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军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这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对青海湖的最初记忆,源自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修建的青藏新线。那时候我们在海西州的德令哈怀头他拉住,每年探亲或者出差或者开车到西宁拉东西,都要路过青海湖好几次,尤其开着解放牌大卡车每次路过的时候,对青海湖总有一种亲亲的感觉。
那时候的路段大都是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的搓板路,只有翻过日月山,走过倒淌河,看到青海湖以后,才觉得这公路的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觉得公路一侧的湖水就像是一堵蓝色的流动的墙,不管我们汽车轮子怎样的跑,总跑不出那墙体的折射和泛光,总给我们一种内心的恬静及精神上的愉悦和清爽。
有时候,我们也会停下车来,问一下湖边路旁一些拿牦牛尾巴的藏民,问一下他们附近的驼毛价格,还会让他们坐上我们的汽车捎带他们一段路程。
不知道那时候当地捕捞鳇鱼的有没有禁令,却经常看到湖边有一些卖鳇鱼的牧民,用几根绳子串起来好几条站在路边,一斤也就几分钱。但那时候我们很少买,就是花块儿八角的买几条回连队,也不会怎么烹调的,也就是把鱼的头和尾巴去掉,放点水用盐巴和辣椒煮一下,吃的感觉还是不错。
有时候我们也会放松一下,把车停在路边,对着青海湖举目遥望,但见远处苍翠的雪山威风凛然,卧云含黛;近前的湖面波光粼粼,晶莹如玉。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总觉得那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
真的很难想象这里还有这么一方安谧的净土,就像一只玉盏被四周群山的巨手高高擎起,水天一色,纤尘不染,流泛着蔚蓝与碧绿,如同天空一样的畅朗,透着一种别样情韵。尤其倒映着的云山雾壑,流露出淡泊平和的气韵,在鲜红的太阳与金黄旷野的暖色调中,躺着的神奇光波让人激动不已,弥漫于心。
传说 1000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松赞干布。行走在日月山时,想起家乡的亲人,逐拿出自己随身带的日月宝镜,照出家乡熟悉的繁荣景象,有点依依不舍。但想到自己的使命,她便毅然决然的将日月宝镜扔出手去,没想到那宝镜落地时闪出一道金光,变成了青海湖。
还有的说,是当年东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引来一百零八条湖水,汇成这浩瀚的西海,因此他成了西海龙王。还有说是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被二郎神追赶到这里,二郎神非常口渴,就发现了这个神湖。
传说只是传说,其实真正的成因却为山地断陷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成湖初期距今大约有20~200万年。
据专家们考证说原来这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
至13万年前,由于新地壳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也许耸立的日月山可以作证,亿万斯年漫长的地质演化,让方远附近一条条源自雪山的清清溪流蹦蹦跳跳地一路走来,随着陆地地壳的隆起和群山水流的落差,营造出这中国的高原湖,将那史书、战争和爱情以及风化了的故事,都蕴含在海子博大精深的湖心里,成为一方心灵的净土。
以至四十多年过去,当我作为旅游者再次站到青海湖边观看这湖水的时候,给我最多的还是一种感动和无尽的亲切。
而今,我就站在湖的一隅,望着这碧澄的湖水,初升的太阳神采奕奕地用大量的橘红色涂抹在这古老原始而新鲜的旷野上,和这淡青色的湖水形成强烈的反差,互为补充,相映生辉,托起天地之间的圣洁与苍茫,起伏万千诱惑。
那朦胧的湖心岛,那耀眼的鱼雷发射地,那湖畔五彩的经幡,那天空雨后的彩虹,仿佛都带着高原的天籁琴弦奕晌人们的心底,风展祥云,放牧心灵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
环顾四周,辽阔的天空纯净明亮,起伏的草原明媚壮丽, 形色隐秘的云海,若隐若现;匍匐的小草也那样地淳朴自然,空气也格外地清新流畅。
我知道,这是大自然赋予给人类的一片静土,是人类心灵的荒漠上播种的净土啊!
青海湖,一份挣脱俗事羁绊的从容,一种远离尘世的纯净。你将山的风骨水的柔姿凝聚出高原独有的灵秀和清纯,独擅着历史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更给我们以高原的自豪和坚定。
面对大自然造化出你这样的湖水滋润之美,以至我离开此地走出去很远,仍旧止不住地回头,默默地向您行注目礼!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