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我的这个题目是搞噱头.那么你错了.那是你没有真正见识过揪面片的场景.你如果见过那个场景,你就会知道这个题目对面片来说,是最适合不过了.我能学会揪面片,就是因为这种飞的诱惑.
那是高中时的一次去水峡野炊.在山水一隅间,三石支起一口锅,羊肉已经煮好,当羊肉汤锅滚开时,一个男同学和三个女同学开始揪面片,站在离锅半米开外,面片如雪片般飞入锅内,惹得我们不会揪面片的同学的好奇心和好学心,纷纷加入要揪面片的行列 .在会揪面片的同学的指导下,我笨手笨脚的揪出了平生第一片面,没有飞起来,而是沾在了手指上.好在本人是个一学就会的主,在一次次耐心的揪面中,终于,两指一揪中指一弹,面片飞身入锅.当时那种成就感真是不言而喻.从此,不光爱吃面片,也喜欢上了那种让面片飞起来的弹指功夫.
当然,要揪好面片,不光要指法的灵活,还有一个原因:要和好面,冷水加一点盐和面,要合软些,把和好的面切成粗条作成"面基基",用潮湿的抹布覆之片刻"醒"一会,"醒"好后将"面基基"捏扁,抻长,搭在左手上,用右手揪断,如果你能揪断为1厘米以下见方的"指甲尕面片"那是你的茶饭做的好;如果你只能揪断为2厘米见方,那就是"拦口面片"是要被人笑话的,手艺不行还须多练练.
关于面片,作家井石老师有一段这样的文字:青海面片其实是古代宫廷吃食汤饼.古代文学家束皙写到"...面弥(捏扁的面)离于指端,手索回而交错,纷纷驳驳,星分雹落...."井石老师认为,这段文字描写的就是揪面片.汤饼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找不到这种吃食了.却在青海如此完整而不走样地保留到现在,原是:昔日王榭堂前燕"的汤饼,在青海的饮食历史上留了下来,成为国人赞不绝口的美食.当面片遇到青海人后,就成为了彼此的福气.面片是青海人家面食中普及而又很独特的家常饭,品种繁多,滋味各殊.按面片的形状,配料和烹饪方法的不同,有细致纤小玲珑的"指甲面片""雀儿舌头",有用炸酱拌不带汤吃的"烩面片",有和牛羊肉,粉丝,辣椒混炒的"炒面片",有放菜瓜,土豆,蘑菇,或西红柿鸡蛋的各种"汤面片".
面片的做法快捷,省事省时,干净利落.平日里工作忙碌又想吃顿可口饭,那就和点面.如果嫌麻烦,就去市场的面食铺买来和好的"面基基".把羊肉丁,菜瓜片,粉丝请辣椒炒好,倒如煮好的面片,再混炒一下,一锅诱人的美味炒面片就出来了,佐以酸菜,蒜瓣食之,那不是一般的美味啊!要不今晚吃碗面片,不,是两碗!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