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2014-09-13
去浦东机场路上。
第2天 2014-09-14
西宁城北兴鼎安大酒店
酒店自助早餐
午饭,西宁马忠饭店,这里的热气羊肉非常好吃,可惜忘了拍照片了。
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9万。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使用语言:土族语,使用文字:汉文、兼用藏文,宗教信仰:喇嘛教、道教、多神教、萨满教等,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土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使用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过去通用汉文,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彩虹部落
土族小伙唱歌
土司府邸
水房
土族民居
轮子秋
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并踊跃开展的传统活动。据传,土族从游牧民族转向农耕民族后,有了木轮车,有了碾场的碌碡。在麦场上,几个玩童无意掀翻了大板车,爬上车轮随意旋转,这就成为了最原始的轮子秋。每年秋收季节,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地场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同车轮竖起来,底下车轮压上碌碡,车轮绑上一根长木横杆,横杆两头拴上绳子做成秋千,打秋人坐在秋千上,其他人推动横杆转动车轮。80年代后,改用钢制轮盘,套以滚珠轴承,使之更为结实和美观,饰以各色彩旗。现在轮子秋运动是在场地正中竖立着一根4米来高的钢管,安装在钢管正中为一直径约1.2米的钢(或铁)制圆盘,将钢管分两部分,下接底座,顶端置火炬。数名身着民族盛装的土族姑和小伙子们足踩悬吊在铁盘边缘的踏板,随着大圆盘飞快地旋转,并不时作出\"寒鹊探梅\"、\"雄鹰展翅\"、\"猛虎下山\"等各种高难度空中动作。
蒙古包,晚饭
第3天 2014-09-15
前往青海省贵德县,贵德俗称青海小江南。
在途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等各种形状的地形。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首次发现于1928年,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的矿床学家冯景兰,在我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注意到了分布广泛的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
丹霞地貌
1983年《地质辞典》首先提出丹霞地貌定义,“指厚层、产状平缓、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的红色砂砾岩,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这是学术界对丹霞地貌所下的第一个定义。
女娲峡
青海小江南
问天峡
通天峡,仅适用于在导游陪同下的探险。
黄河清大桥
这也是黄河!
云,都那么有规则
俗话说,天下黄河贵德清,据说最清的时候能见度达3-4米。
天下黄河贵德清?
贵德县,当地人在玩的游戏,没看懂
什么树知道吗?是法国梧桐。
贵德县玉皇阁
贵德玉皇阁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贵德县河阴镇,距省会西宁114公里。是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贵德玉皇阁是明清的古建筑遗存,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建筑包括玉皇阁万寿观、文庙、大佛寺、关岳庙、城隍庙、民众教育馆(现为梨馨园)六个院落及古校场(俗称隍庙场)和贵德古城。
玉皇阁俯瞰
第4天 2014-09-16
贵德县金河源国际饭店。
在途
日月山,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自然分界线。海拔3520米。
日月山藏语叫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纳喇萨喇”,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日月山地理位置: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海拔:4877米。日月山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青海湖东侧,为祁连山支脉,西北一东南走向,长90公里,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877米。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日月山东侧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而呈红色,故古时被称为“赤岭”,藏语称“尼玛达娃”,蒙古语称“纳喇萨喇”,即太阳和月亮之意。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
白牦牛
自热米饭,途中午餐,外加一个苹果,一罐八宝粥和一根火腿肠。
进入青藏高原。
牛羊成群的青藏高原
京藏公路大水桥收费站
茶卡盐湖,海拔3100米。
茶卡盐湖,也叫茶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在茶卡盆地的南面有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盆地东西长80km,宽30km,面积2400km2。茶卡盐湖位于茶卡盆地的西部,长15.8km,宽9.2km,面积154km2,湖面海拔3059m;盐湖的边缘呈放射状展布的茶卡河、莫河、小察汗乌苏河等河水直接入湖,并且在湖区东部泉水发育,以地下水的形式补给茶卡盐湖湖盆。茶卡盐湖也叫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茶卡盐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
盐雕
盐结晶
小盐雕
盐路
盐的世界
中国的天空镜湖-茶卡盐湖
芨芨草是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硬。喜生于地下水埋深1.5米左右的盐碱滩沙质土壤上,为中等品质饲草,对于中国西部荒漠、半荒漠草原区,解决大牲畜冬春饲草具有一定作用。但据说当地的牛羊都不喜欢吃,它的主要功用是固沙。
远处的雪山属昆仑山脉。
正在翻越橡皮山(海拔>4200米)
翻越橡皮山,海拔4200米
云咋就排得那么整齐呢?
抵达青海湖边的晚餐地点,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青海湖边,晚饭后出来看见有晚霞,可惜不能进景区,因为这是出口,到不了湖边,只能远望。
篝火
第5天 2014-09-17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其地理位置为刚察县、共和县及海晏县交汇处,面积:4583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1米,最大深度:32.8米。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青海湖的清晨
远山的呼唤
昨晚的住宿,不过有的住已经很不错了。
出来才知道昨晚住的还是“别墅区”
绿茶,远山,蓝天,白云☁,空气清新。
蓝天白云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入口全景
经幡
游湖
二郎剑景区
祭海台
远处白皑皑的雪山、幽蓝的青海湖映衬着盛开的油菜花
再见,青海湖。
在途
金银滩
原子城——金银滩 金银滩草原,位于青海省海北州境内,它的西部同宝山与青海湖相临,北、东部是高山峻岭环绕,南部与海晏县三角城接壤(三角城是西海郡遗址,建于西汉王莽秉政时期),在这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贯穿,这就是青海有名的金滩、银滩大草原;藏民兄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热土地上,有30多万只牛羊在这里生息,是典型的牧区。 金银滩的黄金季节是7、8、9三个月,鲜花盛开,百鸟飞翔,尤其是百灵鸟儿的歌声,动听迷人。
远眺原子城,两弹一歌的地方。原子弹,氢弹,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参观原子博物馆,了解我们国家的核武器历史进程,接受教育。
第6天 2014-09-18
李家峡水库是青海尖扎县境内的属黄河上游第二阶梯水电站之一,在著名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下面,周边由红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的群山围绕。阳光下山阳面红褐、山阴面深褐,水浅处碧绿、水深处湛蓝。群山峻峭,海拔近4000米,水面辽阔,深处逾180米。山水辉映,极其壮美。黄河由此流出,清澈见底,与寻常见到的黄河回然不同。
李家峡水库。
拍到这些藏族小孩照片可是很不容易的哦。
总算是笑了
藏族母子
寂静的山岭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冶州尖扎县境内,距青海省西宁市131公里,距尖扎县城50公里。它景区面积1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2300米,年平均气温为20℃,最低气温为-11℃,年均温度-6℃-2。9℃,公园以奇特“丹霞”地貌、茂密的森林植被、古老的宗教文化、雄伟的电站大坝、绮丽的峡谷库区及独特的藏族风情所构成,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身,是开展旅游、朝拜、观光、度假、野营和科学考察、生态旅游的理想胜地。面积:15000多公顷,与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紧密相连,距省会西宁131公里。坎布拉地区以独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称,山峰挺拔,雄浑壮丽,充满阳刚之气,具有很强的自然风光魅力,堪称全国之最。
进入坎布拉核心景区
坎布拉门票
车行在崎岖的山路上
也属丹霞地貌,与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不同在于贵德地貌以青灰色为主,而坎布拉地貌以红色为主。
船游李家峡水库
船老大
高原上的湖光山色(海拔3600米)
一抹红
再见,坎布拉地质公园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在地质方位上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区域。公园内涵盖“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构造类型以及3800万年以来的地质生态环境演化遗迹。坎布拉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坎布拉地区有十八座奇山险峰,南崇峰、宫保峰、德杰峰、内宝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牦牛峰等,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十八座山峰中,阿琼南宗和内宝宗最为闻名。德杰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只有一条石阶小径通往峰顶,这条小径大部分是在悬崖上人工开凿而成的。
游览图
在途
第7天 2014-09-19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中国及东南亚享有盛名,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明朝对寺内上层宗教人物多次封授名号,清康熙皇帝赐有“净上津梁”匾额,乾隆皇帝赐“梵宗寺”称号,并为大金瓦寺赐有“梵教法幢”匾额。三世达赖、四世达赖、五世达赖、七世达赖、十三世达赖、十四世达赖及六世班禅、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都曾在塔尔寺进行过宗教活动。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远眺塔尔寺
塔尔寺是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是青海省和中国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主要建筑依山傍塬,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有大金瓦寺、大经堂、弥勒殿、九间殿、花寺、小金瓦寺、居巴扎仓、丁科扎仓、曼巴扎仓、大拉浪、大厨房、如意宝塔等9300余间,组成一庞大的藏汉结合的建筑群,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塔尔寺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塔尔寺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早年学经于夏琼寺,16岁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燃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塔尔寺自建立之日起,慢慢完善了一套自己的寺院宗教组织,寺院政治组织和寺院经济来源,文化生活等的体系化。宗喀巴去西藏六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掸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
17年后的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来青海,翌年春,由当地申中昂索从措卡请至塔尔寺。三世达赖向仁钦宗哲坚赞及当地申中、西纳、祁家、龙本、米纳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扩建塔尔寺,赐赠供奉佛像,并进行各种建寺仪式。经四世达赖指示,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显宗学院,讲经开法,标志着塔尔寺成为格鲁派的正规寺院。 从清康熙以来,朝廷向塔尔寺多次赐赠,有匾额、佛塔等。正是因为这些特殊原因,塔尔寺迅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蜚声国内外的六大寺院之一。最盛时有僧侣3600多人,解放初期尚有1983人。该寺文物极为丰富,建筑、法器、佛像和文献藏书,使寺院成为一座艺术的宝库。该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创建该寺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藏区各地。该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4次全寺性的大型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
祈寿殿,汉藏建筑的统一
大金瓦殿
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大拉让宫(吉祥宫)、四大经院(显宗经院、密宗经院、医明经院、十轮经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建筑群。 主要建筑 八宝如意塔,位于寺前广场。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于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异,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长9.4米,底座面积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 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建筑面积为450平方米。初建于公元1560年,后于公元1711年,用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多两改屋顶为金顶,形成了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后来又在檐口上下装饰了镀金云头、滴水莲瓣。飞脊装有宝塔及一对“火焰掌”。四角设有金刚套兽和铜铃。底层为硫璃砖墙壁,二层是边麻墙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宝镜,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内还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匾额题字为\"梵教法幢\"。
转经轮
大经堂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