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探寻土族的历史渊源

作者:青海新闻网 时间:2020-03-03 12:09:30 浏览量:

探寻土族的历史渊源

探寻土族的历史渊源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土族是青海高原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土族从四世纪初在青海东南部地区繁衍生息,历史上长达300多年的青海土谷浑王国,对青海高原灿烂的远古文化,对促进东西方交通的沟通、经济文化的发展交往曾有过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经过民族识别定族名为“土族”。

全国唯一土族自治县在海东

土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青海、甘肃两省。而青海的土族主要聚集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乐都区、同仁县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宁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总人口为40.2万人,其中土族人口为7.5万人,占总人口的18.7%。

土族族源尚无定论,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热心于土族族源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土族族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据曾经担任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协会会员、青海省民族语文翻译协会理事,从事土族语文工作30余年的乔志良老先生介绍,截至目前,土族族源基本趋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古代鲜卑慕容部吐谷浑人于公元4世纪初至7世纪中叶在青海一带建立的吐谷浑汗国被吐蕃所灭后,其国人之大部分被吐蕃同化吸收,一部分随其王室东迁归唐,还有一部分在祁连山东段南麓一带繁衍生息下来,到蒙元时期蒙古人进入该地区,与这部分人通婚繁衍并吸收汉、藏等民族成份而形成为土族。另一种观点认为:土族是以蒙元时期入居河湟地区的蒙古人为主,吸收汉、藏民族成份及其文化因素而再生的一个民族,因而他们自然而然地自称为“蒙古勒”。

在经过了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历后,土族逐步在饮食、服饰、婚俗等方面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习俗。

互助土族的历史演进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和坎坷的生活经历,造就和孕育了土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据清时梁份《秦边纪略》记载,土族人民在与其他兄弟民族错居杂处的环境中,“依山傍险,屯聚相保,自守甚严”,其民族凝聚力日渐增强。

《明史·职官志》中描述,元朝时,土族地区归元廷封授的土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元朝“封土司民”的政策,对他们“待之以礼、授之以官”,命其“各统其部落,以听征调、守卫、朝贡、保塞之令”。

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土司权威有所削弱。到了清末,土司已处在名存实亡的境地。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土族地区后,青海互助土族地区出现了一种与封建土司制度并存的土官制度,这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制度在青海互助土族地区的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土族的经济、生产有了较快发展,从一个主要从事畜牧经济的民族发展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的民族。由于河湟一带原有的农业基础较好,加之中原先进耕作技术地不断传入,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土族农业经济及与之相伴随的手工业,如酿酒、刺绣等业务的发展。为以后土族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9年元月,青海建省。

1930年,互助土族地区政教合一的土官制度废除。青海土族聚居的民和、互助、门源等地相继设县,该地区的土族始归由县府管理。

1931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废除土司制度。这样,延续300余年的土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1938年,土族各村编组实行保甲制度。当时充任区长、保长、甲长者,仍以旧时的土司、土官或具有权势的上层分子占绝大多数。

1954年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土族地区第一个自治政权——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

据《互助土族百年实录》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进行了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改革开放等,使土族人民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安康的日子。

如今,土族和其他各族群众和谐相处,共同守望和开发着土乡这块美丽而多情的土地,铸就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辉煌,培育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艺术之花。

尤其近年来土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绿色产业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土乡儿女缔造了辉煌的建设成就,土族人民的鸿才睿智和奋进历程,成为了一份永远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

(部分内容参照《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时报记者马正艳(搜集整理)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