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色彩斑斓成片的藜麦等待着收获。
秋天,八百里瀚海戈壁中的柴达木盆地,是一个色彩斑斓、丰收喜悦、挥洒汗水的季节。
远来的秋天,在走过高原的诸多区域,渐露寒意,来到大漠孤烟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土地上,脚步已在临近冬季的边缘划行。
此时的河湟谷地已是硕果累累,环湖地带依旧草长莺飞。海西大地的藜麦即将迎来“毕业”。
熟透了的藜麦五颜六色,如同上帝的调色版散落在戈壁深处,在阳光的照耀下,将瀚海戈壁装扮的姹紫嫣红。
绿色屏障新伙伴
特殊的口感,丰富的营养,让藜麦成为国际营养学家们眼中丢失的远古“营养黄金”、“超级谷物”、“未来食品”。
2012年,海西州开始试种原产于南美洲的农作物——藜麦,乌兰县这个孕育生机和希望的地方成为了首选之地。三江沃土有限公司扛起了藜麦种植大户的旗子,成为了藜麦种植的开路先锋。
从1.4公顷的试种到80公顷规模化种植再到现在1700余公顷覆盖海西州的大规模种植,藜麦为海西州筑起了一道特别的生态屏障。
众所周知,海西州是一个资源丰富但是缺水的地方,所以水对于这里就更显得弥足珍贵。而生态发展的根本就在于水,这无疑成了摆在当地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是藜麦耐旱的属性,却成为了逾越这条鸿沟的桥梁。
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朝斌介绍,和小麦、油菜等普通农作物一年需要灌溉五到七次水不同,藜麦种植的整个过程只需要浇三次水。根据统计,一年下来藜麦种植与普通农作物种植相比较可以节省60%的用水。
地域辽阔的柴达木盆地,也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是全国沙化土地海拔最高、全省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保护任务最难的地区。据统计,戈壁滩411万公顷,风蚀残丘169万公顷,潜在沙漠化土地60.7万公顷。
大面积的戈壁滩限制了海西农业的发展,而戈壁滩不能耕种农作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盐碱化严重,和普通农作物不同的是盐碱地对于藜麦来说却成了“肥沃”的土地。
黄朝斌说:“根据相关部门研究,藜麦不仅仅可以种植在盐碱地,还可以改善盐碱地的属性,经过时间的日积月累盐碱地也会慢慢变成真正的沃土。”
种植藜麦不仅是高海拔土地贫瘠、盐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理想选择,更是海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笔意外“财富”。
农作物的秸秆,一直以来都是空气污染的一大源头,因为没有什么用途,大部分农民在丰收过后都会选择焚烧处理秸秆。 为了让藜麦秸秆避开这个难题,黄朝斌特意找到了青海省高原生物研究所对藜麦秸秆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藜麦不但自身营养价值很高,而且藜麦秸秆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超出了任何一种饲草料,是禽畜理想的饲草料之一。
随着藜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这条不断延伸的生态屏障也慢慢彰显出了它对海西州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
精深加工新产品
藜麦属于易熟易消化食品,口感独特,有淡淡的坚果清香或者人参香,具有均衡补充营养、调节免疫和内分泌、提高机体应激能力等功效,适合所有群体食用,尤其适合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如今, 藜麦酒、藜麦饼干、藜麦挂面、藜麦馒头……这些带有藜麦标签的深加工产品逐步走向市场。
走进都兰县得勒种植专业合作社,200多平方米的空间被分割成几个小房间,有做藜麦挂面的、有做藜麦饼干的……这里的负责人何国元说,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我们合作社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加工出来的藜麦产品很受大家欢迎。
这几年随着藜麦种植规模不断加大,藜麦深加工发展越来越好,何国元说:“和枸杞深加工不一样,藜麦产品的深加工不需要高额的前期投入和高精端的设备购置,工人们经过简单的培训学习,就可以自己在家生产加工。”
边说边走,来到了藜麦酒的生产车间,来自都兰县的藏族小伙尼玛扎西正在筛选藜麦。他说:“藜麦酒味道正宗不正宗就看如何筛选原料了,我们会选择颗粒饱满的藜麦进行酿造,因为颗粒饱满淀粉多,这样就能提高出酒率和酒香。”
显然,尼玛扎西的业务很是熟练。原料选好,接下来就是把藜麦放在水里浸泡24小时,然后用设备把30%的藜麦和70%的青稞蒸煮使淀粉糊化,这样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接着就是冷却蒸熟的原料,摊凉至30摄氏度左右加入酒曲进行发酵,最后将发酵好的藜麦和青稞进行蒸馏就是藜麦酒了。
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外传来一声“老板我来拉酒了。”
说话的人是都兰县牧民布和,他是从香日德镇专门赶来买酒的,布和用不是很流畅的汉语说:“藜麦酒比青稞酒好喝,我们家里人都爱喝,因为这里面有一股特别藜麦香味,我每一次来都买几箱,拿回去和亲戚朋友们一起分享。”
和藜麦酒一样,藜麦饼干和藜麦挂面这些日常食品也备受大家欢迎,都兰县的王宇说:“我得了糖尿病很多年了,一直忌口不能吃饼干这样甜食和淀粉含量高的食物,但是藜麦饼干等食品的出现真的是我们这些糖尿病和高血压病人的福音,因为藜麦中含有比较丰富的纤维素,可以缓解血管压力,不会增高血糖,我们就可以放心吃大胆吃了。”
致富路上新靠山
从2012年开始试种藜麦开始,到今年海西州藜麦种植面积已达到1733.3公顷,预计产量达6500吨。与过去种小麦相比,0.06公顷的土地种藜麦就可以增加收入3000元,现在藜麦已成为了诸多海西人的“摇钱树”。
金秋十月,藜麦的丰收,让农民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在藜麦地里,乌兰县希里沟镇的种植户耿庆忠说:“以前对藜麦一无所知,通过几年的试种,慢慢了解到了藜麦的经济价值,如今我们这些村里的贫困户都过上了好日子,靠的就是咱们乌兰的藜麦。”
今年68岁的耿庆忠来自乌兰县希里沟镇西庄村,黝黑的面容健壮的身体,在地里干起活来更像是个50多岁的中年人。耿庆忠一家六口人,几年前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贫困户,一年到头就靠着0.6公顷多的土地吃饭,地里一半种的是小麦一半种的是土豆,全家人忙碌一年下来,除开口粮所剩无几。
正巧也赶上了好时候,2015年开始,三江沃土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将大家的土地流转种植藜麦,降低农民的风险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年耿庆忠将自家一直舍不得的土地流转了出去。
“自家的地不用种了,我们一家几口人又来到公司打工,一天一个人100块钱。那时候女儿已经出嫁,但是到夏天农忙时,就和女婿来家里住,白天一家四口人都会去地里干活,工资挣到手了,年底土地流转还有分红。”耿庆忠笑得合不拢嘴。
尝到甜头的耿庆忠闲暇时候,带着儿子儿媳又开辟出了0.2公顷的荒地,通过两年的学习耿庆忠自己也掌握了藜麦种植技术,如今耿庆忠一家靠着这颗“摇钱树”,日子越过越好,一家人的生活就如同丰收的藜麦一样色彩斑斓。
无独有偶,来到都兰县香加乡科尔村,一大片七彩藜麦在错落有致的田地间迎风摇曳,饱满的枝头压弯了挺括的麦秆,这里种植的133公顷的藜麦圆了农民的致富梦。
科尔村原本是个贫困村,村里的土地全在山上,交通不便,种植的青稞小麦产量不高,农民收入微薄。2012年全村整体搬迁到了交通便利的香日德镇,村里的所有土地流转给了藜麦种植企业。这样一来,除了土地流转收入之外,农民在家门口打工还有第二份收入。
村民陈海云说:“以前种青稞小麦,收入不高,一年下来,0.06公顷地也就挣个四五百元钱。现在好了,把土地都流转给公司种起了藜麦,平时在公司里来打工挣钱,年底了还有分红。”
作者:程宦宁 来源:青海日报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