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宁11月30日电 题:青海土族、撒拉族两大独有民族率先全面脱贫,争取率先小康
中新社记者 张添福
“以前,村民出门靠腿走;现在,泥土路修成柏油路,条件差点的,骑摩托车,好一点的,就坐小汽车……”
“以前,村民想花钱,靠老母鸡下蛋;现在,靠产业、靠劳务……”
说起土乡蝶变,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乡长张金泽不无感慨。他29日对中新社记者说,“土乡里,人气旺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的近一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两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在5市(州)11县的379个聚居村。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消息,近十多年来,青海累计完成各类投资超35亿元(人民币,下同),重点用于379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
11月,达拉土族乡和临近乡镇发起冬春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当地公务人员和村民一起修梯田,挖引水管道。
达拉土族乡55岁的刁国保之前说:“我们这一代人从来没想过,村上的坡耕地能浇上水。”如今,这即将成为现实。
“从前挖梯田,靠人工,目前土地平整上机械,省时、省力还保质量。”张金泽说。
而对于曾经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班彦村,“村上十多年没娶过一个新媳妇”是当地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的真实写照。如今通过易地搬迁,班彦新村成为“样板村”“明星村”。
同时,班彦新村的扶贫光伏电站接入“光伏云2.0”数据平台,开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光伏电站资产运营管理模式,还上马“光伏+储能+污水处理”项目,村民也告别烧柴“煨炕”历史,用上经济、环保的电热炕。
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消息显示,该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撒拉族儿女,在中国各地经营着数千家餐饮店,具有浓郁西北风味的“撒拉人家”等餐饮品牌逐渐打响。
此外,青海还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命名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建民俗展览馆,确定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打造以民俗接待、民族故里展示等为内容的特色乡村旅游基地,发展民族手工艺品生产基地等。
2017年,中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自治县中率先摘下贫困县“帽子”,2019年,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亦退出“贫困县”行列。
据悉,《青海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8大类492个项目,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力争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率先达小康的目标。(完)
责任编辑:张燕玲
阅读:
“青绣”品牌知名度再提升
本报讯(记者 徐顺凯) 9月27日,全省第三届“民族团结进步”“青绣”大赛暨大展在新宁广场闭幕。来自
你知道享誉世界的羊绒从哪儿来吗?
许多人都不知道,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不仅在中国很出名,在全球也享有盛誉,据统计全球有三分之一的羊
西宁湟中县电商助力农民精准脱贫
西宁湟中县电商助力农民精准脱贫 刘启文 通讯员 胡进胜 2016年以来,湟中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着力在搭建公共服务、品牌销售、物流网络、人才孵化四大平台上下功夫,以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实现“
保广萍和她的堆绣
3月15日,西宁市城北区二十里铺镇二十里铺村村民保广萍坐在自己的工作室内,认真地筹备自己的下一件堆绣
“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举办
1 月17 日,伴随着热情洋溢的藏族舞蹈,“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在北京民族文化
打开一扇青海民族民间艺术之窗
参展的226组件套精美的民族民间艺术品和现场少数民族服饰,为首都观众呈现了一幅青海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融合的美丽画卷。 本报记者 莫昌伟 摄 “青海湖、塔尔寺,说起青海,脑海里不由得会冒出这两个词。在
手绘唐卡,感受藏族文化,体验一场艺术修行
手绘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复杂的线条、丰富的色彩,无一不彰显着鲜明的民族特点。 唐卡的神秘源于它刻画入微,神韵不凡的佛法造像。那千年前的佛像为何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