最大的活佛是寺主夏日仓(八世)活佛。在安多地区,隆务寺的规模、地位、影响仅次于甘肃省的拉卜楞寺和青海省的塔尔寺。

出了寺院回宾馆的路上,看到街道两边的店铺大多已经开门,不愧为“热贡艺术之乡”,大多数商店经营的都是唐卡、刺绣、雕塑等艺术品,让人感受到了在这片沃土上,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培育出的瑰丽的热贡文化之花,所散发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