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首都博物馆 青海 唐蕃古道 小柴旦湖 青海省博物馆 喇家遗址
国家博物馆 发表于 2019-04-12 23:32
【序言】作为家在帝都的文博发烧友,自然时不时地要逛逛身边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当然是关注的重点。平时经常通过首博的微信公证号了解最近举办的展览,有与历史文化相关的展览必然会抽时间去参观。三月初首博陆续有两个临时展览开展,都是用大量的文物来展示文明文化的发展,一个是“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一个是“望郡吉安”,看了一下这两个展览的宣传材料,确实不错,所以就想着找时间去看看,最终选择了一个周末去认真参观了一整天,用照片详细地记载了主要的展品。从个人感觉来说,比较认可这两个展览,所以我用游记的方式和海量的照片详详细细地向驴友们展示一下,重点文物我会根据首都博物馆的说明材料进行详细说明。一方面可以满足那些没时间前往参观的驴友,一定会让他们有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引起驴友的兴趣,促使他们前往参观。好吧,我们就一起看一下这两个展览。
(三月的北京,天蓝水碧,三里河碧波荡漾)
(走进首都博物馆,远远地望见大幅的展览宣传画)
(每到春节,首都博物馆都要挂出春联,今年的春联是“家和年丰沐五载春风守正创新追冠首,江山如画庆七十华诞鉴史明志积广博”)
【正文】这两个展览的内容较多,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在计划时就考虑用一整天的时间。出门前就做好了准备,特意选择了一个大的保温杯泡好了茶,带了巧克力、饼干作为午餐。乘坐公交9:00来到首都博物馆,开门后就进入参观。
(此时首都博物馆有五个临时展览)
(我主要是看前两个——青海、吉安)
(首先参观的是“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
“青海长云漫东土,河湟形胜厌西陲!”秦汉时期,青铜时代的青海主人——羌人,卷入了中原王朝与匈奴的角逐,中原王朝的势力随之进入河湟。魏晋以降,中原板荡,逐鹿之燹延及青海,来自辽东的鲜卑族吐谷浑部终在群羌故地建国。地跨数千里、立国三百余年的吐谷浑,在隋、唐与吐蕃接踵发力下灭国,青海又成了唐蕃交锋之前沿。“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控制青海百余年。十一世纪初,吐蕃之余绪建立了青唐政权,后亡于北宋。此后的金、西夏政权及元明清时期的大一统王朝,日益加强在青海地区的经营与统治。
上述几千年的政治、军事冲突与交锋,一方面,反映了青海因山川形胜之利而扼守冲要,虽一地之烽烟,而每每与天下格局的变动互为因果。另一方面,此间多民族在青海的迁徙、融合与汇聚不绝如缕,连接周边、通往域外的交通干道亦次第开辟,成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循着山、水、路,即可追溯大美青海,源来这样……
(这张展板上用不同颜色的小灯,向我们演示着几千年前通过青海通往西域、吐蕃的各条主要道路,通过这些道路,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
整个展览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源远流长”
(这是一张青海省地图,在上面标示出了已经发现的各个石器时代的遗址)
第一部分的第一单元是“石器时代”,按照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的顺序,用大量的文物介绍青海大地上人类文明的发展。
(从这张图上,我们了解到了小柴旦湖遗址和拉乙亥遗址)
(拍一下细节,看到更清楚一些)
(这是从小柴旦遗址发现的石制工具,该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
(这是拉乙亥遗址出土的石制工具,这个遗址属于中石器时代)
这个展柜展出了距今四千至六千年前“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再细分有分为三个大的类型,我们可以通过后面几张照片了解一下这些陶器的细节。首先看看距今4800--5300年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陶器。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高34.1厘米,口径24.5厘米,底径15.2厘米,腹径31.2厘米,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泥质红陶,侈口,鼓肩,直腹向下内收,双耳,平底。黑彩。口内绘四组弧线纹,器表自上而下绘弦纹、变形鱼纹、鱼钩纹等。器物造型规整大方,纹饰简洁明快,鱼纹抽象生动,为同时期彩陶中的精品)
(展厅中心有几个单独的展柜,展出了一些精品文化)
(这是单独的一个中心展柜中展出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精品文物——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高12.5厘米,口径24.2厘米,腹径24厘米,底径9.9厘米,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仔细看看这个舞蹈纹彩陶盆,敛口,卷沿,小平底,黑彩纹饰,口沿处有成组的对顶三角纹和成组的斜线纹,外壁绘有三道平行弦纹,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群舞的人体图形,一组11人,一组13人,共24人,人物的头部戴有宽大的头饰,腰部以圆球形为装束,人物之间以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人物的脚下饰有四条平行弦纹,整个的画面饱满而充实,动感中体现出远古文化的神韵)
(这是另一个单独中心展柜中展出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精品文物——双人抬物纹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类型,高11.3厘米,口径24.5厘米,腹围24.5厘米,底径9.8厘米,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仔细看看盆中,泥质红陶,唇外侈,略鼓腹,内外饰黑彩,外部主要为平行条纹。内彩主题为四组两人相向而立,背部弯曲、双臂前伸共抬一圆形重物,四组纹饰之间以横竖条纹填充,人物和横线之间用竖线隔开,下面是平行纹,口沿饰三角纹和斜线条纹,盆外彩绘有平行带纹和单钩纹的图案)
再看看距今4300--4600年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陶器
(五千年前的羗人就可以熟练地烧制出黑红绿三色的釉彩陶)
(新时期时代的木工工具和装饰项链,看来爱美之心古来久之)
在这个展柜的第三部分中看看距今4000--4300年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陶器,这个时期不仅图形更加复杂,釉彩更加丰富,胎壁也更薄,器型也有了更复杂的变化。
(十字纹双联罐,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高7.7厘米,口径(大)10.2厘米、(小)9.6厘米,通长22.6厘米,腹径(大)11.2厘米、(小)10.2厘米,底径4.5厘米,海东市民和县大塬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两罐相邻口沿处置一扁平提梁,罐腹用一圆柱体相连。内腹饰黑红两彩十字纹和圆点纹,外表饰红彩带纹和黑彩连弧纹。器型别致,纹饰简练,是马厂类型中的珍品)
(陶罐的底部出现了席印纹)
(这是单独中心展柜中展出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精品文物——人头像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通高23.1厘米, 口径4.7厘米, 腹径19厘米,底径8.3厘米,海东市乐都区柳湾遗址出土,中国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藏)
(人头像彩陶壶,泥质红陶。器口向上隆起呈半圆形,塑有人面造型,面部略呈方形,目、耳、口镂空,头发、睫毛、胡须皆用黑彩描绘,目半闭,翘鼻,口半张,鼓腹,腹有对称的环形耳,小平底。绘黑彩螺旋纹)
(同一个单独中心展柜中还展出了另一件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精品文物——鸭形彩陶壶)
(鸭形彩陶壶,新石器时代,马厂类型,高18厘米,口径5.2厘米,通长17.1厘米,海东市民和县加仁庄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泥质红陶,器身似鸭子形状,壶形口意为头部昂起的鸭头,对称的双耳为鸭形翅膀。壶口部绘有弦纹,壶身用黑红两彩绘蛙纹。鸭形壶造型新颖别致,器身纹饰动感十足)
在这个展柜中继续展出的还是4000--43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陶器,还有该时期的一些饰物和工具。下面看看具体的文物,先看看各件陶器。
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比较精致的饰物了,有绿松石和贝壳制作的项链,还有刻出齿痕的骨片,这应该是最古老的“锯子”,还有陶制的纺轮。
这个展柜里展出的是宗日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些陶器属于“夹砂陶”,距今4000年。
(夹砂陶制作难度较大,整个陶器器型显得比较粗糙)
(展厅中间设置了一个大架子,摆放了很多陶壶)
第一部分的第二单元是“青铜时代”,具体可以分为齐家文化、卡约文化、辛店文化和诺木洪文化。
青铜时代的第一个展柜中展出的是齐家文化时期的出土文物。齐家文化时期距今3800--4200年,这一时期制陶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陶器质地细腻,打磨光滑,器型复杂,多用红色绘制三角纹、折线纹。看看具体的文物。
(喇家遗址出土了比较多的属于齐家文化时期的文物)
(这个展柜里展示的都是喇家遗址出土的陶器,还有一件玉器)
这个展柜中展出的是距今2600--3600年前的“卡约文化”时期的文物,其陶器特点是出现了鹿和大角羊的图案造型。在这一时期,青铜器开始出现了。
(看看大角羊纹饰的彩陶罐,卡约文化类型,高13.2厘米,口径14.1厘米,腹径17.8厘米,底径6.5厘米,海东市循化县阿哈特拉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泥质红陶,侈口,束颈,双耳,垂腹,器底较小,内凹成圈足。器表下腹部以上涂有一层红褐色陶衣,陶衣上绘黑彩。口沿内侧绘有一圈折线纹,颈部绘有一圈平行双线纹,内填连续“人”字纹,上腹部绘有两组立姿大角羊纹,一组三只,形态逼真,形象生动。两组大角羊纹间以“田”字纹隔开。器表下腹部绘有一圈平行双线纹,内填折线纹。该件彩陶罐的双耳从口沿处延伸至颈部,双耳外侧绘有田字变形纹)
(鹿纹骨管)
(开始有青铜器文物了)
这个展柜中右边介绍的是辛店文化,左边介绍的是诺木洪文化。
先看辛店文化,唐汪类型的文物
(彩陶靴,辛店文化类型,高11.4厘米,口径6.8厘米,底长14.3厘米,靴面厚5厘米,海东市乐都区柳湾遗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夹砂红陶,口微侈,靴内空,靴筒为圆形,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通体施紫红色陶衣并以黑彩绘制几何形图案彩绘纹饰以双线条纹。靴筒绘有对称双线回纹,靴帮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该彩陶靴在我国属首次发现)
再看诺木洪文化的文物
(开始出现了毛纺制品)
“衣食足而知礼节”,生产发展了,人们开始追求礼节。这个展柜中展出了最早的作为礼器的玉器和青铜器,它们最早出现在齐家文化时期。让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些文物。
(铜鸠首犬吠牛杖首,卡约文化类型,高11.3厘米,宽10厘米,銎直径2.5厘米,西宁市湟源县大华中庄出土,湟源县博物馆藏。 圆銎,鸠首圆眼长喙微张,颈作管銎,鸠鸟头部有一母子牛。母牛犄角呈O形,背脊凸起,翘尾。腹下有一小牛吮乳状,鸠喙尖部站立一犬,与母牛相望,作犬吠状)
(三千年前的金饰制品)
(四孔玉刀和七孔铜钺)
第二部分是“汉风羌道”,秦汉时期,匈奴崛起于北方草原,在冒顿单于时期“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青海羌人和西域羌人成为匈奴进攻汉王朝的辅助力量。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开始“北却匈奴,西逐诸羌”。汉昭帝时,西汉设置金城郡,自此青海东部正式纳入中央管理的郡县体制。东汉时期则从金城郡中析置西平郡(今西宁市),进一步巩固了汉王朝的西部边疆。正是在此历史阶段,青海羌中道成为连通东西的交通要道,与靠北的道路共同组成了沙漠丝绸之路。第二部分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交流伊始”,用文物来介绍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欧亚文明、南亚文明的交流。
第二部分第二单元“河湟初开”
(图中展示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线路,并展出了青海发现的大汉王朝在西域设衙管理的文物)
第二部分第三单元是“西海安定”,介绍汉朝平定西域。
(狼噬牛金牌饰,汉代,长15厘米,宽9.5厘米,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画面透雕出山峦、森林、狼、牛等自然形态:森林中一只狼正咬噬住一头牛的后腿,而牛作痛苦挣扎状,画面线条流动,动感极强,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紧张氛围。金牌背部略平展,有两个矩形横扣,应为系挂之用。金牌饰是我国北方多以动物为题材的典型饰物,是显示身份等级的匈奴文化标志性佩物,国宝级文物,很精美的金饰件)
(铜羽人连枝灯,虽已残损,但从残件上也能看出其精美的造型)
(旁边用图片详细介绍了连枝灯的这些残件)
(银壶,东汉,高16.2厘米,口径7厘米,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国家博物馆藏。口、腹、底部饰三组错金纹,腹部饰六朵不同形状的花朵。此为希腊化帕提亚装饰风格的银壶,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装饰风格沿东西方的商贸路线向东传播而来,其器形应是为了适合其间某个民族或使用者的习惯而作了相应的改制,器物的主人可能是匈奴别部卢水胡)
(这个银壶有希腊文明的风格,请注意收藏者是国家博物馆哦,这是件国宝级文物)
第三部分是“吐谷浑国”,吐谷浑(第二个字念“玉”),原为人名,为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之庶长子。因与兄弟失和,吐谷浑遂率部西迁至青海东部等地,侵逼氐羌,成为强部。吐谷浑孙叶延继位后,以祖父吐谷浑为其族名、国号。中国历史此时处于政权分裂割据状态,先后统治过青海或在青海展开角逐的政权有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北凉等。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后,吐谷浑政权渐趋衰落。唐初,吐谷浑多次袭扰唐西北边地,唐太宗派名将李靖等臣服吐谷浑。吐蕃政权崛起后,逐渐向甘青地区扩张,于公元663年,吐蕃灭吐谷浑。吐谷浑末代王诺曷钵率领残部逃奔至凉州。“吐谷浑道”(“河南道”)因河西道堵塞而兴盛,成为沟通中亚、西亚与中原地区的必经之路。自公元4世纪以后至7世纪下半叶,吐谷浑人成为青海历史的主角。
第三部分也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羌中道”
(这件铜马面方额突,鼻直口阔,耳尖小竖直,符合史书中大宛汗血宝马的特征)
(两千年前西域的主要交通干道)
第三部分“吐谷浑国”的第二单元“鲜卑分蘖”
第三部分“吐谷浑国”的第三单元“河谷割据”
(国宝级文物——金扣蚌壳羽觞,十六国时期,长13.7厘米,宽10.4厘米,高3.5厘米,西宁市南滩砖瓦厂十六国时期墓葬出土,青海省博物馆藏)
(羽觞也就是耳杯,椭圆形器具,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耳,如鸟的双翼,故名“羽觞”,南朝梁元帝萧绎在《采莲赋》中吟道:“鹢首徐回,兼传羽杯”。盛行于战国到魏晋时期,为日常生活用具,多以木胎作器,也有铜质耳杯,蚌壳镶金口的耳杯极为罕见)
第三部分“吐谷浑国”的第四单元“吐谷浑道”
(吐谷浑人为了促进商贸交流修出的“吐谷浑道”)
“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展览的第四部分是“吐蕃东进”【未完待续】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