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有人说它是避风的港湾,有人说它是各种关系的组合,有人说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我说它是一个偌大的收容所,收容了理想与勤奋、琐碎与亲情。即便如此,我们理解的“家”还是狭隘了。因为心中没有丘壑,又怎能掀起波澜!最美的家是什么样子?没见过大山大水,又怎能妄言“最美”! 玉树 一次公干的机会,我来到 青海 玉树 的一所希望小学进行助学、采风活动。不得不说,这是一次艰苦的旅程。从 西宁 到 玉树 ,1003公里的距离,2500米的落差,我们走了一天半。一路上,我们用大部分精力来与晕车、高反作斗争,无暇欣赏窗外美景,无暇感叹擦肩而过的各种人生。一路周折与颠簸,让我不禁遐想,那些部落的先人们是抱着多么虔诚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徒步走到了这深山里;而今,他们的后人又在修路、架桥,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想法设法走出深山,相同的,是他们同样抱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虔诚不移。 玉树 近20个小时的车程,沿途风景大致相似,却又各有不同。绵延不绝的山脉,从青翠到泛黄;牛羊散落在山间,大快朵颐;还有横穿马路的牦牛,毫不畏惧汽车的鸣笛声,按照它们自己的节奏,慢慢生活。偶尔看到的一两顶白色帐篷,绘制着艳美的花纹,遗落山间;抑或是中规中矩的白墙蓝顶活动板房,上面赫然写着“民政救灾”,那是大山“活着”的讯息。有房的地方就有家,就有理想和信仰,就有对山的眷顾和对生活的企盼。 玉树 从专业的角度看,那根本不能称之为“房子”,不坚固、不保暖,更遑论户型与地段。但同行的希望小学校长向我们介绍说,那就是当地游牧民的临时住所。在 青海 ,每年5-8月是雨水丰沛、草木茂盛的季节。牦牛和羊群会漫山遍野的找草吃,不 论山 间还是低谷,游牧民也会随着牛羊居无定所。到了每年10月,大雪封山后,游牧民会将牛羊赶到山脚下,找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把它们圈起来,再储备上足够的粮草,那也难逃牛羊被冻死的厄运。那正是,牛随草走,人随牛走,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玉树 我以为,那一定是无奈的选择,谁又愿意居无定所呢!直到,我在沿途看到一家人(想必是)围坐在草地上,有说有笑缝制帐篷的时候,才发现,也许我错了。那是落日余晖下的一幕,四五个男女有老有少围坐在一起,每人手中扯着帐篷的一角,手中拿着类似针一样的东西,在帐篷的接缝处一针一针的缝制。白色的帐篷顶端绘有色彩斑斓的花纹,我无从诠释花纹的寓意,想必和祈福有关。在他们身后的不远处,散落着悠闲吃草的牛羊。那将是他们新的家吧!目之所及的地方看不到邻居,只有芳草萋萋,牛羊成群。但他们的神情中没有丝毫的孤独与落寞,有的只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相濡以沫。 玉树 巧合的是,我们此次援助的希望小学也正是这些游牧民的子女。他们5、6岁便离开家,开始寄宿生活。有的孩子父母游历得远了,他们很可能一个学期都见不到爸妈。所以,当孩子们看到我们的时候,满眼流露的都是对远方家人的思念。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也知道骨肉亲情难以割舍,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从小学会忍受分别。那大山无情的阻隔了他们柔软的亲情,却赋予他们宽广的胸襟和豁达的性情。从 玉树 回来的很久以后,忘记了晕车,忘记了高反,久久不能忘记的就是孩子们期盼的眼睛。我们之于他们,终究是过客,送得去援助物资,却送不去父母的关切、家庭的温暖...... 玉树 玉树 玉树 玉树 总有一天,孩子们也会长大,他们中的一大部分,可能会抱着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向往走出大山,开启他们新的生活;也有一部分,会随着父辈,继续游牧的生活。生活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在这里,我要为那些愿意留在山里的孩子们喝彩。是他们祖祖辈辈的守望,为大山注入了活力;是那一顶顶游走的帐篷,让大山鲜活了起来。 玉树 玉树 欢笑吧,释放吧,悲喜一念之差,高兴吧,放纵吧,随时随地,意气风发;开怀吧,挥洒吧,失败是个笑话,出发吧,奔跑吧,扬鞭策马,四海为家。 玉树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