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一种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藏族传统绘画艺术,不仅具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奥妙的佛教哲理,还蕴含丰富的科学知识,符合自然科学原理。
在中国美术史中,藏族绘画自成一脉,依附于宗教文化,有着浓郁的地域色彩。藏族美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唐卡(thangka),是雪域高原孕育千年的艺术瑰宝,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非凡智慧,用人间最鲜艳的色彩,去描绘穿越了千年的藏族文明。
或许有人认为,唐卡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自然科学并无关系,但事实并非如此。从色彩三原色、颜料的化学性、色彩心理学、时空观、科学题材等方面,都能进行科学解读。
配色利用了三原色原理
颜色是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投射到视网膜,被视网膜感知后在大脑里产生的不同反应。大自然中的缤纷色彩进入视网膜后变成电信号,大脑根据这3种电信号的强弱解读成不同颜色,这正是红、绿、蓝三原色(RGB)理论的生物学依据。如果在颜色环上选择3种独立的单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就可以调出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色。
根据《藏族传统美术概论》,唐卡中的颜色有5种主色:红、绿、蓝、黄、白,其中前4种为颜色之父,白色为颜色之母。颜色的父母相配就会产生颜色之子,再往下调配是颜色之孙,这种配色方法正是利用了三原色的原理。
白色在调色中的主要作用是淡化其他颜色,例如,红色加白色,调成淡红色。唐卡中常用的30多种配色就是由这几种主色相互调配而出。调色颜料的品种要尽量少,如果有第5种以上的颜色加进去,不会使颜色变得丰富,反而会降低纯度,也就是形成浊色。因此,唐卡中的配色通常是由2~3种主色调配而成,例如,绿色+黄色=黄绿色。绿色对应波长在546nm附近,黄色对应波长在600nm附近,两种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就可得到波长为位于两者中间560nm~580nm的黄绿色。
可见,唐卡主色的红、绿、蓝、黄包含了色彩显示与美术中的主要颜色,通常在其中选取2~3种主色调制配色,这与三原色显示原理不谋而合。从原理上,任选3种颜色也可以调配出白色以及任何颜色,但这样需要对配比掌握非常精准,并且会降低纯度,因此直接用自然界中的白色作为唐卡主色之一,不得不说藏族文化中蕴含着藏族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
颜料取材于大自然
色彩绚丽的唐卡不仅具有独特的色泽感,并且历经几百年沧桑岁月色泽依旧艳丽,这是因为绘制唐卡的颜料都取于大自然,从天然矿石或植物中提取。这些颜料矿物一般都是在特殊环境中经历百万年才形成,已经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用这些大自然赋予的色彩斑斓的矿物颜料绘成画的颜色能保持经久不变。
那么,唐卡中5种主色都是哪些矿物颜料呢?
朱砂
一般来说,红色用的是朱砂。上好的朱砂非常坚硬,刚磨好的朱砂颜色呈现黑色,在水中浸泡一到两天后,黑色部分沉下去,留在上面的是红色,过滤后就得到了红色的颜料,一般用来做红色部分的晕染和绘制,也是红唐的主要颜色。
绿色用的是孔雀石,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常与其他含铜矿物共生(例如蓝铜矿、辉铜矿、赤铜矿、自然铜等)。孔雀石的品位低,采掘艰难,而且常伴生其他矿石,需要经过粗磨、提纯、分离等工序。只有经验丰富长期从事绘画的艺人或制颜的艺匠,才能保证颜色相分离的准确、纯正。唐卡中绿色一般用于绿度母(sgrolljang)、青山绿水、树木树叶等颜色,有时还会在矿物颜料中加入植物颜料调色,比如树木的颜色就是孔雀石加上茜蝶花。
孔雀石
唐卡的蓝色最早是使用藏青,目前藏青已经消耗殆尽,现在一般用蓝铜矿。蓝铜矿是一种碱性铜碳酸盐矿物。蓝铜矿通常与孔雀石共生,蓝铜矿会因风化作用,使CO2减少,含水量增加而转变为孔雀石。蓝色在唐卡中常用于天空的颜色、护法的体色(藏语称“唐”)等。
蓝铜矿
唐卡的黄色是雌黄(也称石黄,化学式:As2S3)和雄黄(化学式:As4S4),雌黄和雄黄都是砷的硫化物,大多在低温热液矿床和硫质火山喷气孔产生,一般相伴而生,属于共生矿物,有“矿物鸳鸯”的说法。从雌黄和雄黄中可以提取出不同的黄色,全凭画师的经验来搭配、调制出不同颜色的黄色,其中的比例被作为“秘方”保存着,成为唐卡画师之间神秘的语言,代代相传。
黄色一般用于佛像体色、火焰底色、佛和度母的衣服等,描金时也会用作底色,可以使金色更加牢固、不易脱落。唐卡中的白色,来自白石矿。白石也就是石英,是一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晶体属三方晶系的氧化物矿物。白色不仅可以单独用来作画,还可以来淡化其他颜色,例如调出淡粉、淡绿、淡蓝等颜色。
雄黄(左)和雌黄(右)
唐卡中矿物颜料的应用有着悠久历史,在藏传佛教和绘画发展中有着独特而崇高的地位。除了上述5种主色的颜料,还有金、银、珍珠、藏红花等其他颜料,大多是以产于雪域高原的天然矿物、植物为主要生产原料。颜料矿石采集后还需要粉碎、提纯、研磨、深浅分层分离等工序,工艺繁杂且要求较高。正是因为使用纯天然的颜料,使得唐卡的色泽艳丽且富有生命感,并且利于长期保存。
唐卡艺术与矿物颜料的结合,反映了藏族人民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聪明才智,是人类智慧创造与地球鬼斧神工、自然奇妙杰作高度结合的成果。
色彩运用与搭配符合心理学
星辰运行图
心理学中将色彩分为红、绿、蓝、黄四原色,与唐卡中颜色之父的观点不谋而合,其中红—绿、黄—蓝称为心理补色,这4种颜色再加上白色和黑色,就构成了心理颜色视觉上的6种感觉。唐卡色彩富丽、视觉冲击力强,但并未给人以杂乱的感觉,正是因为唐卡十分讲究色彩的运用与搭配,符合色彩心理学。
藏区大都地处高原,放眼望去都是高纯净度、高明度的大片艳丽色彩。这方水土养育的藏族人民长期耳濡目染,造就了对色彩敏感而鲜明的审美习惯,创作时喜欢使用红、绿、蓝、黄、白5种吉祥色,代表的含义分别是太阳、草原(树木)、蓝天、大地和云朵(雪山),这也是藏族原始宗教——苯教中代表本源的象征色。源于自然环境与佛教的色彩,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有深刻的宗教寓意。
红色表示怀业,象征怀爱。在藏传佛教中红色具有特殊含义,是神灵的象征,在色彩心理学中,红色通常会联想到火、兴奋和热烈,象征热情、权威,通常在佛、佛母、菩萨、大德高僧及度母等唐卡中,多用红色,传达了慈悲、智慧以及救度的含义。
绿色表示事业,象征救苦。绿色和大自然与植物紧密相关,给人以希望、安全、平静和舒适之感。绿度母是一位救世大菩萨,以救人脱离灾难著称,用万物生生不息的绿色,孕育一片新生的契机。
蓝色表示空性,象征调伏。在色彩心理学测试中发现,几乎没有人对蓝色反感,是种接受度很高的颜色,它使人心情平静,也被看作是深奥的颜色。因此在唐卡中蓝色是应用度很广的颜色,比如蓝色的天空,还有护法的体色为蓝色,被赋予神秘和深邃的宗教含义。
黄色表示增业,象征增益。黄色是明度极高的颜色,是高贵、富有和奢华的象征,同样也是佛教的象征色,比如佛像身后金色的头光,象征着珍贵和神圣,再如,财神通常也是用黄色,象征着荣耀和富贵。
白色表示息业,象征消灾。白色象征神圣不可侵犯,藏族认为世界起源于“洁白之霜”,从色彩心理学来看,白色看似无色,但又包含了多重颜色,是纯粹和洁白的象征,在佛教中象征消除疾病、灾害祸患等。
黑色表示诛业,表示摧伏甚至诛杀怨仇、魔怪。在心理学中,黑色是威严、神秘力量的色彩,比如黑唐卡多用于绘制护法神、金刚等镇妖降魔的内容,尽显威严庄。
色彩不仅直观地影响人的情感,缤纷的色彩还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唐卡的色彩象征意义符合色彩心理学观点。
唐卡色彩丰富,给人以舒适、和谐之感,也是由于绘制时配色运用的统一与变化、平衡和层次等符合色彩心理学理论。
每幅唐卡都具有统一的色彩基调,有以单色构成的基调,也有同类色构成的基调,在统一色调中寻求变化,以达到色彩丰富而和谐的效果。如把红色、大红、深红、橘红、橘黄、黄色等颜色运用在一起,虽然这些颜色在明度上不同,但都属于同一色相,因此构成的画面很容易调和。同时,为避免呆板、缺乏变化之感,配色时会按照一定空间做调整,比如在大面积的红、橙、黄颜色中,再配上小面积的对比色,如蓝、绿等,不仅起到点缀作用,也使得视觉上均匀而富有变化。
表达方式体现了科学时空观
藏医药图
唐卡艺术在表达方式上自成体系,不仅增强了叙事的功能,并且是一种科学时空观的体现,这种时空观的表达在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提出将时间看成是第四维,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了一起,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也就是相对时空观。不同于西方绘画在确定的空间位置上的表达方式,西方的绘画通常是运用透视法,一般是写实的,也就是一幅画展示的是一个空间里瞬间发生的场景,唐卡并不满足这种描述单一的空间理念,把不同时间发生的故事展现在同一幅画面中,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在拓展空间的同时加入了时间的维度。
通常在故事类与人物传记类唐卡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体现,例如佛本生故事唐卡,中心以佛像为主,四周分别表现了佛陀从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说法、涅槃一生的故事,在这一幅画面中巧妙地运用了重叠与过渡,不仅将空间安排得错落有致,并且描绘出佛陀一生的多个故事,增加了时间维度。还有表现高僧大德、法王祖师等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物传记类唐卡,中心位置绘制佛或祖师,四周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并穿插山石祥云、亭台楼阁等自然景物,分成多个层次,在增加画面装饰效果的同时,还起到对故事情节的分组和连贯的作用。
这类唐卡都是按情节的发展排列、组合而串联成一个整体,一幅画面由许多空间组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时间过程,不是视觉的直接感受,而是包容了时间和空间,相较而言,西方绘画的透视法就很难处理。唐卡在一幅画中可以展现出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时间观念,其表现出来的科学性含蓄内敛,值得细细品味。
唐卡有大量科学题材
唐卡中80%以上是宗教题材,除此之外,唐卡艺术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还涉及政治、历史、人文、科技等,是记载藏族历史文化的知识宝库。
以藏医藏药为题材的挂图唐卡,被称之“门唐”(smanthang)。这类唐卡以藏医学巨著《四部医典》(gsorigrkyudbzhi)为蓝本,通过绘画的形式将藏医药学的内容呈现出来,是传授藏族医学的珍贵教材。藏医药挂图唐卡分为四大部分,共有80幅,由5000多个小图组成,图文并茂地阐述了藏医学理论和实践技术,对基础医学、解剖学、预防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的剂型及配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天文历算也是流行于藏区的一门古老学科,主要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预测四季的变化,以印度时轮历来确定时间。藏地自13世纪起就编制各类藏文历书和唐卡挂像来表现天象,记载此类内容的唐卡被称为天文历算类唐卡,也称之为“孜唐”(rtsisthang)。
1999年,在黄南藏族自治州隆务镇首次展出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是目前题材最丰富的唐卡,以藏族历史和藏传佛教各教派源流为主线,表现了藏族人民对宇宙和地球的形成、人类的产生和社会变化以及对未来世界的认识,包括宇宙起源、人类起源、藏族族源、历代赞普事迹、释迦牟尼本生传等,堪称藏族文化百科全书。
唐卡中的科技题材涉及医学、天文、地理、生命科学等,是藏族人民在认识自然、探索世界过程中,为世界科技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为科学知识的传播与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撰文 | 傅雪 桑斗加
※《科学大观园》2018年6月上(总第547期)文化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