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猪年春日游首博之“山宗水源”(下)

作者:JBQ 时间:2019-05-15 00:00:00 浏览量: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青海
唐蕃古道
青海省博物馆
热水墓群
发表于 2019-04-13 01:32

【接前】“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的第四部分是“吐蕃东进”

公元6世纪,西藏山南地区建立起吐蕃政权。新兴的吐蕃政权向青海方向扩张,最终攻灭了吐谷浑。唐、蕃双方随即在青海地区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军事与政治角逐。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趁唐军东调平叛之机,占领青海大部。9世纪中叶以后,吐蕃内乱不断,沙州汉人张议潮一度趁机控制了青海东部。唐末,吐蕃全境爆发大规模平民奴隶暴动,青海吐蕃势力也分崩离析,不复统一。唐蕃时期兴起一条连接中原与西藏、尼泊尔、印度的道路,即唐蕃古道。青海成为这条中原与南亚间商贸之道、民族友好之道的必经之路。

第四部分“吐蕃东进”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唐蕃和战”

第四部分“吐蕃东进”的第二单元是“唐蕃古道”

(当年文成公主就是沿着这条实线标出的道路前往吐蕃,嫁给了松赞干布)

第四部分“吐蕃东进”的第三单元是“都兰墓群”,在青海省都兰县发现了300余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众多的黄金展品让这个展厅显得金碧辉煌。

(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都兰吐蕃一号墓出土的文物,其中有很多西方的文物,反映出那个时代国际间的交流还是很频繁的,详细文物见下面的照片)

(上方的又是一件国宝级文物——鎏金西方神祗人物连珠饰银腰带(丝路),唐代,通长95厘米,宽3.3厘米,厚0.4厘米,牌饰直径6.5厘米,青海省博物馆藏)

(下面我们再仔细看看它的细节)


 

( 腰带用银丝编织而成,呈长条形,上饰有七块圆形包银牌饰,牌饰上铸压出西方神祗人物图案。连珠纹是由大小相同的圆圈或者圆珠连续排列而成的一种装饰图案,盛行于萨珊时期的波斯)


 

(盛唐时期,传统的连珠纹样形式特点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放被打上了新的文明领地的审美烙印,连珠装饰成为唐代非常盛行的装饰艺术元素)


 

(金牌腰带以7个圆形连珠纹牌饰和两个方形连珠纹牌饰组成主题装饰风格,正是这一时期传统图案吸收外来文化艺术营养的结果)

(这个展柜中展出的也是都兰吐蕃古墓中出土的文物)


(人身鱼尾金饰片,这一套文物由前中后3件组成,唐,高4.2厘米,厚0.03厘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饰片轻薄,花纹錾刻而成。整体呈长条形,前宽后窄,周缘有钉孔。前端为人物形象,束发额带,后飘绶带,翻领袍服,右持来通,左抓羽尾,身带双翼,下为鸟足,身后为回旋鱼身鱼尾,有鱼鳞纹饰)


 

(镂空处原镶嵌有宝石,已脱落。器物可能属于剑鞘的装饰。人身鱼尾形象罕见,带有神话宗教内涵,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骑射形金饰片,唐,长13.5厘米,高9.8厘米,厚0.04厘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此件饰片整体轻薄,周缘有钉孔。武士形象威武,策马飞奔,满弓拉弦,头戴山形冠饰,两根辫子垂于脑后,八字须,大耳坠,窄袖对襟翻领连珠纹图案服饰,革带上佩戴箭箙佩剑,脚着皮靴,马鞍、马镫、马具刻画清晰。都兰郭里木出土的棺板画里即绘有骑射形象。《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其宴大宾客,必驱牦牛,使客自射,乃敢馈”)

(奔鹿纹金饰片,唐,长13厘米,高9.2厘米,厚0.04厘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墓群出土。饰片轻薄,花纹錾刻而成,周缘有钉孔。鹿的形象雄壮,肌肉突出,策蹄飞奔,枝角硕大,毛发用短线连续錾刻,腹部鱼子为地。器物可能与狩猎人物饰片配合成组,但已失去组合关系。动物细节表现丰富,反映出古人超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这条镶着绿松石的腰带很精美,可以从下面三张照片中仔细欣赏一下)

(这件黄金制成的鞍桥上面有很精细的刻画,可以从下面三张照片中欣赏一下细节)

(可以在锈迹斑斑的银盘上清晰地看到贴上去的金箔)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的第五部分是“海纳百川”

公元842年,随着吐蕃赞普达玛被弑,青海河湟地区陷入分散的部落割据状态。公元1032年,唃厮啰定都青唐城(今西宁市),建立了以吐蕃为主体的地方政权。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军进占河湟地区,改鄯州为西宁州,是“西宁”见于历史之始。北宋灭亡后,金和西夏占据青海东部和黄河以南地区约一个世纪。公元1227年,青海东部地区纳入蒙古汗国版图。公元1370年,明军控制了青海东部地区,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清初,河湟地区由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控制。雍正初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清政府才正式实现了对青海河湟地区的统治。

自元朝之后,青海河湟地区呈现出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发展的格局。这一时期,茶马贸易兴起,青海的茶马古道成为连通中原与藏区茶马贸易的重要通道。

第五部分“海纳百川”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青唐政权”,主要介绍宋元时期青海文化的发展。

(人面纹瓦当,宋,直径14.5厘米,厚1.3~1.8厘米,海东市循化县黑城子遗址出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泥质灰陶,手制,脸颊肥硕,圆颌,微露齿,隆鼻,长眼突睛,斜长眉,额头射线状纹饰。虽制作粗糙,但十分生动)

第五部分“海纳百川”的第二单元是“宗教文化”。

(铜鎏金观音像,明永乐年间,通高146.5厘米,底长63.5厘米,底宽44厘米,青海省博物馆藏。菩萨头戴佛冠,全身饰以璎珞飘带,手持莲枝,袒胸束腰,下部著裙,跣足立于莲花座上。细腰收腹,脐窝深陷,富有弹性,整体姿态呈“S”形,手脚的刻画灵活纤细,有一种女性的柔媚之美。莲座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铭文,整体风格雍容华贵,富丽堂皇,为明代永宣宫廷铸像的典范之作)



 

(这个展柜中展出了藏传佛教的铜佛像)

(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藏传佛教宗教仪式上用的法器)

(彩绘唐卡释迦牟尼天降图,明代,通长117厘米,通宽68厘米,画芯长65厘米,宽50厘米,青海省博物馆藏。佛传故事是藏传佛教唐卡和壁画中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这组佛传故事唐卡共六幅,分别以绘画的形式表现了释迦牟尼一生重要的故事。这幅唐卡描绘的是释迦牟尼天降的情节,绘画艺人在构图上采用灵活的手法,穿越了程式化的仪轨,在一个平面把发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故事情节加以串连,表现出绘画者的丰富想象力。画中汉式重檐歇山式建筑与藏式宝顶有机结合,反映出汉藏文化的相互交流)

(白铜八宝曼扎,清代,直径18厘米,青海省博物馆藏。曼扎为藏密的供器之一,曼扎为“坛城”的意思。曼扎盘即以世间一切珍贵,包括日月四大洲,结成坛城,用以供养诸佛。曼扎盘将各种供品形象化,铸成器物,置于盘上。一般多为中空的环状,以银、铜等薄皮缳刻而成,非常精细,上面镶嵌珠宝,也有用金属丝串珍珠连缀而成,并编织成各色图案,依层往上收敛,形成塔形。修法时,一面诵念,一面往曼扎盘撒上碎石珍宝,撒满底层后再放一层,依次将最后一层放上,象征着祈愿吉祥幸福,将法界供养给诸佛菩萨本尊。此件为银质,正面錾刻精美花纹,中间为坛城,四周环绕藏八宝,边缘为海水和山峦纹样,工艺精湛)

(中间的字帛是《青史刻印本》,解释见下张照片)

(展厅墙壁上还复原了几张青海佛寺中的壁画)


 

第五部分“海纳百川”的第三单元是“多元一统”。

(藏传佛教在青海有多个教派,最终形成多元一统)

(这个展柜中展出了明清时代青海官员的印绶)

(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清朝期间达赖、班禅颁给下级寺院活佛的文告)

(乾隆皇帝颁布寻找活佛的转世灵童的布告,用满藏两种文字写成)

第五部分“海纳百川”的第四单元是“茶马古道”。

(金牌信符,明代,通高23.6厘米,宽8.1厘米,厚0.7厘米,传世品,青海省贵德县博物馆藏。紫铜描金,长方形,顶部半圆形,正面铸楷书“信符”二字,背铸篆书 “皇帝圣旨”4字,下部为“合当差发,不信者斩”8字。骑缝处有“十五号”字样。这种编号“拾伍”的金牌信符,就是当年下发给必里卫21面金牌中的一面。此信符为明代以茶易马的专用凭证。洪武初年,开茶马互市后,私茶严重,朱元璋下令严其制,酷其刑。据《明会典》记载,明王朝共制作金牌信符共41面,下发沙洮州、河州、西宁州各部族,其中河州必里卫西蕃29族21面。每三年遣官一次合符,以茶易马。此制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因茶禁松弛,曾一度停止;宣德十年(1435年)又恢复,明英宗正统末(1449年)始“罢金牌”。“以茶驭番”策略的运用,以推行“金牌差马”制最为典型。金牌差马又称差发马,是皇帝对臣民的“差发”,为西北、西南藏区僧俗首领族所持有、按期为明廷交纳马匹的凭证)


 

第六部分是观看影片: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结语:山水万重的青海,地貌南北三分,文化农牧兼蓄。扼守冲要的青海,民族聚居融合,交通连接中外。

昔日的山、水、路,是演绎青海厚重历史的舞台,但探讨青海的历史文化则要进一步拉开历史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更广阔的视域下沉思,或许你会发现:

青海历史最重要的篇章其实是青海以外区域的各种力量在交锋时,青海承担了怎样角色和发挥了哪些功用,亦即青海的历史“不在”青海。盖因她始终是纽带和节点,统治者的目光总爱越过青海的河谷峻岭,其思绪或盘桓在条条古道的尽头,或追随滔滔东去的河湟之水。

时移势易,如今新中国的青海有了自己新的定位,在民族团结、物阜民丰的新时代里,且看大美青海——因祖国强大而大,为生活甜美而美!

用了四个小时看完了这个展览,下午一点走出了展厅,坐电梯前往三层的另一个展厅,继续观看《望郡吉安》!【未完待续】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