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破脑袋都没搞明白,自己的侄儿皇帝到底去哪里了。原本编好的戏本,却因为他的不翼而飞唱不下去了。按正常的演法,无非是生死两局,皇帝活着自有活着的套路。如果他死了,也自有死了的唱腔。
可偏偏是个生死之外的谜局。
这就尴尬了。这是一场准备了好久的戏,排练那么辛苦,现如今马上要登台了,却发现搭档找不到了。简直是岂有此理。
难道天子真有神助,会飞天遁地不成?或者像齐闵王那样被凤凰驮走了?朱棣不信这个邪,派人挖地三尺,在皇宫里连找三日。昔日金壁辉煌的宫殿,此时却是断垣残壁,到处是烧焦的砖石瓦块,以及没能逃出火海的嫔妃还有宫女和太监们。
在众多的嫔妃中,幸存的管事太监王喜认出了马皇后的尸体。这个和建文皇帝奶奶同姓的女人,也是大明王朝第二个马皇后。虽然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但她手上精致的翡翠手镯却在烈火中完好无损,也为她提供了身份证明。
但她身边也没找到建文皇帝。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真是见了鬼了。纳闷归纳闷,台子搭好了,观众也坐齐了,锣鼓家伙敲得震天响,戏还得接着往下唱。
朱棣接受了一个谋士的建议,找不着建文皇帝,那就让他“死”了吧。显然对他们来说,“死”了的皇帝比活着的要容易处理,而且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毕竟自己起兵的名义是靖难,而不是反叛。皇帝的“死”,不过是这次靖难的一个意外而已。虽然司马昭之心天下人皆知,但老祖宗早就说过,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要想事儿成,先得把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不然不光百姓会骂娘,就是那些士大夫们的冷嘲热讽也够他受的了。
于是,马皇后的尸体被胡乱包了一层烧得满是窟窿的皇帝常服,就成了宾天后的建文皇帝遗骸。
天下人都知道了,自己的皇帝已然在这场清君侧的军事行动中不幸罹难。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作为大行皇帝的亲叔叔,坐镇北方的燕王,这次靖难之役的总指挥,朱棣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新的皇帝,是为以后名垂华夏的永乐皇帝。
那个黑衣老僧道衍和尚,曾经对朱棣许下诺言:今生今世一定要让王爷头上加白。朱棣当时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如今真坐上了这张只能在梦里想过的龙椅,才感叹世事无常。天命有常,大道悠悠,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此了吧。
但即使坐拥天下,朱棣心里却始终晃荡着一个身影,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那就是他的侄儿朱允炆。虽然给了天下人一个他的死讯,但纸里始终包不住火,已有传言如秋风落叶,四处飘荡,众说纷芸。有说已经烧成焦炭,因此找不着尸体的;也有说他成功逃出宫门,已在海外招兵买马,随时会杀来夺回皇位。
朱棣只得派自己的心腹三保太监郑和监造宝船,以宣扬大明国威之名出海寻访。又派忠诚干练的胡濙走陆路,在这探求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目的,就是那个充满生死疑云的建文皇帝。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