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作者:旅游达人指南 时间:2020-05-14 11:23:48 浏览量:

守望神山-2017阿尼玛卿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

序篇

很多年前,雪豹在我的印象中,不过是动物园笼子里趴着睡觉的大猫,后来,对雪豹发生兴趣,源于一部电影《白日梦想家》。电影内容不多介绍,没看过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也就是这部电影,让我对雪豹这种生物产生了浓浓的兴趣。

据报道,2008年以来平均每周至少有4只雪豹被杀死;55%是因袭击家畜而被报复性猎杀,只有21%是出于非法贸易目的而遭盗猎。即便对雪豹的需求减少,除非大幅度减少人兽冲突、确保山地居民与雪豹的共存,否则杀戮不会停止。实际被杀害的雪豹远高于这个数字,因为边远地区的许多杀戮事件根本没被发现。如果可以为保护雪豹出力,幸运的话,有朝一日能拍到野生雪豹,成了我最大的愿望。

于是,国内一些保护雪豹的组织就成了我平时关注的对象。

近日,公益组织雪豹守望者发起了一个阿尼玛卿神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的活动,我抱着试试的态度,给雪豹守望者的发起人写了一封邮件。没想到,真的成功受邀参加这次科考行动。

主要负责媒体及技术方面的支持。

两天前我还在享受着云南秋日里的暖阳,今天我就已经到了大雪纷飞的西宁。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此次科考虽然不用露宿野外,但是山区的食宿条件还是很艰苦的。十月中旬的阿尼玛卿神山腹地已经是冰天雪地,最低温度有零下十几度,进山前装备还是要准备好的。睡袋最好带零下十度的,羽绒服,抓绒衣,登山鞋这些是必须的,能到达的最高海拔有5000米,高反的药和氧气也是有备无患,方便面罐头榨菜最好也带一些。

东风风神汽车为我们这次的科考之行提供了四辆风神AX7做为科考车辆,高海拔、复杂的路况和大雪不仅仅是对我们,也对这四辆AX7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同时,深圳喜爱科技也为我们这次的科考之行赞助了五台直播相机,将全程记录此次行动。出发前要全部充满电。出远门随身带插线板也是我的习惯之一,每天各种设备要充电。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此次科考之行是由雪豹守望者的发起人戴威和青海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秘书长阿旺共同发起的,主要是为了考察人类的行为对于雪豹栖息地的影响。

在阿尼玛卿山,驾车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徒步,成为转山新方式,也直接导致草地生态的破坏;草原、湖泊和山上都能看到虫草采挖者、朝圣者和修路者遗弃的各种垃圾;以前由部族共同管理的草场或自然资源,现在变为私有化的管理;曾经神山境内不准采挖虫草,现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到挖遍了大山。

这些改变也对阿尼玛卿的环境及野生动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 图:原上草

 科考详情

  “阿尼玛卿神山雪豹栖息地快速评估”科学考察团队由专业生态学、动物学科研专家和雪豹守望者特约艺术家组成,他们分别在实地科考、牧民采访、社区宣传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参与本次科考的有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秘书长阿旺、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社区项⽬联络⼈华青、雪豹守望者发起人戴威、北京林科院动物学博士后刘炎林、世界⾃然基⾦会(WWF)雪豹项⽬⾼级官员何兵、陆桥生态中心副秘书长齐险峰、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著名画家郑山麓、知名插画师,跨界艺术家胡云峰等人;另外专注于雪豹研究的北京大学博士后肖凌云、美国伯克利大学博士后李娟将为本次科考提供远程技术支持。

    本次科考将走访雪豹栖息地所在的重点乡镇,途径玛沁县雪⼭山乡、东倾沟乡、下⼤大武乡,都兰县沟⾥里里乡等地;内容涉及转山体验神山文化,了解雪豹生态自然景观,拜访阿尼玛卿自然生态站,走访牧民了解“人兽冲突”等情况。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科考路线示意图 制图:原上草

  “阿尼玛卿神山雪豹栖息地快速评估”计划产出内容相对丰富,包括:针对⽬前的栖息地状况,制定阿尼玛卿区域内长期科学的雪豹监测⽅法和保护的⽅案;此次调查参与者中有艺术家,他们将有针对性地产出以保护雪豹为主题的艺术产品与传播素材;最终,将协同相关政府部门,提交阿尼玛卿雪豹栖息地快速评估报告;

对于保护雪豹,我们能做什么?我抱着这样的一个疑问,开始了此次科考之行。

生态篇

作为此次科考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当地的生态问题。

WWF曾发布一份《脆弱的关联性:雪豹、人类、水源与全球气候化》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1)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三分之一的雪豹栖息地将不再适合雪豹的长期生存;2)随着雪豹分布区域的环境温度升高,森林植被分布基线正在向更高海拔地区收缩;3)森林退化后的区域被转化为农业和牧业用地,进而加速雪豹栖息地的进一步退化和破碎化。

保护生态已经是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前往阿尼玛卿山的沿途,距离公路不远的山丘已经沙漠化。当时坐在车里的我看着远处一片一片金色的山丘,深秋的气温染黄了沙丘上的植物。沙丘的顶端没有一点植被,边缘仅剩的一些植物也在苦苦挣扎着,可能不用多久也会被黄沙湮没。

也许就在几十年前,甚至几年前,这里还是富饶的草场,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过度的放牧,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干旱,还是什么其它的原因?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的公路。部分道路已经修为高速,现在高速路还未开通,所以拍下了这样的照片。

高速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仅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还要穿越许多环境敏感区,,恶化了动植物的栖息生存条件,加速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对地质、水文、大气等各方面的影响很大,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往往不能自然恢复,给我们的自然环境留下永久的伤痕。

科考队中的专家也和我们说了当地高速建设对于环境保护所做出的努力。这条高速路修建初期,道路上原有的草甸全部挖起,铺在道路的两边,而不是破坏性的修建。要知道高原的草甸如果被挖掉,可能几十年后,挖掉的那一块还是光秃秃的,很难再生长植物。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阿尼玛卿神山卓德卡冰川。这是阿尼玛卿神山拥有的57条冰川其中之一。

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青藏高原是除北极和南极之外冰川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中国八成以上的冰川盘踞于此。

位于高原腹地、三江源地区的雪山、冰川,主要分布于唐古拉山的北坡、东昆仑山的南坡,色的日峰以及阿尼玛卿山等地,总面积近2400平方公里,冰川资源蕴藏量达2000亿立方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重要补给水源。

阿尼玛卿雪山是黄河源区最大的雪山,据相关资料记载,这里分布着80多条大小不一的冰川。2009年的一项监测显示,阿尼玛卿雪山冰川退化明显加快,边缘部分已变得非常稀薄。

  最近几十年,青藏高原的隆升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等高山阻隔而不能到达源区,致使当地气候日趋干燥,冰川大规模消融、退缩。

  也有专家指出,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进入三江源区,加上掠夺式开发等因素,导致当地冰川后退、雪线上升的人为因素比重逐渐加大。

阿尼玛卿神山的的部分冰川距离公路只有几百米,几乎所有的游客都可以轻易爬上去,其实这样的行为会造成冰川的加速溶化。过多游客的攀爬踩踏会让冰川表面变黑,导致热量吸收变大。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雪山脚下随处可见的垃圾。

人类的生活垃圾对于雪山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这些垃圾来源于当地牧民,挖虫草的人还有游客。

我们此次科考也会对当地垃圾的可回收利用做一个评估,将来会建立垃圾回收站,并将回收的垃圾做二次利用。

 

阿尼玛卿神山转山(雪豹栖息地科考之行)开篇

 

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雪豹,还有我们自己。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