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美食 >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作者: 时间:2022-04-07 11:51:24 浏览量:

石延寿

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地处黄河北岸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土族群众杀年猪、办年货、炸馍馍,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走进中川乡美二村,一个庄廓院里飘出浓郁的香味。村委会主任王山宝说,这是村民甘玉成家正在炸馍馍。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香喷喷的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石延寿 摄

 

走进庄廓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小别墅一样的新居。堂屋门口,身着土族服饰的甘玉成正站在油锅前炸馍馍。油锅边的托盘里,炸好的麻花、油饼、“翻跟头”色泽金黄,香味四溢。

廊檐下,五位妇女一边娴熟地做着面食,一边用土语聊着家常,说到开心处,传出一阵阵笑声,脸上写满了幸福。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谁家炸馍馍,亲戚邻里都会过来帮忙。石延寿 摄

 

笔者看到,有一种馍馍的制作很是特别,先把面揉成大约成人手腕粗的弧形长条,表面涂上清油,然后切成厚约1厘米的5个齿条,把齿条均匀掰开,两头一捏齿条凸起,然后放进油锅里炸熟,美观别致,味道酥香。据女主人乔二梅介绍,这种油炸馍馍土语叫“普作”,只有在遇到婚嫁或者春节等重要节日才会制作。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五瓣的“普佐”象征着来年五谷丰登。石延寿 摄

 

那么,“普作”上的五个齿条状造型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在甘玉成家做客的七旬土族老人甘世仁说,5个齿条代表五谷,过年做这种油炸馍馍,就是感恩今年五谷丰登,祈愿来年风调雨顺。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散发着面香与油香的油馍馍。石延寿 摄

 

14时多,甘玉成家的年馍馍炸完了。甘玉成拿起盛放着五个“普作”的托盘在屋前扭了起来,女主人和前来帮忙的土族妇女也围着甘玉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唱起了曲调优美的土族歌曲。王山宝告诉我们,歌词大意是:今年五谷丰登,粮满仓、油满缸,土族儿女欢天喜地迎新春,祈愿明年风调雨顺又是一个好年景。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做盘馓。石延寿 摄

 

唱罢跳罢,甘玉成放下托盘,给坐在炕上的两位邻居老人献上了醇香的酩馏酒,乔二梅把新炸的馍馍端上炕桌,让老人尝鲜。

忙完了炸馍馍的活儿,送走了客人,甘玉成夫妇并没有闲下来,稍事休息,夫妻俩又开始擦玻璃、贴窗花。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捞出了金灿灿的油馍馍,也捞出了喜悦的心情。石延寿 摄

 

近年来,在党的惠民阳光普照下,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在三川大地落地生根。民和三川的土族儿女不等不靠,勤劳奋斗,幸福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岁末年关,在外打拼的土族儿女陆续返乡,杀年猪、炸年馍、办年货,喜庆的新春年味笼罩着三川大地。

土乡油馍馍飘逸着幸福的年味

 

新馍馍出锅,土族人载歌载舞庆祝丰收,祈愿来年风调雨顺。石延寿 摄

 

乔二梅说,今天我们家炸了不同花样的年馍馍,过两天再准备一些新鲜水果、蔬菜、肉类和烟酒,贴上红春联、挂上红灯笼,就可以高高兴兴过年了。

浓郁的油炸馍馍香味、新贴的“福”字窗花、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让这个土族人家充满了浓浓的幸福年味……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