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攻略游记 >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作者:千山暮云SYW 时间:2020-01-19 15:33:14 浏览量:

2019年7月底,我们一车5人,用时6天,行程2000余公里,行踪遍及甘南州一市七县,更涉足青海果洛、四川阿坝之地。在此我以连续多篇的方式记述这次旅途中的见闻。

又见洮河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甘南的玛曲、碌曲、舟曲三县均以县境内主要河流命名,且均是藏语音译,想来当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此三县成立时高层所为,不知出自何人之意。玛曲意为黄河、舟曲意为白龙江,而碌曲则意为洮河。

31日清晨,告别那座藏家宾馆、告别昨夜的残梦,在绿草萋萋、白雾迷离的意境中,我们从桑科镇沿机场路向西南方、穿过桑科草原的腹地,直奔碌曲而去。从阿木去乎镇开始,一直到经过尕海湖后的西倾山,我们都行驶在“碌曲”即洮河流域。虽则洮河主流却只是在碌曲县城附近不经意间跨过,但这其间所见之河流湖泊均流入洮河,所以我将这这篇题作“又见洮河”。

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地形起伏缓和,宽广无垠,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是甘南州的主要畜产品基地。 每到夏季,草场碧绿如毯,各色花卉争奇斗艳,绚丽多彩,天高气爽,是理想的旅游场所。

走出桑科草原就到阿木去乎镇。阿木去乎已是洮河流域,但仍属夏河县,是夏河县南片六乡镇的经济中心。前次进甘南查资料时看到这么奇特的名字一下就记住了,后来在甘南史料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据有关史料记载:(勒秀)八部的先祖早年从卫地迁徙至今四川阿坝州境内的一处叫“热多”的地方遂发展成一个部落。没过多久,该部一支约千人左右的部族沿洮河而下,到达今勒秀地界,称此地为“东地库”(即千人聚居处)。根据此地小丘酷似耳廓,又取名“阿木去乎”。自此,“阿木去乎”既回成部落名称,又演变为地名。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黑力宁巴

出阿木去乎镇子驶上213国道前行不远,遇见一个名叫“黑力宁巴”的观景点。黑力宁巴是阿木去乎镇的一个行政村,景点离村子不远,是一处非常漂亮的油菜花景观。景点在洮河支流科才河边的一处山坡上,坡地中金黄一片的油菜花,地边上一条栈道直通一座亭子,亭子后面高高的莲花台上一个巨大的白象雕塑。站在栈道上环顾,湛蓝的天空、金黄的菜花、洁白的神象,远处青翠的群山、眼前开阔的河谷…景区虽不大,但色彩对比强烈却又极为和谐,真是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云南自称为“七彩云南”,甘南定位则是“九色甘南”,当然所谓“九色”者,并不单单要表示甘南的五彩缤纷、多姿多彩,我想可能还与“九色鹿”的佛教传说有一定的关系吧。但不管怎样,黑力宁巴这样一个景区是完全能够体现甘南之“九色”之名的。

走213国道与碌曲县城擦身而过,望见却没有入城。前次曾在城中吃过中饭,县城不大,只一条主街。但考虑到碌曲县人口的话,你会觉得这样的县城也就很不错了---碌曲县只有三万多人。碌曲人口绝大多数的藏族,而能歌善舞的藏民最喜欢跳的舞就是“锅庄”,所以碌曲给自己贴上“中国锅庄舞之乡”的标贴。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天上的白云

碌曲县大部分地区是高原草甸,从县城到尕海湖算是甘南的腹地,一路看不尽的草原风光。看腻了,就举头凝望天空的白云。在高原上,白云是永远看不厌的风景。这不,两小时不到的路程中我就拍到好几幅既有意思的云朵,而拍下来的远不及所见之十一。

 

视频加载中...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天上白云是不是像那位德国“姓马”的大胡子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雪峰”下的草原

从地图上看,在尕海湖东北方不远处有一片隆起,山峰名是“赞果”、“夏卜加琼钦”等。我不知道这些山峰的藏族名称是什么意思,地图上看它们应该是迭山山脉最西端的隆起,地图标高最高达4222米,自然在雪线以上,所以也如迭山的其他高峰一样,山顶上是裸露的灰白色岩石,远望如白雪覆盖。就在离开国道213与省道204的分道口,往尕海湖方向前行不远,就见到一处可以远望“雪峰”的草地。

近处有一塘深情款款的碧波,滋润着这片绿洲;原处嶙峋的“雪峰”,威严的护卫着这片土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开满了野花,一簇簇一丛丛,紫的黄的白的,开放出一个喧嚣的夏季。这一片静穆的天地间,寂寂无人,此时已过正午,若在这只属于我们的风景中,逍逍遥遥的野餐一顿,虽只是简单的方便食品,那享受只怕不啻一餐饕餮盛宴。可惜,可惜,草地有铁网隔开,无径可入。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郭莽湿地

继续前行,大约二十分钟来到又一处观景台———郭莽湿地。此地非常开阔,一望无垠的草原中间,一条栈桥蜿蜒前伸,栈桥尽头隐约可见一个巨大的白色雕像。东边天际,湛蓝的晴空中有几朵白云从远处涌起,大有天高云淡之意;回首西天,却是乌云滚滚、压顶而来,一派黑云压城之态。到底是三千五百多米的高原,无论阴天晴天都显出长风几万里的壮阔,也唯此之气度,才配得上甘南高原,我从骨子里喜欢这样的景色。

我顾不上吃午饭,一人沿栈桥去看那座雕塑。渐走渐近,我才渐渐看清,那是三只昂头引颈,展翅飞翔的黑颈鹤。待走到雕像跟前,才发现这里才是观景台,而所谓“郭莽湿地”是指前面的河滩,那里才是正景点。

观景台在高坡上,坡下的河谷平坦而开阔。从尕海湖流过来的周科河在这里徘徊不前,形成大片湿地。开阔的河谷间碧草如茵,碧草间弯弯曲曲的河流,纵横交错,九曲百转。坡地下一条土路连着星星点点的红顶白墙屋子,弯弯的小桥,随风飘扬的经幡,时时飘起的袅袅炊烟,草原湿地充满了原始的生气。

包括郭莽湿地在内的尕海湖地区是黑颈鹤重要的栖息地和保护地之一。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湿地,繁殖于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及印度东北部等地。黑颈鹤是一类保护动物,估计目前全世界总数量约有1万只,其中7千多只在中国。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尕海湖

离开郭莽湿地不远就是尕海镇,镇就在湖畔,并不热闹。尕海湖是甘南第一大淡水湖,青藏高原东部的一块重要湿地,被誉为高原上的一颗明珠,1982年被评为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尕海湖水草丰茂,许多南迁北返的珍稀鸟类在此落脚和繁殖,黑颈鹤,灰鹤,天鹅等珍禽遍布湖边草滩。

五年前来尕海湖,一行多不愿花门票进去,只在外面远观。这次想着总算有机会与这颗高原明珠近距离亲近一番,谁想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保护鸟类之故,尕海湖不放开。仍然只能远观、依旧是乌云翻滚、直逼湖面。

苏轼说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想尕海湖也是一样;不一样的是,无论淡妆还是浓抹,尕海湖都不会是西子湖那般的秀美、而是如这日我感受到的“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壮美。只不知,若是晴好的日子,高原特有的蓝天白云下,湖天隔着青山相映照的另一种壮丽,将是怎样的令人陶醉。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行走大甘南,看不一样的风景,你准备好了吗(7)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