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2014年7月。
虽然走过全中国200多个城市,也并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留下明确的印象。多是因为匆匆而过,只解决个吃住,城市的面貌都未曾端详。比如本系列第9篇提到的阿尔山。青海的格尔木也是如此,2014年自驾西行,只是在市郊找个简陋的宾馆住下,都没见到城市的模样。
或许并不值得遗憾,海西州的面积有江苏省三个大,却没几个人。格尔木可能是全中国最晚解放的地方,50年代这里只有几百个放羊的哈萨克,大清完蛋了都不知道。作为城市的格尔木的发展依赖于其以盐湖为代表的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它作为进藏运输最重要线路——青藏线——必须停留的驿站。
万山之祖
过了格尔木,就要面对昆仑山、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同行的人都知道后面旅程的艰辛,那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到路旁找了家小店。掀开棉布帘进去,见一群卡车司机正在埋头吃喝,于是跟着点了碗羊杂汤。
全中国的很多地区,脏器(下水、杂碎)是平民荤食的主打,北京的卤煮、潮汕的牛杂汤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内脏由于其廉价和易腐败的特性,在没有制冷技术的时代,只能取自本地宰杀的牲畜,时间一久就会愈加腥臭。
西北,当然是羊杂汤。羊肚、羊肝、羊肺、羊心、羊肠五样,洗净,过加了花椒的调料水煮熟以去异味,摊凉,切丝或片后再做汤。为了压住腥膻,胡椒粉、香菜、大葱等必不可少。虽是杂碎,做出来也要讲究个汤水清亮。
西宁的羊杂汤
从东北到新疆,有羊的地方就有羊杂汤,各地的做法却不尽相同。东北的有加羊肠制成的粉肠,内蒙就有加入羊头羊蹄的羊杂汤,陕西居然弄些粉丝充数,宁夏新疆还有面肺——面粉灌入羊肺。
这些年横跨东西5000公里,吃遍东北、华北、西北,觉得还是青海西宁的羊杂汤最纯粹,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就是清清爽爽的羊杂,看看碗里有多少羊肝和羊肚就明白了。
格尔木的羊杂汤味道如何?比起西宁还是差了些。然而,这一碗羊杂汤却让我难以忘怀。捏着饼子,喝一口汤,胡椒扎嘴,舀一勺羊杂,混着葱白和芫荽(香菜),慢慢咀嚼,仅仅从牙齿和舌尖,你就感受到到不同脏器在口感上的差异。羊肚的脆,羊肝的粉,羊肠的柔……
又感到了一丝忧伤,我知道,只要离开这小店跨入车中,同这些司机们一样踏上昆仑山,驶向西藏,或许很久以后,再也吃不到这普普通通、纯纯正正的羊杂汤。
果然如此。
找不到更多羊的照片,就来个真人的吧。请欣赏老夫当年喝过羊杂汤后风采,身后就是西藏。
后记: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特例,饮食的记忆并不仅在于口味,更有别的捆绑在一起。想起某种食物,就会想起某个场景。对格尔木这个城市没有更深的印象,却记得一碗羊杂汤。格尔木的羊杂汤很普通,或许并不值得书写。然而,正是从之前的西宁开始,2014年西行的几碗羊杂汤,似乎开启了什么。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