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轻云淡,水天一色。蔚蓝的湖泊在天空掩映下平静如一面镜子,沉静而深邃地镶嵌在草原上,普氏原羚的身影不时掠过。
这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两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因地壳变动,海底升起、海水退去,逐渐变成了陆地。时光更替,随着周围山脉继续抬升、湖盆下沉,这里被完全封闭,不断盐化,最终留下了举世闻名的咸水湖。
国家荣誉刻入DNA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向北驱车约百公里,金银滩草原上鲜花盛开,百鸟飞翔,牛羊群星星点点。
当地人以“金银遍地”来形容这片膏腴之地。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片草原上曾有过一个神秘的军事禁区——221厂。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试验和生产基地选址这里,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先后在这里研制成功。
地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海拔约3200米,四面环山,地势平缓,周围丘陵连绵,人烟稀少,适合进行爆轰试验。
历史不会忘记,1958年的冬天,浪漫的金银滩草原上演了一幕史诗般的迁徙。这一年,金银滩草原1279户6700余名农牧民备鞍打马,为了核事业让出了熟悉的草原。
“老一辈人说,牧民们大都迁居至100多公里外的祁连、刚察等县,搬迁时正值寒冬腊月,不少牛羊冻死了。”海晏县青海湖乡达玉日秀村村民德吉说。
就在牧民们赶着牛羊离开故土的同时,大批科研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工人从四面八方来到金银滩,以3顶帐篷起家。之后,一个水、电、暖、路齐备,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草原上拔地而起。自此,这片占地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便与祖国的和平与安宁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尤其在1962年,105名高、中级科技骨干隐姓埋名进驻青海高原,开始了自力更生的创业史。
厂爆轰试验场原址叶俊东/摄
更有杰出的科学家付出了宝贵的生命。1968年冬,科学家郭永怀搭乘的夜航飞机失事,人们在飞机残骸中找到了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已经烧得面目全非的遗体,他们紧紧抱在一起,护在两人胸前的绝密技术资料完好无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一朵蘑菇云犹如怒放的花朵,在新疆罗布泊发出一声撼天震地的巨响。“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多年过去,金银滩岁月静好。家国情怀深植在此,“两弹一星”精神仍激励着青海湖畔各族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奋斗不止。
青海湖大部所在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存在不少深度贫困地区。随着脱贫攻坚不断加强,贫困正逐渐退出当地人的记忆。海北州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0.3%降至2017年末的2.39%,低于全青海省2.5%的数值;海南州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4.8%,下降到2018年底的2.6%;贫困人口医保全覆盖,牧民们缺医少药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与沿海地区不同,脆弱的高原生态难以承载过多工业。如何既保生态又促发展,是和平时代摆在高原人民面前的又一难题。一次次向沙漠发起进攻、一次次抗击自然的威胁……青海,终于为祖国交出一份“绿色”的“高分”答卷。
让绿色书写历史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在藏语中有“青色的海”之意,青海省即以此得名。青海湖以西,是广袤的柴达木盆地,正因有了青海湖这个“天然屏障”,西部沙漠化向东蔓延的态势才得以遏制,东部河湟谷地的生态安全才得到保证。
青海湖地区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长期以来,人们不断与沙尘抗争,环湖东北岸的一片绿洲便是“证物”。除了对6万亩沙区常年禁牧封育,环湖地区逐步调整了种树结构和固沙方式。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治沙造林技术,使沙化土地从最初的148.6万亩减少到现在的99.3万亩。
如今,一大片苍翠的松树林已悄然长成,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在高原徐徐展开。
到青海湖旅游,当地人一定会提起一种名叫“湟鱼”的青海湖特有物种。
产于青海湖的湟鱼学名为“青海湖裸鲤”,经过千万年生存演变,成为一种体长侧扁、无须无鳞的鲤鱼。高原苦寒的环境使其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年只增重1两。
每年5月底至8月初,从青海湖北岸到南岸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以及黑马河,都会出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成千上万尾湟鱼集结在湖泊大大小小的入河口处,逆着水流向河的上游发起冲击。
2019年4月,封冻的青海湖迎来开湖期 张宏祥/摄
“老一辈人都说,湟鱼曾救过青海人的命。”58岁的海北州刚察县泉吉乡新泉村村民孙生珠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湟鱼一度成了当地群众的“救命鱼”。因过度捕捞,湟鱼资源量骤减至2600吨。
曾经鱼救人,如今人救鱼。为保护湟鱼,从上世纪80年代起,青海省政府连续5次实施封湖育鱼,如今,湟鱼资源已恢复到8.8万吨。
“保护青海湖,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昔日青海湖南、北两岸的十余个打渔村如今都已转型。当地村民在自家门口办起了畜牧养殖合作社,靠打渔为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海北州委常委、海晏县委书记董玉毅表示,目前当地的生态保护将实行“五步走”,即通过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问题的整治、生态景观的建设、生态价值的实现和生态机制的建立走绿色发展之路。
多年的生态保护已见成效。每年秋冬季节青海湖北岸的仙女湾,成群的大天鹅栖息在这片优美的高原草甸湿地上。走上湖边的栈道,只见几只棕头鸥盘旋在空中打量着湖中攒动的湟鱼,突然一头扎进平静的湖面,“美味”入口。
如果说青海湖是青海的“水塔”,那么位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便是“中华水塔”。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昔日,当地草原、河湖等生态系统发生大规模退化,野生动物踪迹难觅。近年来,当地正努力吸收借鉴西方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做法,通过建设国家公园来管理保护境内自然资源。
2005年至2018年,中国在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投入已累计超过18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生态保护项目之一。
古道指引融合开放
青海湖是雪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世居在这里的人们心中的“圣湖”。传说中,仓央嘉措在押解进京途中经过青海湖畔,在这里神秘遁去。
南北朝时期,由于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堵塞而开辟的“丝绸南路”——唐蕃古道,是中国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经过日月山、青海湖,最后穿越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商贾往来,络绎不绝,见证了会盟、和亲、战争以及茶盐、茶马互市等众多历史事件。
时光荏苒,西部歌王王洛宾歌声中“在那遥远的地方”,不仅成为热门旅游景点,还迎来了亚洲顶级自行车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每年一度的环湖赛从位于丝绸之路南线的青海出发,横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穿越贺兰山;纵贯唐蕃古道、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和黄河两岸。这项世界上最高海拔的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历年来以碧波浩瀚、鸟翼如云的青海湖为中心,环湖一周达360公里,沿途自然风光雄奇壮美。
第十八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六赛段赛况张龙/摄
2017年8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青海省首次发往俄罗斯的中欧班列驶出格尔木车站,从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最终到达俄罗斯彼尔姆市。班列行程约6360公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较以前选择的通过天津港海运节省30天时间。截至2018年10月,青海省已经成功开行4趟中欧班列以及一趟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如今,青海是“一带一路”重要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2000年创办的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海内外企业参加,累计招商引资签约金额超1.5万亿元。
借助“青洽会”等大型商贸平台,青海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也日益活跃,将青海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推向了世界,实现了青海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2020年,格尔木至库尔勒的格库铁路将建成通车,将极大释放沿途地区既有运力,促进西部开发及与内地的交流,也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内陆与中亚、地中海等地区的陆路运输通道。
夕阳西下,贯穿我国东西、有着“钢铁丝绸之路”之称的兰新高铁缓缓驶入海北门源县一片油菜花海,半小时后,人们便可从草原“穿越”回西宁,享受现代化不夜城的便利。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