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西北网欢迎您!在西行的路上寻找最纯真的自己
当前位置:首页 > 西行百科 > 

青海社火有啥不一样

作者: 时间:2021-02-23 11:23:23 浏览量:


□王学玲


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是阖家团圆的节日,是锣鼓喧天的节日。春节期间的各项传统习俗丰富多样、历史悠久,待人们祭祀完毕,宴客结束,接下来就该欣赏社火表演了。其实演社火也是驱邪避瘟,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习俗。


据文字记载,“社”的词义较广,在中国古代是指土地神和供奉土地神的地方,也有祭祀的意思。随着这种祭祀活动日盛,便有了固定的日期。这一天就叫“社”,如“春社”和“秋社”。社日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天、地和祖先。古代祭祀有“礼乐”,传到民间便形成了以民间歌舞、戏曲进行娱神活动的习俗,如各地的庙会和社日的“社戏”。汉代流行的“百戏”是包括民间歌舞、杂耍、小戏曲等的一种综合表演,和以后的“花会”“社火”已很接近。到了宋代,根据当时诗文札记中的描述,社火在民间已经盛行,如范成大在《石湖集》中注释“颠狂社舞呈”时注为“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如今,随着娱乐成分的增加,社火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青海汉族大都是历代从内地迁徙而来的,他们把内地传统的社火带到了青海,同时又吸取了其他民族特别是藏族舞剧的传统,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社火节目。从正月初七开始,社火就跳开了。社火的名目很多,耍长龙、舞狮子、打花鼓、划旱船,甚至灯官老爷、大头罗汉、胖婆娘都是社火里惹得众人捧腹大笑的“名角儿”,另外,那“亭子”“竹马”“敬德洗马”等表演也早已成为了河湟地区的经典社火文化之一,更有一些已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列。


正月到,精彩的社火跳起来,民族的小调唱起来,咚咚的锣鼓敲起来,整片河湟大地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社火“身子”的来历


青海社火的演员俗称“身子”,扮相、服饰、举止、道具都崇尚原始古朴,不求精巧细腻,只求强劲粗犷。大红大绿的色彩搭配,大黑大白的反差制造,大唱大扭的形象塑造都体现出发自远古的文化意趣,传达着古朴而旷达的精神风貌。而关于社火“身子”的来历有两个民间传说:

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一日外出,正在回城,突然遭到敌军包围。楚王不知所措,这时有一个臣子献计:以“活享一品俸禄,死封庙祭的灯官”为重赏,找一个长相相似的人作替身。这个替身好不威风,穿着王服,前有探马报信,武士开道,后有歌舞班子随行,而楚庄王却扮成一个哑巴,脸上抹着黑灰,身上反穿皮袄,混在逃难的队伍当中。就这样楚庄王安全脱身,而替身却被紧紧追杀,他仓皇逃命,钻进一家马棚里不敢动,乌纱帽都给撞歪了。主人家正在贴春联,手忙脚乱之时,将“槽头兴旺”四个字贴在纱帽上,楚庄王后来为感激救主大恩,下令出灯官耍社火。直到如今,灯官老爷的纱帽上还贴有“槽头兴旺”四个字。


而另一种青海社火来历是,据说明代洪武年间,民间耍社火,一个男人扮演女人,露出袍下大脚。有人向马娘娘进馋言,说露出大脚是污辱马娘娘,因为马娘娘是有名的大脚,最忌讳别人挖苦她是大脚女人。朱元璋发怒,下令将其发配到青海,不曾想,社火这种文化被河湟人发扬光大。年复一年,高原人通过社火表演来表达自已的心愿和快乐。


社火表演的流程


专管“耍社火”的组织叫“火神会”,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火神会”的成员叫“会头”,负责当年社火的组织、演练和演出活动。扮演社火中各种角色的演员俗称“身子”,过去,他们所用的衣饰、道具、粮油等都由庄内群众“许愿”捐献,以求消灾祈福。在“火神会”统一筹划下,一切演练准备就绪,便从正月初七开始出演社火。当日,人们集中到村庙化妆、敬神,先由“会头”率众行祷告、敬神等仪式,随后由“灯官”率社火队出庙到村内街巷巡行,谓之“出灯宫”。灯官是社火的总领队,也是由德高望重,深谙社火演技的人担任,他装扮成七品县令的模样,手执一笤帚疙瘩,社火队伍行进中,由皂役前呼后拥。灯官不参加社火的歌舞演出,是沿途祭祀、各庙行香的主持者。每场演出前,灯官致吉祥词,演出时,端坐香桌后面观看演出,每个节目演出前,都要表说(吩咐)一番祝词,大概是:“本灯府老爷,上奉了神仙的金牌,倒金主(财神爷)的财运,随带了毛糙社火一台,飘飘荡荡,来到了下界神州……”之类的。报子,也是青海社火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主要是为社火队担当“前哨”的任务,通知社火队要去的下一个村子,做好准备迎接的工作。其说词多为:“某某队要到哪个村庄闹一闹新春。一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闹人丁兴旺、福寿康宁,三闹牛羊满圈、骡马成群……”到时由接社火的“东家”组织群众摆设香案,准备烟酒、茶饭接待。如此活动一直进行到元宵节。其间晚上点亮龙灯和各式花灯进行演出,叫“花灯社火”。过了正月十七,全队又在“会头”带领下回村庙敬神,并将各家的祈愿和会期中各人的“功德”祷告一番,以祈求神灵降福,然后“卸妆”(俗称“卸身子”)。这天由全村人家根据自愿各备一盘馍馍、菜或火锅,送到庙前广场,大家欢聚一次,同时议定下年“火神会”成员,当众报清收入开销,进行接交。至此一年一度的社火表演便算圆满结束。


青海社火有哪些节目


青海社火中有十多个表演队伍,都是由各村村民组成的,大家身穿各式各样的舞蹈服饰,脸上画着彩妆,头戴着各色头饰或者帽子,踩着鼓点和唢呐的节奏,挥着彩扇、红绸缎,大声唱着社火曲子,扭着身子进村表演。这些舞蹈是要提前半个多月进行排练的,社火唱词的内容主要以百姓日常俗事为题材而编排的,有“绣荷包”“立春消”“浪花灯”等都在表达欢庆新年或祈求安康之意,如“正月里是新春,纸糊的灯笼上高空;风吹灯笼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太平年”……当然,就像胖婆娘不仅能唱,还会说故事,虽然说的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俗事,但是用她滑稽的表演形式呈现出来更能赢得观众们的喜爱。另外还有一些社火表演项目是有年头、有来历的,有些甚至已经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人们铭记历史先俗,并世世代代传承、延续下去。


青海社火有啥不一样

亭子:“高台”在乐都也被称为“亭子”,这是一种集戏曲、故事、装饰、绘画、剪纸、锻造、数学、力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高空造型艺术。相传清道光年间,乐都高庙的社火中就出演亭子。亭子是将小演员捆扎在装饰的牡丹树、桃树上以此凸现扮演形象的表演形式。关于亭子艺术的起源,在民间倒有不少传说。


传说一:古时有个国王,既是明君,又是孝子。有一年当地群众演社火,国王母亲欲看社火,欲与民众同欢乐,国王连连允诺。国王想搭一座高台,让母后坐在上面看社火,但母后想跟随社火边走边看。于是国王下旨,令臣属们设制一个能够移动的高台。社火出演那天,母后坐在高台最上面,国王和皇后陪坐在两边,随从人员站在下面,兵役们抬着高台跟随着社火。为了讨好国王,设制人员还在高台上下及周边装饰了树木、花卉,高台上方还设制了一顶车盖,为他们遮挡太阳。远远望去,整座高台就像一座亭子。经过历史的演变,便有了《亭子》这种社火节目。


传说二:《高台》源于祭祀,即由人装扮成神,先在庙内进行表演,然后走村串街表演,由于围观者众多,后面的人无法看到,有人提出把神的扮演者置于一块木板上高高抬起。结果,这种办法既增加了表演的立体性,又便于观众观赏。其后便有了《高台》这种社火节目。


青海社火有啥不一样

高跷:传说高跷是御敌取胜的高将军所创。有一年,高将军率兵攻打胡兵城池,而胡兵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板全拆了,部队无法攻进城里。一天傍晚,高将军走出军营,突然看到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雁的长腿而受到了启发,找到破城的妙计。回营后将军叫人砍来柳木棍制成高跷,令将士们绑在腿上练习走路。经过练习,将士们都能踩着高高的柳木棍行走。将军率军渡过护城河,乘胡兵不备,一举进攻收复了城池。此后每逢春节,老百姓也学着踩起了柳木棍。因这是高将军发明的,人们便把它叫“高跷”,以此来纪念高将军。


乐都社火中的高跷也很出名,一般两米多高,最高的达四米。高跷表演人员装扮成戏剧和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跟随社火队伍行走,他们抬脚快,落脚实,动作自如,潇洒大方。其中不乏有踩跷技艺娴熟者不时地做一些滑稽的动作,常引来观众的一阵阵鼓掌。


高庙高跷中有一个叫做《扑蝴蝶》的节目。由两人表演,一人踩两米高跷,男装女扮,着古装,手执一根富有弹性的长长的细竹竿,竿头垂线上系一只彩纸扎制的大蝴蝶;另一人踩不足半米的矮高跷,男装丑扮,憨态可掬,为扑蝶者。表演时执蝶者抖动细竹竿作蝴蝶飞动状,那蝴蝶蹁跹舞蹈,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缓忽急,忽起忽落,以此来引诱扑蝶者。扑蝶者随着蝴蝶飞动的方向,或奔跑,或跳跃,或猛地匍匐在地,左扑右扑,几次差点扑到了蝴蝶,但临了蝴蝶还是飞走了。这种状况弄得扑蝶者忽而高兴,忽而气恼,细腻地刻画了扑蝶者的心态,生动地塑造出扑蝶者的形象。惹得观众哈哈大笑。


竹马:竹马舞蹈是流传在乐都区碾伯镇北门村的一个传统民间舞蹈。据村里一些老人讲,一百多年前,是山西的商人来乐都经商时传给碾伯北门村社火队的。竹马轧制的珍禽异兽,多是《封神演义》中各路神仙的坐骑,有豹子、独角兽、麒麟、四不像。表演时把制作好的动物架系在舞蹈者的腰间,两脚后跟抬起随着鼓点小碎步向前行走,让整个形象看起来就像是这些动物活灵活现。


赶驴:赶驴,也称跑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表演者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跑驴一般都是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唱、有舞,诙谐风趣。


青海社火有啥不一样

大头罗汉:相信让不少孩子最为感兴趣的就属大头罗汉,罗汉的表演全程是一场哑剧,表演者身穿罗汉服,头戴罗汉头盔,配合打鼓声,靠着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睡觉、洗脸、扫地等一系列动作,夸张、滑稽的表演形象惹得众人捧腹大笑。台下不少小孩子边看边学,高兴极了。


傻公子:傻公子是社火“外场”中的角色,与角色“灯官”“马报子”“哑巴”“胖婆娘”“卖膏药”“货郎”“王辩”组成。表演者常常以秧歌舞步不停地与观众逗趣、打诨、说笑,行为夸张癫狂,观众不时向他们犒劳以糖酒等美食,并从他们口中讨得吉语口彩。


青海社火有啥不一样

敬德洗马:敬德洗马源于《隋唐演义》中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在平安区巴藏沟乡索家村以民间社火的表演形式被反复演绎。正月十五,角色扮演者手持钢鞭,赤膊着上身,坐在一匹无马鞍的马上,两个汉子牵着马向前奔跑,观众们则将一盆盆冷水,泼洒向“敬德”扮演者,以求来年祛除灾殃、迎来吉祥。


敬德这个人物一般都由该村的青年男子饰演。脸谱和行头都是村里的老艺人用油彩在饰演者的脸上,勾勒出眉、眼窝、鼻窝、嘴角,并在脸膛、脑门等部位勾勒出各类纹样、图案。洗、抹、擦、画、勒、挂等,全凭老艺人的经验,师徒传承,难以用文字表述。最考验人的是,饰演者在寒冷的天气里要赤膊上阵,并要完成表态、上马、洗马、过关、下马等一套完整的程式,前后大约得半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对饰演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如今,索家村的“敬德洗马”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安昭舞:“彩虹故乡”的土族人民盛装在身,跳起本民族独有的安昭舞,庆祝一年一度的春节和元宵节。土族是青海高原上独有的世居少数民族,按照这个民族的习俗,每年的春节要过到农历二月初二才算完,闹元宵是正月里最主要的一项活动。而安昭舞就是闹元宵的主要文化活动。


“安昭舞”意为“圆圈舞”,是土族聚居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相传,美丽的土族姑娘腊月花和姐妹们,为了刺杀作恶多端的妖魔王莽,就用跳圆圈舞的方法对其进行迷惑,并趁其不备将它刺杀。从此土族人都争学安昭舞,使这种舞蹈传承下来。每当欢度节日、庆祝丰收时,土族男女便唱起歌曲,在场院或是开阔地围成圆圈翩翩起舞,歌颂人畜两旺,祈求五谷丰登。


伴着高亢、嘹亮的曲调,身着七彩花袖衫的土族儿女们在安昭舞的节奏中尽情地释放着他们的热情。弯腰、摆臂、跳跃、旋转,俯首向地,以示对大地的膜拜;舒袖朝天,是对苍天的敬仰。七彩衣袖轻盈地在空中挥舞,犹如万道彩虹般绚烂夺目。安昭舞蕴含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期望,也祈愿家乡繁荣,人民安康。


舞龙、舞狮:龙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龙是海中神物,在古代被看成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奇之物。数千年来,炎黄子孙都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青海社火表演中,舞龙固然是必不可少的节目,舞龙队伍高举长龙,在龙珠的引导下,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穿行、腾跃、翻滚等动作,充分展示出龙的精气和神韵。人们相信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所以每逢春节,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用舞狮来祈求事事顺利。舞狮表演通过腾翻、扑跌、跳跃、登高等技巧来博得观众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此外,青海人还有钻龙和狮子的习惯,待到节目表演完毕,或者在拉满场的时候,民众纷纷在长龙和巨狮的身子下钻来钻去,以示沾得福气和祥瑞,求得健康平安。


青海社火有啥不一样

社火主要是为增添节日气氛,客观上还有联络、维持秩序、化募财物等作用。所以一旦社火队进村,顿时全村欢呼雀跃,男女老少齐聚庄外场院共同观看,其乐融融。他既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又是一年初始人们向往幸福、吉祥的精神寄托。这既是社火不同于其他娱乐形式的特征,也是社火在群众中长期流传的主要动力。除去迷信成分外,社火亦保留了许多纯朴的民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今的社火,不再是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而是以娱乐大众、欢度春节为主的文化娱乐活动。一场社火,道出了普通老百姓最淳朴的新年期望,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积淀。

推荐美食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