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金振浩
我们一行八人驾驶二辆车齐心协力闯过了驰名中外的海西U形公路,在315国道上继续向水上雅丹乌素特方向前进。
路边是辽阔的荒漠,多彩的雅丹,偶尔经过的黄、褐色山体上竟然寸草不长。
“雅丹”这一专业名词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考察中国新疆罗布泊之后于1903年正式提出。
“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一百多年里,“雅丹”这个词已经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接受和通用。
雅丹地貌泛指因地质变迁、褶皱隆起断裂而裸露的多种残丘和槽形低地,经水冲风蚀,形成与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土墩和凹地的组合。
雅丹地貌形态分为方山、犬牙状、锥状、金字塔状、长脊状、拱背状、鲸背状等等。
雅丹地貌在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等地均有发现,如乌尔禾、白龙堆、三垄沙、俄博梁雅丹群等。
315国道青海海西-段,两侧的雅丹地貌分布很广,绵延几百公里。我们这是不经意间闯入了雅丹群落里,走一路看一路,大饱眼福,很是过瘾。
两小时后我们到达水上雅丹乌素特。乌素特位于青海省大柴旦地区,东距德令哈340公里、南距格尔木350公里,西距茫崖350公里,北距敦煌500公里。
驶离315国道,进入朝南的无名岔路。发现路边停满了车,路上往返车辆特多,秩序混乱,我们的两台车竟然被挤散了。用手机勾通商定,先各自寻找空位停车,稍后到水上雅丹景区售票处门口集合。半小时后,队伍总算凑齐了,买票上了指定的观光车,决定中途景点一律不下车,一气干到终点。然后由里到外、由远到近地仔细浏览整个景区。
终点站建有二层猪腰型小楼,内设小超市、吧台、歺馆。楼梯盘旋向上,顶部是一个观景台,居高临下,可360度观赏周边风光。
西南方向是乌图美仁草原,东、南、西三个方向是很大的两个湖泊(东、西台吉乃尔湖),北面是一望无际的荒原。湖面风平浪静,湖里分布着雅丹群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最高的有五、六十米。
湖中行驶着游船、摩托艇,荒原上有骆驼队、电瓶车,载着游客在水陆两地穿梭而行。
据导游介绍,这里是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水上雅丹。这里本来没有水,有一年山洪暴发,发源于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突然改道,淹没了这片区域,形成东、西台吉乃尔湖。
又由于近代大气热效应,湖面不断扩大并逐步淹没了柴达木西、北丘陵自然区,形成了独一无二,蔚为壮观的50余平方公里的水上雅丹奇观。
一到春秋季节,这里的天上是成群的水鸟在翱翔,湖里有众多的野鸭在戏水。因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为鸭湖,又被游客们送了个雅号——“百鸟千岛湖”。
下了观景台,我们也随着人流沿湖边浏览。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看到的雅丹群落都象是漂浮在湖面上,大的象轮船、军舰,小的象渔船、舢舨,聚堆的似舰队阵列,气势磅礴。
湖水清澈,颜色有淡蓝色的,也有浅绿色的,据说是一些雅丹矿物质被湖水长期浸蚀,慢慢溶解,导致湖中铜元素含量升高,使湖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有的雅丹海拔不算太高,也不危险,可以爬上去。但是,爬上去之后,你会发现后面的雅丹一个挨着一个,连绵不绝。它们因形状、规模、气势的区别起了不同的名字,如:“巨鲸戏水”、“狮虎同行”、“群鳌北望”、“西海舰队”等等。
有人说这里是荒漠里的海市蜃楼,也有人说这里是天使与魔鬼并存的魔幻地带。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绿水和雅丹,灵秀与狂野,柔情与野蛮在这里巧妙地融合,令人无限遐想,叹为观止。
从观光车的终点站往回走,一站一站地边走边看,总觉得看不够,意犹未尽。到了傍晚,我们不得不离开水上雅丹,沿着315国道继续西行。
饥肠辘辘的我们急于吃顿热乎饭,开足马力向前开,到达西台时在路边找到小歺馆,吃上了西红柿鸡蛋面。这时手机有了信号,才看到一位资深旅友发来的微信留言 :到了乌斯特,一定要去看“雅丹之眼”!90%游客未能见到,留下遗憾。
啊呀!我们并未看到“雅丹之眼”,自然也包含在这90%留下遗憾者的队伍里。赶紧上网搜索,找到了去“雅丹之眼”的路线图 :
水上雅丹景区大门 → 乘坐观光车到达终点站 → 由终点站徒步西行 → 到达沙滩摩托骑乘点 → 花二、三百元搭越野摩托 → 冒险骑行约15分钟 → 抵达“雅丹之眼”。
难怪我们没看到,“雅丹之眼”确实是距离遥远,路况不佳,深藏不露,很难找到。
要想原路返回,二进景区看“雅丹之眼”,时间不允许,只好忍痛放弃。上网搜索“雅丹之眼”的图片,的确很美,让人振憾!椭圆形的精致湖泊,湖水碧绿,活象镶嵌在荒原中的璀璨绿宝石,酷似众多雅丹群落严密保护着的明亮慧眼。
很可惜,这次我们是与“雅丹之眼”
擦肩而过,留下了遗憾。
应了那句老话—— 旅行是享受快乐的征途,也是积累遗憾的过程。无论你看了多少美景,总会有错过的!
但愿与“雅丹之眼”后会有期,因为我们老兵“人在旅途”!!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