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文字 阳光脚步
经过持续不断的奋力攀爬,终于登上主峰正面靠南侧的更高的雪塬平台
两个平台之间是一道雪色山梁相隔
仿佛是5024为自己隔出的南北两个庭院
只不过南侧的庭院更高更静谧,更少有人光顾
此刻,站在5024主峰脚下的雪塬平台上,时间才八点半
天空没有一丝风云,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信心登顶主峰
不过,眼睛和相机都有巨大的视觉误差,都有一定的欺骗性
这也是古话中望山跑死马的由来吧
大家在此休息,补充能量
尽情的舒展,宣泄,秀美
站在此处,海拔四千八百米左右
距离顶峰只差两百多米,一步之遥
可以清晰的望见主峰感受主峰
享受主峰带来和造就的这一切
每个人的自豪和骄傲也是应有之意
主峰雪塬平台向南,是5024二三峰及整个夹墙山脉
一串串白色的山峰山尖彰显着它们的高度和荣耀
夹墙山脉有七座海拔超过四千八百米的山峰
自宁缠垭口起步,延绵纵横十余公里,与5024峰山脉交汇
是祁连山冷龙岭名副其实的脊梁
主峰雪塬平台向东,是武威方向
群山相隔,不过海拔都不是很高
祁连山东西延绵上千里
岗什卡,海拔5254.5米,坐标:37°41′36″N,101°30′17″E
是冷龙岭以及整个祁连山东段的最高峰
一会儿我们站在5024峰上可以看见
5024峰,以海拔高度命名的山峰,坐标:37°31′57″N,101°44′43″E
为冷龙岭以及整个祁连山东段第二高峰
正是我们身后的山峰
地理知识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亚洲中部的高大山系之一,地跨我国西北甘青两省。其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至黄河谷地,北临河西走廊,南濒柴达木盆地。它长约1,000多公里,宽200-500公里,是一系列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平行山脉和谷地组成。
祁连山山系的最高峰是疏勒南山的团结峰(岗则吾结,海拔5827米)。
冷龙岭:位于武威以南,黑河以东地区,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约20-40公里。冷龙岭继续向东延伸则分为两条支脉,偏北的一条即为乌鞘岭;另一条则向东南延伸至甘肃省兰州境内。最后皆没入黄土高原。雪线在4200米左右。
在为大家拍摄照片的过程中一直在观察和思考怎样登上主峰
传统的登山路线是跨过主峰继续向南
从主峰南侧的白色的雪坡登上山梁
然后折回,沿着山梁向北登上5024主峰
可是,在此拍摄过程中大家都觉得从正面这个冰雪混合山的山梁上能够爬上主峰
看起来,由于裸露的岩石较多,可能更好踩踏更好攀登
大家心里都存了这个念头,拍摄结束后经沙尘暴提议,我也默认
就直接沿着这个山梁开始了上爬
这样攀爬的恶果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早上出发十一人,此时已经到达八人
还有三人才刚爬上雪塬,还在远远的奋斗
我们已经停留拍照半个多小时了
拿出8264阳光户外旗帜拍照后,准备继续前行
拍完照,将旗子交给爱晚亭背上
开始沿着正面山脊上行
眼睛和相机都有绝大的蒙蔽和欺骗性
这个坡度至少超过七十度
必须手脚并用才不至于滑坠
随着越往上爬,可落手脚的地方越来越少
大君本在我身前,一路不停的念叨:太危险了
我还说,爬吧,只要手能抓脚能踩就没什么危险的
后来一处不好过,我到前面紧跟沙尘暴,继续向上攀登
雪原上,后面三位队员正在向主峰雪塬跋涉
其他后续队员逐渐跟了上来,沿着山梁上爬
兰山在下面喊着:阳光,我觉得还是走传统线路保险
但是,已经起步爬了上来,没有阻隔就不考虑折返
因而,我也没有回应兰山的呼喊,继续上爬
可是随着继续上爬,岩石越来越陡
可抓手可落脚的地方越来越少
不时有碎石积雪哗哗下滚
右侧是悬崖绝壁,左侧尚看不见
抬头一个个石笋直立冲天,望不到头
心中开始有了疑虑和担忧
当爬上一处崖壁,看到左面也是上下直通的绝壁,无法切过去
继续向上,连我也感觉困难时,我立马通知下面的人员停止上爬
我知道,因着我的腿脚长,当我感觉攀爬困难时其他人一定不好上
然后左右挪动,进一步观察旁边的山形山势,确定无法继续攀登
通知所有人员下撤,走传统路线登顶
此时短短的距离,都看不见下方人员,可见坡度陡峭
相机镜头都进了雪,也顾不得清理,全神贯注 下撤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这是真切的
虽然爬的不算太高,但下撤却很费了一番功夫
沙尘暴在前队探路
当通知下撤时,他处的位置已经不好转身回头
硬着头皮继续上攀,跨过旁边的悬崖,继续摸索上行
好在他只有一个人,并且体能很强,一直是队里的探路者
嘱咐了几句,也没过多的担心
我带着其他队员开始沿着传统路线行进
户外,大多路线都是陌生的,未知的
需要这样有勇气有胆识有体力的强者去探索去带领
否则,很多地方都可能成为阻隔,成为终点
这一番折腾,由于田木子跟得紧爬的高
下撤过程着实费了功夫
后来听说下来后腿抖
于是决定不再跟随登主峰
对自己负责,这是明智的决定
这是说“山就在那儿”含义
有了生命的保障,待时日,我们可以再来
撤退到雪塬平台后向着南侧的大雪坡方向行进
此时,天气渐热,积雪表面融化,整个雪塬湿漉漉的
但底层依然是比较硬的,还不至于一踩掉下去
为了追赶刚才往返损失的时间,我加快脚步奋力前行
一为节省时间,二为提前探路,避免大家少走弯路
后面人员远远的跟了上来
沿着大雪坡不断升高
旁边的雪峰及底下的雪塬越来越低
似乎正在低下它们冷峻的身姿和高傲的头
雪坡看似不是太高太陡,这都是视觉错觉
可以看到雪坡上不断自然滑坠的雪块迹痕
那都是落石或者融化的雪下落带动大片的雪下滑
如果不是雪坡表面太湿,就可能是雪崩
后队的人员跟的比较远
我可以大胆的在雪坡上按照自己的观察趟雪前行
由于天热,此刻有些地方的积雪一踩 就会掉下去
一旦踩透,雪往往深及齐腰,折腾半天才能出来
后来,俺也逐步摸索出了一点经验
用冰镐的长柄尖扎雪,阻滞力稍大些的,就不会踩透掉下去
阻滞力小的肯定一踩就会掉下去
因此,我在大雪坡上冰镐探路,弯弯扭扭的前行
正在上爬中,突然一脚地下踏空,身体斜顷,相机扎进雪里
乘身体未倒,赶紧稳住身体,拔出左腿
赫然看见雪坡上一个大洞
仔细看,雪面下面不是冰,这不是冰裂缝,而是岩沟
心中稍安,稳住身形后准备从旁边跨过去
向右边横走了两步,躲开雪坡岩洞,继续上行
不想一步跨出去,整个人都开始往下掉
下落的当儿,身体赶紧后仰,冰镐横着杵地
结果斜担在了沟里,只露出半个脑袋
下方的队友兰山看到了这一幕
惊慌的问:阳光,好着没?没事吧?
我挣扎着爬出岩洞说:没事
然后站起来仔细观察岩洞
整个岩洞是一条沿山坡横着的沟壑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两米多深
岩沟两面不断的向下滴着水,还有一些冰柱挂在岩壁
不是冰川和冰裂缝,心中就不太害怕
我站定,赶紧清理了相机上的积雪,将镜头擦干
登顶要拍照,这是最重要的设备工具
思衬着:沿雪坡横的冰沟,到底有多长呢
然后用冰镐、登山杖开始沿着沟的两边将雪往下捅
结果冰沟捅开两米多长依然存在
看来必须要跨过冰沟了
为了减少后面队友的未知风险
我在冰沟比较窄的地方,将上下积雪踩实
清出一条道来,一步跨过去继续上行
行至大雪坡一半的时候,开始几乎没有硬的地方了
每一步都踏进雪窝,深及大腿
看看还有那么远,这要爬上去还不慢死累死
看旁边有露出的石头滩,我奋力向石滩横切过去
看后面队员各个爬的并不轻松
这时收到爱晚亭手台告知:体力枯竭,爬不动了,在下面等
我应了一声,嘱咐注意安全,原路返回,不认路就等着
然后继续向右前方露出岩石的雪岩混合处行进
到达冰岩混合地段,这儿雪浅了
但底部的碎石和着水冻成了冰,更滑
这一段爬的更加惊心动魄
努力的将冰爪踢出,扎稳在坡面
然后寻找另一只脚落脚点
手脚并用,重心压低,一步步上行
接近顶部后坡面几乎没有积雪
全部是碎石冰坡面
旁边偶尔也有突出伸出的岩石
但是岩石都被冻的很酥,触手即碎,不敢用力去抓
这段坡一直手脚并用一点点上爬,不敢稍有分心
期间还差点滑坠一次
由于逐渐向右开始切爬,看不见后面的人了
后面的大君每隔三五分钟就喊一嗓子阳光哥
听到答应才继续上爬
后来听说到这儿他都要准备放弃了
是俺的应答和后面顽石的鼓劲,才继续上爬
在一段雪坡山看见两只类似麻雀的小鸟
在雪地间跳跃戏嘻、觅食
稳住身形赶紧拍了两张
在这样高海拔的雪地里,不知它们在寻找什么?怎样生活?
那样有效的身形不怕寒冷么……坚韧的生命
当终于跨上雪坡山梁那一刻,终于可以稍微松一点气了
个人以为,整个登顶5024行程,以大雪坡上段冰冻岩层段最为危险和艰辛
坡度陡,岩沫和着水冻的坚硬,无从抓手,冰镐登山杖无从支撑
唯有靠冰爪的抓力和身段放低,手脚并用匍匐着谨慎的上爬
也只有在这一段,忘记了拍照和记录
其实,跨上山梁,也并不轻松
山梁很窄,上面堆满了碎石,都很松动
对面是悬崖峭壁,沿着山梁向上更陡
好在这些石头可以踩踏和手抓
爬起来虽然感觉危险,但能够攀援而上
身后,沿着山梁的延伸方向,是夹墙山群峰
如匍匐在主峰下的一条雪龙,麟角狰狞,作势欲扑
站在这儿,看不见山崖下不远处的后队
也间接的说明此刻的险峻与陡峭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