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青海烩
▲青海冬季的高原牧场(图/来自于网络)
当寒风漫过巍巍昆仑,笼罩住整个青藏高原的时候,青海便成了一座酒池肉林。灌一口青稞酒,就一口手抓肉,是每一个青海人引以为豪的日常。
无论是在资源匮乏的草莽年代,还是如今物产丰富的肉食时代,青海人对羊肉有着永远的挚爱。
到底膻不膻
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
▲“鲜”金文
由此可见,无论在我大中华3000多年的食肉史中,还是在九州大地不同地域民族的餐桌上,羊肉是公认的上等肉食。
若要论起哪里的羊肉最好吃,则人人都是杠精。特别是西北五省加内蒙。
▲青海羊肉(图/来自于网络)
在大多数人的心中,评价一个地方羊肉好坏的首要标准就是不膻不腻。
所以,陕西人说他们的羊是吃地椒长大的,不膻;甘肃人说他们的羊是吃柴胡长大的,不膻;宁夏人说他们的羊是吃甘草长大的,不膻;新疆人说他们的羊是吃碱草长大的,不膻;青海人说他们的羊是吃虫草长大的,不膻;内蒙人说他们的羊是吃沙葱长大的,不膻。
这特么就是典型的划船不用桨,全靠浪。在烩爷看来,凡是说自己家羊肉不膻的不是矫情就是装逼或是扯淡,哪怕是李诞说的。
▲图/来自于网络
我大中华历史上厨子里最好的大夫,大夫里最好的宰相伊尹几千年前就说过:“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
意思是说,有三种动物,生活在水中的味腥,食肉的味臊,吃草的味膻,不管香臭,各有来由。
羊不膻,除非它不吃草。服不服?
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老艺术家蔡澜说过:羊肉不膻,女子不骚,皆无味。
所以,你若问我青海的羊肉到底膻不膻?烩爷负责任地告诉你:膻,而且膻的恰到好处——就像《花样年华》里张曼玉那种成年女人的骚气,入骨三分,浑然天成。
▲《花样年华》剧照(图/来自于网络)
中国藏羊之府
在被称作“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昆仑山、唐古拉山、巴彦克拉山、阿尼玛卿大雪山横空出世,横亘捭阖。漫天雪花犹如皑皑白练在大地母亲圣洁温暖的怀抱里化作涓涓细流,汇集成黄河、长江、澜沧江昼夜奔腾,恒古未息。
▲昆仑山(图/来自于网络)
独特的高原气候温度低、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目前探明的有饲用价值的植物达到97科,1600余种,广泛分布于高寒草甸、高寒草原。
丰富的植物资源,加上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貌,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同时是我国传统五大牧区中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高原有机牧场——春(图/来自于网络)
▲高原有机原牧场——夏(图/来自于网络)
▲高原有机牧场——秋(图/来自于网络)
▲高原有机牧场——冬(图/来自于网络)
精灵般的青海藏羊就生活在这大美天地中。在高原净地野生状态下放养的青海藏羊,自然比其它粗鄙之地的羊多一份清甜。
与之相比那些地椒、甘草、柴胡、虫草、沙葱,更像是青海湖畔沙岛里雄壮的沙雕。
另外,正本清源——藏羊是我国绵羊的鼻祖。
《山海经》中记载,有一山名曰峚(mì)山(也作密山),山上部落称为密人,骁勇而强大,驯养野牦牛和藏羊,其足迹一度延伸至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界地。
作为见面礼,密人将驯化后的羊馈赠予邻邦,对方不知如何称谓,于是根据羊的形状称他们为“羌人”,将他们生活的地方称为“羌方”。
后来,《后汉书·西羌传》详述了羌的历史,他们的故事主要演绎于河西走廊南侧青海河湟之地。而今,青海作为羌族的摇篮和曾经的故乡,成为一种充满乡愁意味的历史记忆。
▲今天的河湟谷地(图/来自于网络)
幸好,还有青海藏羊。否则,青海的文化、生活和精神家园就失去了那份特殊的光泽。
学术界和畜牧界公认藏系绵羊是我国最古老的羊种,它是由古羌人驯化了古羱羊培育成古羌羊而流传下来的,是生活于世界海拔最高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迄今,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人们偶尔还会捕获到野生羱羊。
“府,文书藏也”意即文明和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青海称之为中国藏羊之府,可谓实至名归。
一只藏羊的自我修养
《说文解字·羊部》里说:“羊,祥也。”羊作为吉祥之物,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人祭祀时的珍贵祭品,祭祀时所用的“太牢”、“少牢”之中均有羊。
由此引申出:羊大为美、羊鱼为鲜、羊言为善、羊我为義……与羊结合,皆为美好吉祥之意。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羔食于其母,必跪而受之,类知礼者。 “羊有跪乳之恩”,自古以来,人们往往把羊看作孝顺知礼的象征,这正与儒家推崇的温良恭俭让一脉相承。
其实,对以上种种,烩爷并无多大兴趣。我坚定地认为:身为一只羊,最重要的优点当然是好吃。
从这一点上说,青海藏羊注定是不平凡的羊。
高原牧场除了有丰沛干净的水草,土壤、水质和大气里影响环境的主要化学元素、有害细菌和悬浮物,全部低于国家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高原牧场与土壤、水质和大气环境息息相关(图/来自于网络)
草原上沟壑密布,山岭纵横的复杂地形,让每一只藏羊年年月月攀山越岭、飞越丛流,逐草而生。它们的每一根肌肉纤维都经历过风雪雨冻,每一寸脂肪都与肌肉和谐共存。
▲高山上的青海藏羊(图/来自于网络)
▲飞越丛流,逐草而生(图/来自于网络)
正是因为这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使得青海藏羊肉品质绝佳。从外观看:其肉色鲜艳, 肉质细嫩;从肉质看:纤维致密、多汁性好。
据测定,藏羊肉氨基酸丰富、谷氨酸含量较高,肌间脂肪含量适中, 矿物质含量较高, 尤其 Mg、 Mn含量丰富,具羊肉特有的膻味。
特别对于一只羯羊来说,这膻味是有审美的、讲究的,有着浑然天成般的恰到好处。
▲青海藏羊(图/来自于网络)
羯羊就是被阉割后的公羊。在羔羊青春期到来之前将其阉割,使其失去公羊的雄性本能,又不具备母羊的产仔能力,沿着不公不母、不阴不阳的路数一心一意觅食成长。
如同修炼葵花宝典的东方不败,在习得绝世武功的同时,还练就了恰如其分、臻于化境的风骚。
青海羊这种特有的膻味一遇水火,立刻脂溢鲜香,永远烙在你的味蕾上,随生而生,不再磨灭。
清水炖煮,才是对一只藏羊的最高礼遇
冬天,对于好吃的人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季节,特别是哪些在身材与食欲间徘徊不定的胖子。毕竟,只要脸不胖,冬天随便浪。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可见,冬天吃羊肉,吃得理所当然。
▲手抓羊肉在青海也称为“白条”(图/来自于网络)
在青海,羊肉的吃法不胜枚举。在烩爷看来,清水炖煮出的手抓肉方才不辜负一只藏羊作为食材的美妙。
袁枚还说过:“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仔细咂摸这句话,既不是表扬厨子也不是夸奖买办,它论述的是食材的重要性。对于手抓羊肉这道菜,如果选用正宗藏羊,有八成的把握不会搞砸。
▲清水炖煮羊肋排(图/来自于网络)
新鲜屠宰过的草原羯羊,取腰窝部位骨细肉嫩肋排,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撇出血沫,加生姜花椒等调料文火慢煮。此时严控火候,急不得也催不得,待肉将脱骨关火加盐,稍浸泡后出锅蘸椒盐或辣酱食之。
▲新鲜出锅的手抓(图/来自于网络)
刚出锅的胁条肥瘦相间,仿佛披着一层耀眼的光辉。抓起一块,轻启唇齿吮一口汁水,口腔内顿时脂溢鲜香,待第一口肉滑入喉咙,触感与味感相携而至,那丰盈鲜美的绵长滋味,仿佛一口吞下了雪域高原流传千年的苍茫与柔情……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