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海民间藏戏面具的起源与发展
在青海民间藏戏面具的多维起源中,藏传佛教文化始终是一股奔腾不息的动源,以藏传佛教为载体的文化内容,成为民间藏戏面具艺术内涵的主要构成部分。更引人注目的是,藏传佛教造就了藏戏面具的独特神韵,而藏民族对面具的审美趋向,也只能在藏传佛教领域里驰骋自己丰富无羁的想象力。历史上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等教派为了吸引更多的群众接受本派的佛法教化,将一些流传在民间或佛经中的故事内容,逐步注入舞蹈、藏戏,以至汇成今天具有浓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藏族戏曲。随着藏戏的日臻完善,藏戏“面具”也就成为藏戏舞台美术的重要形制之一了。
二、青海民间藏戏面具的形式及制作工艺
随着藏族文化向各地传播,青海热贡藏戏、安多藏戏、华热藏戏便积极吸收西藏各流派的面具精华,与本土藏文化溶合,形成今天青海民间藏戏独特的面具造型艺术。一般来说,青海民间藏戏的面具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立体套头面具:这是一种以“盔帽”、“蒙面”合二为一的面具形式,多以泥塑为坯,采用纸浆、漆布制作而成。普遍流行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藏区民间藏戏中,如在传统藏戏剧目《阿德拉毛》戏中格萨尔赛马夺魁加冕登基时,和战胜霍尔的庆功大典上所用的魔怪、神佛面具以及传统藏戏《苏吉尼玛·天葬》一场中用的虎、豹、豺等动物面具,无不属于“套头”样式。
(二)瓦状面具:如同一片老式的青瓦,造型类似石窟绘制的菩萨,两只尖耳高出头顶,形象比较特殊。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浪加村在每年6月20至25日藏戏演出“勒什则”(龙舞)时,即戴木制瓦状面具(其为两具,一个类似蛇头,一个类似蛤蟆头)。这种瓦状面具在其它藏区并不多见。
(三)门帘式面具:亦称窗帘面具,它是一块在眼睛部位剪孔(便于透露视线),其它部位则绘以图饰的平面布片,在演出时悬挂于脸面,以代替戏中角色面部化妆。门帘式面具形制虽然简单,但在五官的描绘上,着力刻画角色的表情特征,用变化的线条和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来表明戏中角色的身份、地位、性格以及感情特征。据调查,这种面具仅在华热藏戏中出现。
阅读:
世界最大玛尼石经城里的放生牛
2月2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村民旺青才仁给救助的野生动物喂草。新华社记者 田文杰 摄 新华社西宁3月4日电(记者李琳海)一只黑白毛色相间的小牦牛泰然自若走在青海玉树新寨嘉那玛尼石经城。
唐卡、藏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北京 多位传承人讲述西藏文化艺术故事
非遗传承人达瓦在展示藏香制作技艺 摄影:乔全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乔全兴):9月12日,唐卡、藏香等多项来自西藏自治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厅外集中亮相。通过多
茶卡盐湖爆红背后:4个月300万游客,每天造12吨垃圾,盐雕变泥坑
景区保安王成林第五次看到那个男人。“至少五次。”他嘀咕说。第一次是在今年5月,茶卡盐湖景区重新开放不到两周。那个穿着黑色紧腿裤花色外套,举着自拍杆的男人一下子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盛邀“卿”来
在国家公园论坛、清洁能源高峰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话青海发展建设;青洽会走过20年,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明星企业”在青海落地生根,今年又邀请亚洲财富论坛走进青海;藏毯展上,来自巴基斯坦、伊朗、
唐卡的工艺技巧
唐卡的工艺技巧唐卡(Thangka)的形制多为竖长条幅,大小无定制。画心通常以白布为地,经绷框、涂胶
23年策划4年创作400位画师带你看世界最长的唐卡
第二次来到青海西宁,是十一月上旬。离上一次到达这里,时隔不到三个月。是什么吸引我再次到达? 这个季节,青海的旅游景点基本都是淡季,天气也渐凉,不是很适合户外游览。吸引我的,是这里的美食与多民族的文化。
“90后”唐卡画师:让笔尖艺术传播得更远更久
更登旦正和画师一起作画。周栋楠 摄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藏族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