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西行青海(连载六)

作者: 时间:2023-09-08 11:40:38 浏览量:
在那遥远的的地方

按照战友安排,第二天主要游览金银滩草原和青海湖。正好银川战友孙宁等一行4人也赶到了,正军亲自陪同,我们驾车从西宁向着金银滩、青海湖出发,沿途支援玉树地震的标语仍然可见,似乎提醒我们,玉树地震过去并不久远。

今天第一站就是美丽神秘的金银滩。

西行青海(连载六)

海晏原子城纪念馆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藏族自治洲海晏县境内,它的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是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三角城是西海郡遗址,建于西汉王莽秉政时期),在这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贯穿,这就是青海有名的金滩、银滩大草原。

金银滩的出名,其实与两件事紧密相连。

一是与西部歌王王洛宾有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王洛宾在这里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从金银滩、青海湖出发,唱遍了青海,唱遍了全中国,风靡海内外。1939年7月,导演郑君里带领电影队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拍摄纪录电影《民族万岁》,王洛宾随剧组一道,顺便采风。摄制组选了一位时年17岁的当地姑娘萨耶卓玛出演电影女演员,王洛宾主动出演一个帮卓玛赶羊的帮工,二人在一次独处时,卓玛因为察觉到王洛宾灼热的眼神,用牧羊鞭轻轻地打了他一鞭子,令王洛宾彻底爱上了卓玛,因而产生了创作灵感,写下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金银滩也许不是青海最好的草原,但却是青海最有名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此地名扬天下,王洛宾与萨耶卓玛这位好姑娘,鞭子下的爱情故事,也让空旷辽远的金银滩草原变得更加美丽温柔,尽管后来王洛宾并没有找到卓玛,但爱情曾经美好的模样,却被一遍遍地传唱了下来。

美丽的金银滩!

西行青海(连载六)

海晏原子城纪念碑

二是因为它的神秘。因为这里是新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孕育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原子城、原子城纪念碑、纪念馆、爆轰试验场均在此地,高寒边远的金银滩会被永远地载入共和国史册,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英雄的金银滩!

我们今天就是特意来寻访美丽神秘的金银滩。路还算不错,车行约2个小时,一座草原城市突然出现在眼前,车还没进城,远远便望见一座巨大的石碑,高约30米,顶端有一个银白色的大球体,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分外引人注目,到近前才知是原子城纪念碑,顶端大球体便是按1:1的比例仿造的原子弹模型。纪念碑上是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十二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西海镇,我们今天第一个目的地到了。

西行青海(连载六)

海晏县西海镇

原本的核武器基地由两片地域构,眼前的西海镇是厂区,也是基地的科研、生产中心,又称“原子城”,由此向东南方约9公里,还有一片基地生活区,就是今日的海晏县城。西海镇又名原子城,1958年,我国在位于湟水源头、海晏盆地的金银滩草原建设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自此金银滩这个地名就在地图上消失了,一批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这里,当时对外称国营221厂、青海矿区等,经过艰苦努力,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战略核武器。1987年,这座封闭了三十多年的军事禁区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中央作出了撤销基地的决。1993年基地退役后移交地方政府,青海省将这里命名为西海镇,海北藏族自治州首府由门源县浩门镇搬迁至此。

参观原子城纪念馆

没有停留,正军直接把我们带到原子城纪念馆。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走进纪念馆。

西行青海(连载六)

原子城纪念馆广场

纪念馆正前方是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广场,广场左侧耸立着一座铁制的和平纪念碑,纪念馆前的“青海原子城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张爱萍将军题写。

纪念馆前的广场右侧,有一座醒目的标志——主题雕塑《聚》,它竖立于入口东侧,雕塑材料选用耐候性绣蚀钢,源自模拟核武器研制基地独有的半掩体建筑的外保护材料。

原子城纪念馆为乳白色半掩体结构,整个建筑庄严肃穆,置身其中,使人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峥嵘岁月。纪念馆入口的门楣上,镶嵌着三块巨大的青黑色石雕,据讲解员介绍,三块石雕突出表现了中国人民“谋求和谐,向往和平”这一永恒主题。

看过纪念馆介绍了解到,2006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8200多万元,由纪念馆、纪念园、爆轰实验场、地下指挥中心、纪念碑等组成,占地12.1公顷。原子城纪念馆位于王洛宾音乐艺术馆东边,极具地域性和年代感的场馆设计,带领人们穿越海拔和时间限制,近距离感受那段不懈追求和平的峥嵘岁月。

纪念馆共分两层,二楼是一个临时展馆,能随时举办各种展。一楼的5个展厅分别是历史决择、激情岁月、勇攀高峰、东方巨响和共和国记忆,集中展示了221厂走过的风雨历程以及两弹元勋和221厂的科技人员、工人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范。

西行青海(连载六)

原子城纪念馆前的主题雕塑《聚》

进入纪念馆,门口一个醒目的告示牌让人兴奋和自毫:外国人不准进入!虽然己经开放,虽然时光过去60年,但仍然限制参观人拍照,因不是节假日,参观的人不是很多,在讲解员引导下,我们逐一参观了当年设计、研制、生产两弹的各类工具、模拟场地和原子弹、氢弹弹体模具等,大量的黑白照片、装在木匣子里的电流表、黑色塑料外壳的直流电桥、陈列的各种笨重仪器,让人既“失望”又震撼!就是用这些简陋的设备,两弹元勋们靠着智慧和精巧设计,让中国人民的腰杆子直了起来!

我们在纪念馆镇馆之称的东风导弹模型前停下了脚步,与传说中打遍全球的“东风快递”如此亲近,让我们倍感激动。我们在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前驻足凝视,被“两弹精神”所震撼,被英雄们的故事所感动。

随着讲解员引导讲解,我们依次参观了五大展厅,这五大展厅围绕着圆形大厅依次排开,从不同侧面通过实物和图片记录了221厂的沧桑历程。在出入证展物前,讲解员介绍,因为保密工作需要,221厂仅出入证就有六十多种,纪念馆目前征集到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西行青海(连载六)

纪念馆中第一颗原子弹模型

参观中,部分图片和实物展品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写游记时,翻看当时拍的照片,至今还记得真切。其中,朱光亚的信、球面机床、高速转镜摄像机、巨型天平以及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人民日报》分别增印的《号外》和《喜报》两份旧报纸。据导游介绍,这两伤报纸,是纪念馆布展时,工作人员从北京潘家园古旧市场用七千元钱买来的,现在这两份报纸也成了原子城纪念馆最珍贵的展品之一。

参观纪念园

从记念馆出来,我们随着讲解员,参观纪念馆后面的纪念园。纪念园的主题建筑是一条用石子铺成的小路,这条小路有一个寓意深刻的神秘名字:596之路。

讲解员讲解,1959年6月,前苏联中断了和我国在原子弹项目上的合作,致使221厂的原子弹试验工作曾一度陷入停顿,但这也激发了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己完成核试验的决心。

沿着长约1300米、碎石铺就的“596”之路漫步,看着小路两侧王淦昌、邓稼先、周光召等老一代科学家的雕塑,感悟一个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以此激励后人,教育后人。

(未完待续)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