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的,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这话谁说的?明显是不懂青海人的生活,不了解青海嘛!
过去,在青海人还不知道咖啡是啥的时候,荆芥,就已经存在于青海人的茶壶当中了。
先来认识一下这种青海人制作熬茶的神物~
荆芥,《本草纲目》名“假苏”,土名“姜芥”。是唇形科植物,入药用其干燥茎叶和花穗。……能镇痰、怯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味平,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是中华常用草药之一。
可是,说实话,我曾一度将荆芥跟薄荷混淆,倒不是我粗心,因为它俩的味道有点像,长得也有点像,完全能够以假乱真嘛!且都是唇形科植物,不信你看!翻上去再看!
告诉我,这姐俩长得是不是很象?!
后来,我朋友圈内的一位园艺师(她大学学的园艺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园艺工作),就很严肃地告诉我说——童鞋,你粗心的老毛病又犯鸟~
好吧,接下来我们严肃地步入正题。
荆芥在青海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田野里,草地上,废弃的荒地里,到处都有。
夏天,偶尔随着家人去乡间劳作或散步,或许就在路边的土堆上,会有那么几簇荆芥葳蕤蓬勃地生长着。或许,你并不认识它们,但与你同去的父母或者更年长的老人,会一眼认出它们。于是,老人会走上前去,轻轻弯下腰,长满老茧的右手像镰刀般一挥,这些水灵灵的荆芥就齐刷刷攥在了手中。
“回去晒干了,冬天了熬茶喝。”
老人轻松地将这一把青翠交给你,你会忍不住凑过鼻子去闻上一闻。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一刻,你会觉得心中那些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被眼前这束青翠植物散发出的温柔及清凉异香所折服,从而感受生命的安然与泰然。
也许,我们已经许久没有回到家乡,陪父母去乡间劳作了。
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每次去西宁当地人开的小饭馆吃饭,倒一碗滚烫的熬茶于白色蓝边的瓷质茶碗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荆芥味道。这时,我们总能想起:
高考过后那个炎热的暑假,
我们随父母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挥汗如雨,
午后毒辣的太阳照耀着我们年轻的脊背,
汗水顺着鼻梁滴落下来,
我们一边用衣袖擦拭着脸庞,
一边转身
循着熟悉的荆芥味道奔向麦田那头
去寻找那把盛满了熬茶的
破旧的铝壶……
如今,只需一杯滚烫的、飘着荆芥气味的熬茶,就能让我们找回那些记忆。
说起喝茶,黄山谷的《茶词》说得最妙:“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虽然没有精致的紫砂壶,也没有小如酒盅的青花瓷杯,更没有昂贵的红木茶盘和举止优雅的茶师。
然而,粗瓷大碗盛来的荆芥熬茶,给予青海人的,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就算是牛饮一回,又当如何?!
人生,真的就像一壶加了荆芥的浓熬茶,喝起来也许是苦的 ,回味起来却有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余香绕喉,久久不退;饮罢一杯,抚腮追忆。一切美好,也唯有追忆而已。眼前的一段荆芥茶香,我们也要好好珍惜。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遥远的家乡已是机器轰鸣、大厦林立,谁又会帮我们守望那片长满荆芥的故土?
谁又会帮我们晒干那一把翠绿的荆芥?
谁又会将它熬成一壶清香四溢的浓茶呢?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