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这句诗是杜甫在描写河湟地区沦陷后,人民虽然被少数民族所统治,但是仍是一片忠心向着唐朝的景象。河湟最早出现在《汉书》,自古就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分界区域,不但如此,河湟还是历代必须要经营的军事重地,因为它首先地理位置优越,然后是贯通中原和少数民族的必经之地,算是一个杂居地区,也是文化、政治的敏感点、交流点。
因此,唐朝在彻底失去河湟地区的支配地位后,在短时间内就直接亡国了,可想而知河湟地区有多么的重要,其中关键的原因就是河湟地区的丢失直接让侵占了河陇地区,西域成为飞地,导致京畿门户大开,长安直接暴露在异族的铁骑之下。
唐朝初年运用河湟天然的山川形势再结合政治中心,达到以内御外的政治目的,河湟正当京畿西北部的要害,屏护京师,所以在前期河湟的开发和整体防御上为唐朝的攻势战略部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安史之乱以后,河湟地区的丧失,在代宗时期轻而易举突破西北防线,直逼长安,河湟地区重中之重。宋朝继承唐朝的国土,河湟地区早在唐朝被土蕃占领,宋朝缺乏重要的战马基地,因此河湟地区吐蕃的重要性又得到凸显,贯穿宋朝兴亡的关键,就是围绕着“茶马互市”,“联蕃御敌”,从中不难看出河湟地区在宋朝也是受到重视的一块香馍馍,接下来就通过研究唐、宋两个时期河湟的得、失变化,来看河湟地区为什么如此重要。
想要了解河湟地区的重要性,首先就得知道河湟地区关键的地理因素,这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河湟,指的是大通河、黄河上游、湟水流域覆盖的地界,在唐朝时期大约是鄯、廓两州辖境,这片土地上混杂着唐、吐谷浑、吐蕃、党项等多民族,他们大杂居,小聚居。在这个与世无争的环境中有着较为良好的农业自然环境,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唐朝西北的边防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河湟陇右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它是恭维京畿地区的边防中心地位,在它的两侧有西域和剑南,三者合力形成了东北西南向的大弧形防御圈。防御线贯穿东北,连接丰州、灵州,相互支撑共同拱卫京师。早在西汉时期,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就已经奉命在湟水流域建立西平亭,以此为军事据点抵御匈奴。王莽时期,派遣罪犯移民开拓此地,并且派遣官员到此地任职教化,可想而知,在很久以前,河湟地区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彰显。除此之外,河湟东入长安、南至吐蕃、西达西域、北靠河西,无论是哪方势力夺得此地,就相当于立入不败之地,占据军事先机。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不平凡的一生,无论是军事、政治、交通它都算得上极其重要,所以唐、宋才会如此重视。接下来就从河湟的到底有什么作用入手,拨开它神秘的外衣。
河湟对唐朝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京畿方面,其次是在于唐和少数民族的交流,这块区域是唐朝对华少数民族的中转站,第三,则是河湟地区促进了唐朝时期多民族交融的进程,具有让后世借鉴统治多民族区域的现实意义。
1.京畿要害,边防前哨
李唐建国,毕竟是以武平天下,自然要学习秦汉时期的国家战略格局,于是关中本位制度再度被沿用,东临山东,南制江南,形成控制全国的战略。在军事的建设上推行府兵制,在全国各地设置折冲府,而关中置府三百六十一,士兵囤积二十六万,其主要目的还是要防范河湟附近众多的少数民族政权。
关中本位的确立,使得河湟地区荣幸地和政治中心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变相地提高了河湟和整个西北地区的地位,再加上吐蕃兴起,对于唐朝一直虎视眈眈。在广德时期多次攻破长安,使得唐朝门户大开,安史之乱后直接侵占河陇地区,将唐朝的重要臂膀斩断,直接威胁到唐朝的存亡。不只是吐蕃,还有突厥等少数民族,经常扰乱河湟一代,所以,唐朝在治理河湟地区的战略是上升到国家层面的,特别在军事布置上尤为明显。
由于关中本位的政策,所以就导致了西北河湟边防是全国边防的主要部分,它由河西、朔方、陇右、北亭、安西无地组成独立的中央戍卫区,其中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的防御就是这一块区域的重中之重,随时左右着西北战局。
随着吐蕃的不断增强,以鄯州为核心的河湟地区战略地位直线上升。高宗时期,设置鄯州都督,标志着河湟的地位的凸显,并且在反击吐蕃和突厥的多次战争中河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吐蕃吞并吐谷浑后,以青海湖为基础,对唐朝形成东、南、北的进攻包围圈,在这其中东边的战线对唐朝最致命,然而,河湟地区依仗群山通道直通剑南,和唐朝西南边防相互呼应,有效的抵制了敌军的入侵,河湟地区京畿要害,边防前哨名不虚传。
2.政治对话,贸易往来
河湟地区的重要性可不仅仅体现在军事领域,在和平时代,此地还有着多方政治谈话缓冲地和贸易往来的作用。
唐朝与吐蕃和吐谷浑两个政权的关系一个是朝贡关系,一个甥舅关系,无论是哪个关系,在中国的古代,中国唯一想要的结果就是臣服然后上贡,然而这种朝贡关系除了政治上的认同和臣服,当然还需要一个表现臣服的渠道,也就是上贡的往来。河湟地区很好的承担了三地人员交往的任务。
因此,三地的使臣全部要通过河湟地区,唐初平定河西,吐谷浑就派遣使臣来到唐朝愿意称臣纳贡,在十五年间,吐谷浑一共出使唐朝超过十四次,几乎年年上供。更夸张的是吐蕃,在贞观八年到会昌六年的二百一十二年中双方派遣使臣达一百九十一次,这些大量的人员来往都是通过河湟地区。还有一直成为坊间美谈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弘化公主等都是经过河湟然后前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和婚,河湟地区的青海日月山还存有文成公主之墓。
河湟地区还是唐朝和吐蕃商谈联盟的地方,玄宗时期就有两次选在了河湟,因此此地具有不可多得政治缓冲优势。
说完了政治还有贸易。河湟地区的少数民族自然是游牧民族,其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唐朝就利用这一点和少数民族展开贸易,最著名的因该就是茶马互市。武德三年,河湟承凤岭开放互市,开元二十一年赤岭开放互市,其主要的交易内容就是以丝织品换取战马,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除了互市,当地还形成了大量的军镇。唐朝为了防范吐蕃和吐谷浑的入侵,时刻在此地驻扎大量的军队,但是军队需要大量的粮草,然而有存在运送不便等问题,于是,开发当地成为将领的新目标。仪凤年间河湟地区“营田五千余顷,岁收百余万石”,于是,这个地方随着军队的屯扎开始形成市镇,经济也越来越发达。
河湟地区政治,经济的用途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形成了很多重要的军事重镇,这也算的上是意外之喜,当然政治,军事,贸易都有了之后怎么能够少的了人民,河湟区域成为重要的民族融合地区。
3.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典范
河湟地区为唐朝时期民族的融合交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松赞干布曾一度羡慕和喜爱唐朝先进的文化,于是通过派遣留学生、联姻等正常手段来学习汉族文化,文成公主去到西域后也带去了不少天文历法、医学科技方面的知识,吐蕃的风俗在文成公主入藏后得到了良好的改善。金城公主入藏后,吐蕃派遣使臣向唐朝求取《诗》、《礼》、《左转》、《春秋》等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为中华文化的传入奠定了基础。
虽然,唐朝和吐蕃等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时有发生,但是,每次大的战役的背后都伴随着大量人员的流动和迁徙,这就从侧面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交流发展,在河湟地区,各大势力犬牙呲互,各民族人民在此和平共处,在被吐蕃侵占后,吐蕃任用大量的汉人统治该地,沿用汉族的政治法度,汉藏人民和平共处,繁衍生息,促进了民族交往和融合,成为新民族的一个重要平台。
河湟地区拥有着如此特殊的妙用,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无论是守卫国度还是人员交往,都必须要通过好好经营河湟这个特殊的地区,但是很可惜,在安史之乱后,唐朝一蹶不振,河湟地区拱手送人,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宋朝的羸弱,因此,河湟地区对于宋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影响着宋朝近两百年的路程。
河湟地区不但对唐朝重要,对宋朝也更加的重要,宋朝主要的战马补充可还全指望这人占据了河湟地区的吐蕃。
1.获取战马
宋朝继承了唐朝留下来的破落根基,燕云十六州的丢失直接让宋朝失去了重要的牧马场,然而宋朝在面对辽、金、西夏的进攻时因为缺少战马,所以军队战斗力严重不足,导致常吃败仗,朝中有识之士就主张在河湟一代沿用茶马互市,来获取足够的马匹。
吐蕃侵占了河湟一带之后,因为当地具有浓厚的汉族风俗习惯,因此,吐蕃人民的习性也开始有了以下变化,比如说喜欢上了茶叶。藏族人民喜欢吃牛羊等肉,并且是作为主食,这些肉吃多了不好消化会引起诸多肠胃病,茶叶自唐朝传入之后,风靡吐蕃,人们发现茶叶不但好喝,还能促进消化,解决肉类的油腻问题,甚至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因此吐蕃的人民自上而下“宁可食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但是由于当地无法种植茶树,所以只能和宋朝进行茶马交易。
宋朝通过“茶叶”外交,成功在河湟的吐蕃中交换到了充足的战马,满足了军队的需要,并且获取了大量的利润。
2.寻求盟友
占据河湟的吐蕃地处辽、金、西夏和北宋的过渡带,这个地区对于北宋来说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首先,河湟一带地势险恶,能够充当北宋的天然屏障,给少数民族南下带来巨大的阻碍,其次,吐蕃的人民有着与辽、金等相似的体质优势,从小骑马射箭,山地行走如履平地,如果能够任用他们,将会极大提高宋朝军队的战斗力,还能够充当先锋和间谍的作用,这对于宋朝来讲是个必须要争取的地方。
因此宋朝极力保护吐蕃人民的利益,禁止汉人进入吐蕃偷盗马匹出来贩卖,还给予吐蕃一些在茶马贸易上的优惠,这些政策的实施让吐蕃对宋朝是心生感激的,再加上唐朝时期就在吐蕃盛行汉族文化,在吐蕃内部有着大量的汉藏混居之人,所以对宋朝是更加的亲切,所以河湟这个地区基本上宋朝是能够地拉拢的。
河湟在宋朝的重要作用,一是战马问题,二是同盟关系,这两点一直贯彻在宋朝对河湟采取的政策之中,事实证明宋朝才去的一些行动取得成绩还是不错的,在与辽、金等国争斗中依靠着河湟还是勉强存活了不少时日。
河湟地区在唐宋两代的重要地位可见一般,都是重要的军事地区和处理民族事务的最好区域,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像唐朝一样警及京都,处理得好就可以像宋朝一样获取不少筹码,因为河湟地区的地理因素是在太过重要,直接可以左右王朝内部的决策倾向,这在当今也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是值得考虑、借鉴的。
阅读:
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公示
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经2019年12月16日省文学艺术奖评奖领导小组会议审定,获奖作品共
青海唐卡亮相香港 庆祝香港回归22周年
新华社香港6月30日电(记者丁梓懿)一张张特色照片,一幅幅精美唐卡,一件件精巧民族工艺品……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30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青海唐卡绘画艺
中国刺绣艺术的遇合与重生
姚惠芬、姚惠琴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苏绣作品《骷髅幻戏图》纳苏品牌以彝族刺绣开发的记事本鲍殊易
以文化创意产业助推“柳湾”金名片
作者: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博物馆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