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
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仓央嘉措这么富有禅意的一段话
就这样生发在圣洁的塔尔寺
和其他季节相比,冬季的塔尔寺更多了一份恬静。
漫步塔尔寺的角角落落,不仅仅只看金碧辉煌的宗教建筑,也不仅仅只听宗喀巴大师立地成佛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肆无忌惮”的长知识。
1、诵经壮景:我在这听见你诵经的真言
大经堂是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这里是僧人诵经学习进修的地方,遇到活佛莅临的日子,更是僧众聆听介法的场所。僧人们盘腿而坐,手里拿着法器敲打,眼睛看着经书不停地在诵经,即便有游人从身边路过,也不会影响到他们。只是大经堂是不允许拍照。
2、辩经:集学习与娱乐于一体的游戏
九间殿前这个规模颇大的院子被称为社火院,是僧人用作“辩经”场所。红衣学僧,有的席地而坐,有的面对而立,他们大声的辩论着。而且站着的学僧一会儿击掌,一会儿欢呼,动作夸张,表情欢乐,很有趣。辩经有对辩和立宗辩两种。这种游戏蕴含着深奥的哲理,以及精妙的艺术。
3、转经筒:要按顺时针转动
小金瓦寺是塔尔寺中处罚犯戒僧人的地方。在小金瓦寺门外有很多的转经筒,也叫嘛呢经筒。筒用木头或金属做成,中间是空的,里面装满了经书。筒的侧面雕有文字,均是梵文发间的“掩嘛呢叭咪哞”,即观世音菩萨的六字真言。信徒和僧人一定要用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经筒,千万不要转错了方向。
4、磕长头:五体投地大礼,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信徒若在佛前许过愿,原以十万长头的距离奉上平生所有的积蓄,报答佛祖。一直拜到规定的数目为止,每磕完一个头,就用念珠拨一个记数,而且每次之前的间隔不能超过24小时,否则前面的累积数都无效,得重头再来。
5、大金瓦殿银根菩提树:闻到了前世的魂魄之香
塔尔寺的大金瓦殿前却有一株,相传是宗喀巴大师出生后脐带滴血的地方自然生长出来的。后人为护塔护树,又修建了一座大金瓦殿,这既是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的缘由,也是该树主干包于银塔内的缘由。在信徒们的心目中圣树是不能随意摘取树叶的。
6、印经院:了解古老的雕板印刷法
因寺庙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经书,因此,负责印经文的僧人便会整日忙个不停。塔尔寺的印经院至今仍然采用比较古老的雕板印刷法,经书的用纸是这种颜色稍暗,韧性极好的棉质纸张,经书开本都不大,多呈长条状,翻阅方便。
7、僧帽:藏在僧帽里的秘密
历史记载宗喀巴在创立黄教之前曾师从红教,因不满于当时各教派的腐化颓败,才创立了黄教。传说红教徒习惯戴黄色里子、红色表面的帽子,宗喀巴在改革成功之后将帽子翻了过来,但露出一圈红色的帽边,以表示对老师栽培的不忘之情。
8、酥油花:盛开在塔尔寺的雪莲花
塔尔寺的酥油花制作作坊分上下两个院,每年都要分别推出一套新作品,但题材事先都是保密的,有些竞争的意味,若届时推出的作品选题相同,则被认为非常吉祥。酥油花只有冬季才能制作,作坊内还不能够生火,以保持低温,由于酥油遇温稍高便会融化,僧人在制作时若手温升高,就要将双手浸入冰冷的水中去降温,每次制作完都有好多人的手被冻伤,但足见其虔诚。
9、布施墙:半人高石头上的“佛法”
在塔尔寺有一座半人高的墙壁,据说宗喀巴之母,当年从清泉背水回来总要倚此石小憩,故称“憩石”,后被寺僧奉为“护法磐石”。很多朝拜的人会奉上自己的心意,在墙壁上会粘上钱币,作为布施。很多虔诚的佛教徒会认为是佛法在起作用,其实是因为在石头表面满了酥油。
10、晒太阳:让藏地的阳光洗涤纷乱的心灵
阳光照射的塔尔寺,让高原的冷风也有几分的畏惧,经幡和哈达在风中飘舞,也发出阵阵声响,怎么听都像是在念着梵语,在这里,心灵会被洗涤。
LINK:塔尔寺旅游攻略
地址:西宁市区西南25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
温馨提示:
1、在寺院里不能用手摸佛经、佛像、法器等,更不能跨越;
2、转经轮时,一定是从左向右顺时针转动;不要乱摸藏族人的头和帽子;
3、严禁吸烟和拍照。
周边逛逛:
八瓣莲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验中心:这里既是博物馆,也是购物中心,有加牙藏毯、堆绣、铜银器、昆仑宝玉等伴手礼。
青海藏文化馆:这是一座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历史的博物馆。最让我爱不释手的是这里的镇馆之宝——245种藏族面具,这是国内乃至世界上收藏藏族面具最全的一个博物馆。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