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北特产网工艺特产鉴赏陈那菩萨唐卡解说

陈那菩萨唐卡解说

编辑:青唐小将军 时间:2021-03-12 10:18:07 来源:西北特产网

陈那菩萨唐卡解说

陈那菩萨(公元五、六世纪),大乘唯识宗佛教著名论师,为印度佛教“六庄严之一”。南印度人,婆罗门种姓。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论师,佛教新因明的创始人,后人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  

陈那最初修习外道,又曾学小乘犊子部佛教,后来拜世亲菩萨为师,参学大乘佛教。另外,陈那也深通秘法。   

陈那善辩才,曾以辩才挫败诸多外道,因而著称于世。   

陈那曾在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摩揭陀国境内)讲说《俱舍论》、唯识、因明等学,后受文殊菩萨点化而造《集量论》。   

后来,陈那游历南印度,降服外道诸论师,复兴已荒废的道场。   

陈那在世弘法时,造《真谛译解卷论》、《无相思尘论》、《取因假设论》、《观总相论颂》、《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因明正理门论》等等。  

陈那后来在森林中的洞窟内示寂。   

据《大唐西域记》卷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卷三以及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第23章等记载,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属婆罗门种姓。出家后先为小乘佛教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据说是世亲弟子。于南印度安达罗国作《因明论》,擅长因明比量,在与佛教以外其他教派的辩论中屡屡获胜,常在那烂陀寺讲《俱舍论》和唯识、因明学说。因受小乘佛教经量部的影响,主张“有相唯识”说。认为在识(能缘)的活动中,会变带出境(所缘)的影相;境有实体,能够使能缘识缘托而生。又从“量”(认识)的角度考察,提出“三分”说:识能够变带出被认识的境的影相,此名为“相分”;识能够认识境,此名为“见分”;识能够自己体认自己,此名为“自证分”。相分有实体,见分有行相,这种主张被称为“有相唯识”。陈那开始提出 “境不离识”的主张,使“唯识无境”的唯识学在性质上有所改变。  

改革因明学是陈那的最大贡献。他的因明学说被称为“新因明”。其改革要点有:①主张只有现量与比量两种认识,舍弃了圣教量、譬喻量等认识途径;②认为现量必须是纯粹的知觉,不带任何“名相”概念的分别作用;③将五支作法变为三支作法,删去合、结二支;④创制“九句因”以判定因的正确与错误,进一步充实了“因三相”的罗辑内容;⑤区分喻体与喻依,使同喻体与异喻体之间形成换质换位的关系;⑥提出“遮诠”说,强调概念通过否定事物矛盾性质以肯定事物自身的性质。这些改革,将正理派与佛教古因明的类比推理改造成为演绎推理,是印度逻辑史上的一大飞跃和转折。  

阿阇黎世亲的弟子中,善巧量论第一的是阿阇黎方象(陈那)。这位四海驰名的大德,生于印度南方楞伽班伽达城的婆罗门种族中。从幼年起未经多长时期,他学习婆罗门一切吠陀典籍,及其他一切学术明处,也就成为善巧精通。由于他往昔长远生中修学的习染力,视一切世间轮回如同火坑,生起猛利出离心,对婆罗门族,及一切受用和亲友等全无贪恋。在犊子部堪布象佑座前出家,取名叫方象。他依止堪布象佑精研符合犊子部宗规的三藏教典,成为善巧精通后,他意乐听受大乘经论及教授,于是来到阿阇黎世亲座前,总听受了大小两乘的一切经论,特别是听受了大乘诸经教,及由慈尊传来的大乘诸教授,如瓶注水般完全领受于心中,口诵大乘经典约五百部。后来,他又在一位金刚阿阇黎前,听受了《文殊室利灌顶及修法》,依法精修,由此获得亲见文殊,得到本尊示教及摄受。从此以后,他何时想见文殊菩萨,即得文殊菩萨亲自示现,而在本尊文殊菩萨前听受教法。继后,他在邬仗毗夏城的寂静山林的岩窟中闭关专修。后来那烂陀寺中,来了外道师兴起辩论时,他前来与诸外道论战,尽摧无余。这位方象大师总著作了解释佛经的一切论著,特别是著有《量决择观缘论》等量释论著约有百种。后来,他复前往邬仗毗夏,在过去住过的岩窟中一心修定。

由于他任于何时,都以大悲心慈视一切远离智眼的众生,而欲对众生慈施智眼时,他观察到诸众生智力过弱,以及过去他所著的所有量释论著门类过多,形成分散。于是他想摄集过去诸论著中的一切要义,著造一部《释经密意集量论》。他也就用石笔在他修定的岩窟石上写下:“意欲成量利众生,怙主佛前恭敬礼……”等颂句,刚一写下,立即发现大光明普照世间,大地震动,声彻云霄;诸外道师道力失灵。震惊了外道师黑胜,他想这是什么征兆呢?用神通观察,得见是写下的量论赞语的加持力。于是他乘阿阇黎方象出外行乞之后,运用神变来到岩前,将赞语擦掉。就这样三擦三写之后,阿阇黎方象在石上写道:“如果是和我开玩笑而擦去的话,这赞语有极大作用,请勿再擦。如果是想和我争辩,请现身出来作辩论吧!” 以此当阿阇黎乞食返洞时,外道师已坐在那里。经阿阇黎以无垢智理和他辨论三次,他遭到失败的时候,他忙说现在比赛神变吧!口吐火焰将阿阇黎的三衣和资具烧掉。以此阿阇黎心中十分懊丧!暗想有这般难以思测的恶劣有情,实难作利一切有情事业。于是将石笔向空中抛去,想石笔堕地时,从此我将作为利一己解脱果。可是石笔未堕下来,以此仰视空中,得见美妙庄严、久睹不厌的本尊文殊菩萨手中持着所掷石笔说道:“儿,不可作,不可作!不可生起这般小乘心理。你的论著,外道师们毫不能损。直至你未证得登地菩萨之间,我都作你的善知识。未来时期中,这一论著将成为众生唯一智眼。”经本尊这样授记,和安慰鼓励他著作《集量论》,阿阇黎方象乃重振大悲和极大毅力,著作了《集量论》,对赡洲一切众生,恩赐智理的正眼,继后,他复一心修定,由此亲见许多佛尊,证得多门三摩地,诸天神齐来雨花供养,住山林中所有树木诸花,都倾向他的住处而敬礼;山林中所有大象等一切野兽,都来到他足前,俯身低头而下拜;那里的国王及其臣僚眷属等,也都来到他的座前,恭敬项礼。

后来,他去到印度南部,破除了那里所有的外道邪说,对诸寺院僧伽大众,广说三藏教法,作出了大弘佛教的事业。后来,他复到邬仗毗夏城,令那里的国王及其臣眷,都进入佛教,复有一婆罗门作他的施主,他建立了许多僧院。为了使那里的诸人士对佛法生信起见,他念动真言使一株已枯的大柯子树复生如初。就这样他在印度一切方隅,普弘佛教。最后,他仍返邬仗毗夏寂静山林的岩窟中,示现许多稀有瑞相而示寂。

著作   

主要著作为《集量论》(现存藏文译本)。此外还有《顺明正理门论》、《取因假设论》、《观总相论颂》、《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以上现存汉文译本)和《因轮论》、《观三世论》、《普贤行愿义摄》、《入瑜伽》、《阿毗达磨(俱舍论)注紧要义灯》、《圣文殊瞿沙赞》(以上现存藏文译本)以及《解卷论》(《掌中论》)、《观所缘缘论》(以上现存汉,藏文译本)。

以上菩萨有介绍过的中观祖师--龙树、提婆(圣天),唯识祖师--无著、世亲(天亲),因明祖师--陈那及此期的法称菩萨,合称为南阎浮提六庄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