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三江源频来“陌生客”,这里到底有多好?

作者:中国西藏网 时间:2020-04-03 11:00:29 浏览量: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曲麻莱县记录到大麻鳽(jiān),经专家证实该物种在青海省首次发现,系迁徙途中迷路。

三江源频来“陌生客”,这里到底有多好?

图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记录到的大麻鳽。来源:中国新闻网 摄影:白玛久美

据了解,大麻鳽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主要以鱼、虾、蛙、蟹、螺、水生昆虫、雏鸟等动物为食。2017年出版发行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提到,该物种在西藏和青海没有分布记录。此次发现填补了青海省该物种分布记录的空白。

三江源频来“陌生客”,这里到底有多好?

2018年11月1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开展的水鸟调查中,拍摄到一只非常稀有的雌性黑狼影像。这是三江源地区首次记录到这一物种。

三江源频来“陌生客”,这里到底有多好?

图为在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拍摄到的黑狼画面。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在三江源地区东段的玛可河林区,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黄喉貂这一典型森林物种,系三江源首次记录到黄喉貂活动影像,黄喉貂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次影像,填补了三江源区域黄喉貂影像资料记录的空白。

三江源频繁遇“陌生来客”,表明该区域动物区系物种越发丰富,标志着青海省生态环境日趋向好。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源源不断来自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三江源,因此这一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世界第三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为了呵护这座“中华水塔”,2016年8月1日,首个国家公园条例《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正式施行。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正式启动。2017年7月7日,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申遗成功。

据了解,青海省于2017年启动实施国土绿化提速三年行动,每年造林400万亩,以提升三江源头绿色颜值。两年来,全省完成国土绿化8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6%,蓝绿空间占比突破70%,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1.1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18平方米,新创建森林城镇3个、森林乡村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5个。全省国土绿化规模持续扩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显著改善,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三江源频来“陌生客”,这里到底有多好?

图为三江源自然风光。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7年以来,青海省有效提高绿化造林标准及质量,累计完成工程人工造林134万亩、封山育林297万亩、防沙治沙311.7万亩。大力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森林草原防火与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实现连续32年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332万亩、草原鼠虫害3940万亩。

如今的青海省,社会各界植绿护绿爱绿蔚然成风。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领下,各地开展“绿化家园”“保护母亲河行动”等主题活动,推进“互联网+植树”等义务植树活动。2017年以来,各地累计634万人次义务植树3000万株。

不仅如此,如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也正稳步推进,用科技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打造“智慧公园”。相信不久的将来,这里的生态环境会更好,会有更多的动物及禽类到这里安家、繁衍生息。(中国西藏网 综合/常丽)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