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产地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5-14 11:19:57 来源:西北特产网

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一进入2017年,我省非遗工作从文化部传来的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1月初,《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获文化部正式批复同意实施;春节七天长假刚结束,玉树藏族自治州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实验区由文化部批准设立。加上2008年8月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部在全国批准设立的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省就占了3个。这也标志着我省是全国拥有“国字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项目最多的省份。

我省“非遗”项目名录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非遗保护工作启动实施以来,非遗保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传承环境不断改善,保护非遗的社会氛围日趋浓厚,一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保护,重新焕发生机,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局面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全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项,国家级非遗名录73项,省级非遗名录136项,州级非遗名录572项,县级非遗名录1237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7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40名,州级代表性传承人480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208名,全省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国家级名录项目数量在西北地区居于前列。非遗工作已成为全省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薪火相传 整体性保护在传承中发展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继闽南、徽州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设立以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热贡文化生态得到保护和恢复,各类非遗设施在热贡地区蓬勃兴起,涌现出了以热贡画院、仁俊泥塑传习中心、龙树画苑为代表的一批综合传习展示中心。目前,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建设的综合性传习中心多达15个,涵盖唐卡、泥塑、堆绣、木雕、藏戏等多个门类。共有562 名学员在传习中心内接受学习,100名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担任教学任务。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利用,推动热贡艺术可持续传承发展。在保护区内形成了“公司+艺人+基地”的发展模式,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了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目标。从业人员由2011年的1.3万余人,增加到2015年的3万人;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37亿元。特别是同仁县吾屯村,几乎家家从事热贡艺术品的创作生产,呈现出“家家有画师,人人是画师”的繁荣景象。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一大亮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化、立体化的保护方式基本形成,并在保护实践中,形成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种保护方式。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就是整体性保护非遗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我省已经有三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德都蒙古(海西)、土族文化(互助)两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通过保护区建设,改善了当地文化的保护环境,提升了非遗的传承活力,扩大了文化知名度,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文化部批准设立后,文化部实施了“果洛州非遗传承人群千人培训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上海工艺美术学院、青海民族大学等高校培训各类人才1000人次,上海大学在果洛还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成立了果洛格萨尔童声合唱艺术团,在文化部的支持下,2016年夏天赴北京开展了夏令营活动,学习成果在西宁汇报演出后,社会反响良好;

德都蒙古(海西)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入挖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历史、民族、地域等特色非物质文化资源,先后争取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补助资金350余万元,对《汗青格勒》《那达慕》、“蒙古族民歌”“海西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等国家级、省级名录项目及保护实验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

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实验区积极举办各类项目主题活动,开展了互助土族自治县“原生态安昭”大赛、花儿歌手擂台赛、《祁家延西》《拉仁布与吉门索》等土族原生态歌曲传唱比赛活动,部分已停办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陆续恢复,各地民俗活动逐步得到重视,文化空间及氛围逐步恢复;

……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也使丰富多样的非遗衍生品不断推向市场,热贡艺术、藏毯、黑陶、银铜器、土族盘绣等项目在农牧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公司+艺人+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使一批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在保持传统手工技艺和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与市场、产业有效对接,焕发出新活力,传承人也找到了通过祖祖辈辈传承的手工技艺增收致富的路径,实现了非遗的可持续传承。

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以人为本 落实活态传承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传承的关键是“人”。

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引导,我省已经形成了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社会传承、学校传承等多种传承方式并存的局面,初步建立了一支数量较为充足、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的传承人队伍。各级传承人认真履行义务,积极开展授徒传艺、教学培训等传承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爱国敬业、德艺双馨的优秀传承人。

“传承人的保护措施在我省得到较好落实。省级财政从2012年起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有5000元的传习活动补助。2015年,全国启动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依托这一计划,我省选定唐卡、盘绣、河湟刺绣、银铜器、石刻等传统工艺类项目分别在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广州大学等高校开设培训班,共培训12期720人次,传承人的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提高。非遗活态传承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收效显著。”

正如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有关负责人所言:“不仅职业队伍不断壮大,民间队伍也迅速成长起来。”

但是,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非遗所依存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巨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活态传承遭受严重冲击,一些项目传承环境恶化、传承群体萎缩,面临濒危或失传的境地,个别门类的项目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后继乏人,受众急剧减少。不少体现精湛手工制作技艺的传统生产工艺被机器大生产所替代,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空间。省文化新闻出版厅非遗处处长邓福林不无惋惜地告诉记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地方,是我们的魂和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年轻人的爱国主义情操,更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厚重。”玉树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传承人白玛群加感慨地说。

文化在我省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良好的文化生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而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人是非遗保护工作最核心的任务。

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

邓福林告诉记者,从今年起,我省将实施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十三五”期间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采取的一项新举措,主要是依托高校对非遗传承人群进行大规模培训,目的是提高传承人的可持续传承能力。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将会同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对唐卡、石刻、泥塑、刺绣等传统技艺类项目的传承人群进行传统文化、现代绘画基础、设计研发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每年举办6至8期培训班,计划培训近2000人次。通过培训,不断扩大项目的传承队伍,让古老的非遗贴近现代人的需求,让更多的非遗衍生品走向市场、融入现代生活。

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随着岁月流转,尽管非遗和那些踽踽独行的传承人所发出的烛火正日渐微弱,但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和越来越多的文化工作者们正把目光投向非遗,将精力倾注到非遗。他们与非遗传承人共同坚守着民间文化阵地,唤起更多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留住岁月沉淀下的文明印痕,让它们重新焕发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