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作者:玉门在线 时间:2020-03-22 11:22:39 浏览量: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这个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来源:搜狐网

原题:这个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摄影:phroze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今天可说是在不经意间路过了最美之一的草原~祁连山草原。

离开祁连县城一路翻越祁连山,在云雾中穿行,在山路上盘旋,跨越了海拔?4120.6m的大冬树山垭口,回望高耸入天白雪皑皑被藏民尊为祁连众山之神的牛心山(海拔4664米),想起卓尔山青稞油菜花的美景,很有一种融化于中的感觉,很有一些依依不舍的离情。

祁连山草原不像呼伦贝尔大草原那么一望无际,它是在山势起伏中的狭长地带中由好多块草原连接组成。祁连山草原的特别之处就是因了它的山水相连,是个有山有水有云雾的好牧场。它宽广而富有变化,湍急的河水在激情中流淌,牛羊安祥地度步吃草,不时还有玛尼堆上的经幡在飘摇,整个牧场在云漂风动车行中就如一幅慢慢地静静漂移的画,一曲撼人心魄无声的歌。

远处的祁连山脉雪峰巍峨,山峦起伏连绵几百公里而不绝,云雾撩绕于山腰之间,无论怎么看都深邃如迷犹如仙境。我甚至下车躺在了一块柔软的草地上,望着祁连山绵延不绝的山峰,望着雪山望着天际,我产生无限的遐想,眼光随着思绪穿过美丽而又变化多端的云朵,飘向了心仪的天堂!我的灵魂仿佛也已沉浸在这片美丽的祁连山草原。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这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景色

峰峦下的山坡连着山坡,犹如超大规模的高尔夫球场,甚至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块人工的高尔夫球场能与祁连牧场媲美,因为那是上苍用几百万年的鬼斧神工精心雕琢而成。夏季的牧场绿草成茵,大自然谱写的美妙天音划过天穹,撒落一路辉煌,滋润着祁连山脉的万生万物。在一些高于五六十度的大斜坡上,牦牛和山羊们依然很悠闲淡定地吃着草,我无法想像它们怎么会不滚下来。看来那原本就是牦牛们的天地,原本就是山羊们的乐园,它们喝着矿泉水,啃着冬虫夏草,披着青海高原的阳光雨露,心中达到了一种宁静的境界。这,就是祁连山草原的特别之处。

近处是平缓广阔的绿茵草场,各种小花欢快地盛开其中,我又忍不住下车仔细地看了草地,虽然许多小草和野花在乱石中在薄薄的土地上生长得有点艰难,但美丽的格桑花和许多不知名的小野花毫无拘束地伸展着它们的身姿,依然茁壮成长。老天真的是对我们有点不公,祁连山草原很美丽,可祁连山的草地上土地很薄啊。

我曾经到过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大草原,也去过英国和爱尔兰的牧场,上帝好像特别眷顾他们,他们那里草原土地肥袄,以至于西方的牛羊也很容易吃饱,因而长得滴圆滚壮,像欧洲人一样魁梧。我在感叹中国人辛苦的同时,也感叹连我们的牛羊也那么辛苦才能勉强吃饱。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阿柔大寺转经的老人

车行一路,不时看见有一些蒙古包很自然地驻扎在草原的中央。那是如今还处于游牧状态的牧民,一旦他们定居了,我们还能看见这道美丽而自然的蒙古包风景线吗?公路顺着河水的弯延流淌而伸向远方,牦牛成群地黑,绵羊如云一样白,它们黑白相间像珍珠一般地撒落在美丽的草原上,蓝天白云下那个美啊,可心情却因为草地的贫脊而舒畅不起来。

顺手摘下草地上的一棵蒲公英花球,顺着风我用力吹散了它。它的花絮如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随着风飘得很远很远,真希望它们撒落后来年能长出更茂密的身影来。我又望着每年往上退却的雪线,望着还能勉强被称为雪山的山峰,寄托着我衷心的一份祝愿:愿祁连雪山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能够为世代兹生于的万生万物提供无量的水源!

祁连山祁连县美景展示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山下菜花黄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处处风光好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水草丰美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梦中家园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航拍祁连山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随手按下快门,就是一幅画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山花正盛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西部牧歌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金色的黑河大峡谷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淡定的牦牛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天境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阿柔大寺的僧侣们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八一冰川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一望无际的美景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的星空

祁连县景点介绍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山区

祁连山脉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跨甘肃和青海,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兰州兴隆山,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山脉西北至东南走向,由数条近似平行的山脉组成,山区海拔3000~6000米,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常年积雪,数千条冰川为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提供了生命之水,是大小56条内陆河的源头。

祁连山草原位于山区谷地、山坡,以及南麓及北麓的缓坡地带,面积极为广阔。南麓大多属青海管辖,山区和北麓属甘肃管辖。考虑到交通集散的因素,本篇攻略所涉及的景点均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祁连山南麓)内,周边景点中的\"山丹军马场\"也属于祁连山草原,不过是在祁连山北麓。

祁连县因地处巍峨挺拔、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腹地而得名。恒古以来,是著名的天然牧场,有许多迷人的旅游景点,是一个景色宜人、资源丰富、胜迹众多和人文荟萃的地方。充满盛情的八宝河、黑河水向前奔流着,造就出一路的秀美山川、人文天地,在这里,有地貌奇特、原始森林密布的黑河大峡谷;有灌丛茂盛、白雪皑皑、独具特色的阿咪东素;有河流纵横、碧绿辽阔的草原风光。在这里,还镶嵌着众多的人文景点,有闪耀着远古文明的下塘古墓、俄堡城、三角城、拉洞元山等。

\"暮云朝云几日归,如丝如雾湿人衣\"。祁连多夜雨,次日定放晴,在浓云腾雾中,你会有一种超然脱俗之感。冬日的祁连银装素裹;夏日的祁连鲜花烂漫、牛羊满坡。这里是青藏高原上等开发和雕琢的美玉,是国内外游客科考探险,避暑观光的好地方.

地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

常设活动:7月份祁连山草原风景文化节、8月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事、10月份金秋祁连摄影采风文化节

祁连县不可错过的地方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牛心山下

阿咪东索(牛心山)——守护着祁连的群山之神

\"阿咪东索\"意为\"千兵哨卡\",是藏语,又名牛心山。祁连藏族敬奉阿咪东索为祁连众神山之王。阿咪东索位于县城东南2公里处,海拔4667米,与县城八宝镇的相对高度差达到1880米,巍峨高耸。阿咪东索对于旅游者来讲更是一绝,那就是\"一山尽览四季景,此色唯独天上有\"的佳境,山麓绿草如茵,有\"祁连山下好牧场\"之美称,中部或稍向上的广阔区域为灌木丛林;举目向上从稀疏植被逐渐过度到石山,峰顶常年积雪不化,冬意圣洁。当你经历千难万险,终于攀登峰顶时,便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地址:祁连县县城东南2公里处。

最佳游览季节:6月末到8月、9月末至10月初。

最佳游览位置:深入阿咪东索景区内欣赏灌木丛林、石林草或原阿咪东索全貌。

周边景点:小东素景区、祁连石林、冰沟林海露营基地、卓尔山景区。

特别提示: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请勿擅自攀登阿咪东索。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卓尔山动人的线条

卓尔山——这里是天之境

\"宗姆玛釉玛(卓尔山)\"是藏语音译,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是众多游客来祁连之旅必登的胜境,作家、诗人艺术家写生采风必到宗姆玛釉玛座落于八宝河北岸,山顶绿茵葱笼,挺拔苍翠的青海松柏点缀其中,与阿咪东素隔河相望。站在卓尔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快门随手按,处处都是美景。

地址:祁连县县城后面,从拉洞村或麻拉河村绕山路进入。

最佳游览季节:6月末到8月、9月末至10月初,冬季可以拍雪景。

最佳游览位置:上到山顶一览祁连县城全景。

周边景点:小东素景区、祁连石林、冰沟林海露营基地

特别提示:山顶温度低,去的时候多带一些保暖类的衣服,带遮阳帽、饮料。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这是县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

阿柔大寺——阿柔部落的藏族寺院

阿柔大寺为阿柔(即阿力克)部落的寺院,是祁连县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据该寺现世阿里活佛嘉措所写《阿柔大寺简志》,阿柔部落原驻牧于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曲什安河流域至玛卿雪山一带,初由阿柔完德扎… 巴旺秋的九子繁衍的九个族份,另有阿柔代芒和阿柔芒拉木可个族份,合计11个小部落,共组成阿柔部落。

三世达赖在这里曾讲经传法,为以后建寺奠定了基础。后经五世达赖允准,由夏扎大喇嘛和阿柔然坚巴克尊嘉措二人主持,于仲塔地方建成阿柔寺,取法名为\"具喜宏法洲\"。

约在清道光年间,头人却丹时期阿柔部落一部分北迁祁连,于现址重建寺院,但规模较小。本世纪四十年代,在阿柔千户南喀才昂和百户阿多等人支持下, 该寺发展很快,。

该寺的大型活动有正月祈愿法会、四月的守斋戒会、六月的供养会和住夏活动、十月的甘丹五供节以及显宗学院的四季学经期会和修供大威德金刚、马首金刚的仪轨等。

地址:祁连县阿柔乡

最佳游览季节:全年。

周边景点:祁连山草原、俄堡古三角城

特别提示:尊重少数民族习俗、拍摄内部场景时请征得僧侣的同意。拍摄佛像是不敬的表现,特别是开着闪光灯。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山下菜花黄

祁连山草原——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祁连山草原因\"交融之美\",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这里有成群的骏马,千万匹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草尖上开满鲜花,草腰沾着露水、草根里聚着酥油,其间是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牦牛,白色的羊群……这是一片让人心醉的草原。

每年7、8月间,草原风光最为迷人。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被终年不化的冰雪覆盖,而草原上的万顷油菜花金灿灿的,令人神往,加上蓝天白云下的一群群马牛羊点缀其中,让人如入仙境。

地址:祁连山下,无需可以去找,处处都是风景

最佳游览季节:6月末到8月、9月末至10月初。

最佳游览位置:在祁连境内周边都可欣赏到祁连山草原,最美的风光在路上。

特别提示:当地民风特淳朴,请尊重牧民民俗,注意保护环境。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世外桃源

黑河大峡谷——世界第三大峡谷

黑河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流经青海、甘肃、内蒙三地,拦腰折断祁连山峰,开凿出姿态万千、气势不凡的黑河大峡谷。神秘的黑河大峡谷是世界第三大峡谷,全长866公里,平均深4200米,其中70公里是无人区。

峡谷内景致独特而变化万千。时而狭窄河急,峭壁裸露,如至绝境;时而豁然开朗,坡缓滩阔,别有洞天。这里的气候变化多端,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确是旅游探险和科学考察的好去处。

地址:青海祁连县黄藏寺村

最佳游览季节:6月末到8月、9月末至10月初。

最佳游览位置:从黄藏寺村进入,可游览峡谷。

周边景点:祁连鹿场、祁连原始森林景观。

特别提示:峡谷目前还没有开发,野外条件恶劣,出发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可雇当地牧民当野外向导。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八一冰川

八一冰川——冷酷仙境

八一冰川又称小沙龙冰川,位于祁连山中段走廊南山的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流域的源头,冰川是一个发育于平缓山顶的冰帽型冰川,根据冰川编目资料,八一冰川是黑河干流河源区最大的冰川。

这是块神圣处女地,这里蓝天、白云、冰川交相辉映,是一处让人感叹、惊讶、向往的冰雪世界。

地址:祁连县野牛沟乡,距离县城约180公里,还未开发,最好乘坐越野车前往。

最佳游览季节:全年、夏季有冰雪

特别提示:夏季也须带冲锋衣或保暖一些的外套。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山丹军马场

周边景点

山丹军马场

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距今2130多年,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单一组织。山丹马场面积2195平方公里(比两个香港特区稍大),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的大马营草原,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一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还是重要的影视拍摄旅游基地。

地址:甘肃省山丹县南大马营草场

门源油菜花

在北方,提起油菜花,稍有点儿旅游经验的人都会想起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这里是北方小油菜生产基地,经过近年持续不断的努力,过去以种植油菜而大副提高了农民收入的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如今又把一片片油菜花变成了一旅游名牌,成为青海旅游的一大亮点。从每年的七月初开始,这里就进入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开花时间是7月5日至25日,最佳花期是7月10日至20日

地址: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

当地交通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路上风景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海北藏族自治州西北部,距离西宁约288公里,张掖200公里,门源170公里。东与门源、大通县接壤,南与海晏、刚察县相连,西与天峻县为邻,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肃南、民乐、山丹为界,与西宁、门源、张掖、民乐等地均有班车往来。从远方去往祁连县,可以先到西宁、门源或者张掖,然后乘坐班车前往祁连。

不过到西北旅游,交通是很占时间和精力的一个部分。去往祁连山地区,有条件的话目前仍然是自驾车最为方便,青海的美可不局限于景区内,路上处处风光处处好,自驾车时间自由路线自由,是第一选择。

自驾车线路:

可以从西宁、张掖两个方向前往祁连。

线路一:西宁 — 湟中县(塔尔寺) — 青海湖 — 海晏县(原子城) — 默勒镇 — 祁连县(八宝镇)

线路二:西宁 — 大通县(互助县) — 门源县 — 峨堡镇 — 祁连县(八宝镇)

线路三:张掖市 — 民乐县 — 峨堡镇 — 祁连县(八宝镇)

线路三:张掖市 — 肃南县 — 野牛沟乡 — 祁连县(八宝镇)

公共交通:

到祁连旅游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话,可以以西宁、门源、张掖三个地方为出发点。

西宁到祁连约288公里,有班车往返,单程约5个小时。

门源已经通了动车,但门源到祁连直达车次较少,每天只有2班。如果没赶上,也可以从门源乘班车到达峨博镇后,再乘当地出租车或班车到祁连县城。

张掖到祁连张掖到祁连班车有快客和普通客车两种,快客车程两个半小时,普通客车三小时。

其他信息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山下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祁连山下的小兔鼠

祁连地区旅游注意事项

1、祁连地区平均海拔2500—3500之间,县城海拔2700米,除个别游客外很少会发生高原反应,即使有高原反应,正常情况下两天左右就会消失。

2、拍摄人或经堂时征求对方和管理人员同意,清真寺按照习俗是可以在外面拍摄但不能进入礼拜殿。

3、沿途拍摄油菜花、草地时,不要擅自进入。如果进入油菜地里面,田地一般都会有田埂,可以顺着田埂进入到油菜花海里,既能拍到好看的风景,也不会踩踏到庄稼。

4、游览藏族寺庙、八宝如意塔以顺时针方向进入,不能在藏族寺院内吸烟,不能用手指指指点点,合乎规矩的手势是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以掌代指。忌讳用手触摸别人的头顶。

5、祁连地区紫外线强,不管任何季节带好防晒霜、帽子、润唇膏、太阳镜。

6、祁连景点比较集中,两天时间就可以游览掉大部分景点。可是并不能完全欣赏到美景,像八一冰川、祁连鹿场、黑河大峡谷\油葫芦自然风景区都比较远。如果时间不紧张,祁连是值得呆上五六天时间慢慢欣赏。

7、自驾游时要先到专业维修店检查并修理事故隐患,带好修车工具、各种证件、保险公司电话等。

8、祁连地区温差大,冲锋衣不可少。

出游参考

世上没有一个地方像祁连山

穿越祁连山,初识冷龙岭

祁连之族源概述

祁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从拉洞元山出土的石斧到著名的夏塘古墓;从扁都口岩画到峨堡古城,印证了其乱的沧桑和历史的久远。倒淌北流的八宝河、中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一路劈山凿谷,孕育了祁连的瑰丽风光。

祁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主要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15个民族,全县近5万人口中少数民族约占78%。其中藏民族是当地的土著民族,而蒙古、回、汉等民族则是随着民族交往的发展,从外地迁徙而来的。现就祁连藏、蒙古以及回族的源流概述如下:

一、祁连藏族源流综述

根据近几十年来的考古研究证明,藏族先民一直生存在青藏高原上。祁连现今主要有阿柔、郭米等几大藏族部落。其实是由早期生活在祁连一带的藏族先民以及外来迁入藏族部落,在历史发展中分化组合,相互兼并、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一)阿柔部落来源

\"阿柔\"部落是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的一个由纯血缘形成的土著游牧部落,系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环海八族\"之一,是由11个百户部落构成的千户部落,其游牧地是随着部落的迁徙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元代以前,有关阿柔部落的文献记载十分罕见,尚无法详细考述其发展历史。元朝时,随着阿柔部落的发展壮大,其势力日益雄厚,影响亦渐增大,部落首领华本加被萨迦派尊师八思巴任命为千户后,其历史活动始见于各种文献。

(二)祁连郭米部落的来源

郭米部落是青海海南地区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一个藏族部落。解放前,郭米部落有千户两名,百户十余名,户数及人均居当地各大部落之首。20世纪20年代,部分郭米民众举家迁到了祁连,并把自己原来锁住地方的部落名带到了新居地。

二、祁连蒙古族、裕固族源流综述

(一)祁连蒙古族来源

蒙古族进入青海始于蒙元时期。1227年,成吉思汗攻灭西夏后,留兵屯牧祁连一带,揭开了蒙古族入居青海的序幕。

雍正三年(1725年)初封时,在今祁连境内只有一旗,即和硕特部西右前旗驻牧。清嘉庆、道光年间,土尔扈特部南后旗、和硕特部前左旗等离开今刚察县,移牧于今门源以西、祁连县以东地区,后逐渐移至多隆、默勒一带。民国六年(1917年),和硕特部北前旗、土尔扈特部南中旗等四旗,进驻今祁连境内。至此,在青海省祁连县境内的蒙古族有六旗,其中和硕特蒙古旗三个,土尔扈特蒙古旗两个,喀尔喀蒙古旗一个。

(二)祁连裕固族来源

祁连地区的裕固族群众主要聚居在黄藏寺一带,因黄藏寺原属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1960年划归祁连县,故历来为裕固族群众聚居之地。祁连地区的裕固族属鄂金尼部落,即曼台部落,是裕固族七族黄蕃大部落中的一个部落。16世纪初,鄂金尼部落的先民来到了祁连八宝山以及今金阳玲一带居住,并由明朝朝廷划地为牧。鄂金尼部落是裕固族东迁时的先头部分,它的定居地就处于祁连山的最东段,即金阳玲一线。裕固族第一次动迁后,各部落共同在黑河上游兴建了黄藏寺。

三、祁连回族、撒拉族源流综述

祁连的回族其先民主要是明清以来,随同蒙古族和西北回族起义军等辗转迁徙而来的。回族是青海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人数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民族。

祁连地区撒拉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末明初,那时已有撒拉族零散居住。而冶长寿进驻祁连八宝时期,迁化隆之撒拉族至祁连县可为其在此地居住之始。至1949年,祁连地区有撒拉族20余户90余人。

多元文化孕育了青海祁连藏、蒙古、回、汉等各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互相尊敬、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他们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开拓进取精神,为开发建设祁连,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祁连民俗

\"郭米则柔\"主要流传在扎麻什(藏语:红山腰之意)乡、郭米村及其周边村落,扎麻什乡位于祁连县中西部,距县城西20公里处的黑河下游,平均海拔2820米, 属寒温半湿润牧、农、林气候区,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434毫米(400—500毫米),无霜气约140—150天,昼夜温差较大。

扎麻什乡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乡,总人口4727人,居住着汉、藏、回、土、蒙古、撒拉、裕固族、保安族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73%。

扎麻什境内林业、水利、旅游资源丰富。郭米村座落在黑河水边,村内绿洲茵茵、田园阡陌、奇山异石、苍山云海是郭米人世世代代生息活动的主要基地。

\"郭米则柔\"主要流传在扎麻什郭米村及周边村镇。则柔是藏族农民群众在农闲季节自发的一种表现丰收喜庆的集体歌舞活动,可两人或多人对唱歌舞;也可几十人集体演唱,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歌舞曲的唱词内容广泛,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生活、思念亲人、祝福相会、为党和社会主义歌攻送德、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从50年代起,群众又编唱了许多脍炙人口反映新生活的则柔歌舞,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郭米则柔\"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宣传表现的淋漓尽致。

郭米村自民国18年1929年据《祁连县志》记载,海南共和县甘地一带的藏族头人郭米才苍的率领下迁至黑河以北,该地得名为郭米。扎麻什地区早先就有先人居住,自古以来该地区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并多种宗教信仰并存传播,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郭米则柔\"有着漫长的形式和发展历史。郭米地区乐舞文化由来已久,游牧文化、商业、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人们在农闲季节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热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初期郭米部落的则柔逐渐成熟。

\"郭米则柔\"内容丰富,如歌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赞美生活、思念亲人、祝福相会、为党和社会主义歌攻送德、祝颂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内容。

\"阿柔逗曲\"主要流传在阿柔乡峨堡乡及其周边乡镇村落,阿柔乡位于县境内东南部,西距县城25公里,乡人民政府驻加隆。海拔3000米。乡境东邻峨堡乡,南接默勒镇、多隆乡、西连八宝乡、北靠走廊南山与甘肃省民乐县为界。

\"阿柔\"原为阿柔部族牧地故名,清时译作,\"阿力克\",1981年改评为阿柔,故名阿柔乡。阿柔部落由千户、百户、德芒、芒扎、阿多、多哇、外江、阿克落等八族份组成,北靠走廊南山南坡,南依默勒山北麓,南北高,中间为八宝河谷,形成一个较大的山台盆地,海拔2900——4400米,为冷温寒半湿润牧、农、林气候区,年均气温—0.7℃,年均最高温度(7月)为19.5℃年均最低温度(1月)为—21。7℃境内除种植少量饲料饲草外,不能生长其它农作物,适宜于发展畜牧业。

\"阿柔逗曲\"主要流传在阿柔、峨堡两乡及周边乡镇村落。\"阿柔逗曲\"多元一体,即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异性,形成了同一曲调不同唱词或同一唱词不同曲调的演唱形式。默勒、野牛沟、可可里等地也流传\"阿柔逗曲\"。但流传面不广。

阿柔部族从原始小部落发展为较大的部族,历史悠久,经历了复杂的沿革过程,约1720年部分阿柔部族从果洛地区迁徙到现在的阿柔乡,距今已有269年的历史(祁连县志记载),以借助放牧地区到有了固定的居住地区和放牧草原,其间经历了无数辛酸,岁月也使阿柔部落变了许多,但唯独没有改变的是藏族能歌善舞的特性。藏民族智慧的结晶\"逗曲\"成为最好的娱乐方式,无论家庭贫困、富裕、在婚礼宴席上\"逗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是营造氛围的最佳方式,必请唱家演唱助兴,多为两人对唱的形式,歌颂大海、赞美雪山、赞美草原、骏马。家庭生活,互道祝福,互道吉祥。

逗曲在藏语中称\"喜合\",其曲调与\"勒\"(安多地区亦称酒歌)相同,\"勒\" 是安多地区最普及、最常见、流传最广的歌唱形式,可独唱也可传唱,逗曲可不能独唱,它需要一定的演唱场合,如:婚礼宴席,过年、过节,一般以对唱为主要演唱形式,其内容有赞美大自然、骏马牛羊的,也有讴歌英雄事迹,描述民族习俗的;还有感怀情思,祝福吉祥的。天文地理,伦理道德,经典故事。包罗万象,无所不唱,\"阿柔逗曲\"的曲调独特,节奏缓缓如流水,形象生动,生活气息非常浓厚。\"阿柔逗曲\"的旋律为自由的节拍和严密有序的律动构成悠扬辽阔,舒展豪放的音乐形象,充分表现了自由奔放的草原民歌特点。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一个民族,千百年来,藏族同胞以彪悍、豪放、粗犷、爽朗的性格,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大家庭中一朵具有浓郁特征和风情的\"雪莲花\"。尤其是藏民族的手工艺制作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共献。

藏族主要居住在中国青藏高原上的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过着游牧生活的藏族牧民,常年赶着畜群逐水草而居。他们需要的是适应生产生活条件,迁移方便的的居所,这种能够移动的居所,就是牧民的帐篷,在辽阔的草原上,到处是星星点点地帐篷,成为辽阔草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牛毛帐篷\"以及制作工艺主要流传于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的广大牧区。\"牛毛帐篷\"是牧区的传统民居。市藏族人千百年来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精华。

藏族民居的形式结构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了形态各异的建筑。具有关考古资料表明:远在四五千年的石器时代,藏族的居民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规模和较高的艺术水平。

\"牛毛帐篷\"的传承以社会性的、地方民族习俗为特征的。\"牛毛帐篷\"是藏族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随着藏族牧民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每一格藏族牧民都与\"牛毛帐篷\"生死相依。这其中仍不乏有聪明勤劳踏实的藏族牧民长期的劳作。如今在藏族居住地大草原上随处可见。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