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承载的信息极具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在青海玉树就有这样一部经典文物堪称国宝,它就是由东仓家族世代珍藏的《大藏经》,又被称为"东仓五百部"。
《大藏经》里不仅记载着甘珠尔、丹珠尔等藏传佛教经典教义,还囊括了医学、语言学、建筑学、天文学等几乎所有藏族传统学科的内容,堪称藏地"百科全书"。这部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民间收藏《大藏经》, 距今已有至少1000年的历史,堪称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这部《大藏经》在藏区享有盛誉,它的主人就是位于唐蕃古道上玉树州的东仓家族。东仓家族相传为藏族著名史诗《格萨尔》中三十大将之一的东·白日尼玛江才的后代,收藏、保护《大藏经》已历经30多代。
一次到玉树旅行的机会,我来到了玉树代桑家,这座高原上的村落非常清新,玉树地震后国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和扶持,从现代化的供电线路就能看出这里并不落后,而建筑也极具藏族风格,许多家户的门口都会拴着一只藏獒,虽然看着憨态可掬,据说发起威来连野狼都不是对手。
代桑家的房屋比较高大,橘红色的外墙在阳光下非常耀眼,想象不到这样一座藏式宅院里居然有一部旷世奇书,不得不令人惊叹。
屋内主人已经为我们备好了牛肉干、酥油茶。而每天的清晨,他们也会在佛前点上酥油灯,虔诚的跪拜,然后再到经室里整理经书,这已经成为了这个家族千年来的习惯。
经室并不大,室内围绕墙壁是三排朱红色的藏式经架,经架边缘缠绕着洁白的哈达,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木质夹板夹好的经卷。木质夹板上刻着藏传佛教"六字真言",以及大象、骏马、莲花等图案。"夹板用的大多是檀木,压花的捆带也很特别。经卷被缓缓打开,经文全部为手写体,由金粉、银粉、朱砂等写在藏纸、牛皮或桦树皮上,笔迹稍显斑驳,隽秀依旧。
看着这些一个家族经过一千多年保留下来的经书,心生感叹,是怎样的信仰和执着让他们历代坚守?千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30多年前,代桑的父亲次成文青与东仓家族后人东仓保毛结合,成为东仓家族"上门女婿",从此将《大藏经》视为生命。2003年开始,次成文青和大女儿更松代忠一道,开始整理经书。然而,整理工作刚有起色,妻子东仓保毛不幸离世。几年后的"4.14"大地震中,次成文青和更松代忠也永远地走了……
当时正在西宁上学的三女儿伊西措毛得知地震的消息,搭了一辆货车赶回玉树。刚到家,便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房屋几乎完全倒塌,《大藏经》几乎完全被埋。据伊西措毛回忆,在救援人员帮助下,花了整整5天,《大藏经》才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
毕竟经过了千年,经过地震损坏、火灾、霉变和虫蛀等问题,这部经书破损严重,靠一个家族之力,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维护经费上都很难进行。2017年玉树州文物局开展东仓大藏经博物馆纸质文物保护工作,由北京专业的修复团队参与,维护修缮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令人高兴的是,东仓《大藏经》昔日保存于东仓家族的民居中,玉树地震后,国家全力抢救相关文物并修建东仓大藏经珍藏馆,将经卷安置保存。如今,近700套经卷都存放在了东仓大藏经博物馆,得到全面妥善保护。
以"最少干预"的保护理念,恢复昔日光芒。如果说文物是文明所造之物,那么附着于文物之上的定然是一段凝固的历史,记载着兴衰更替,铭刻着荣辱得失。我们笃信,保护和传承好历经沧桑的东仓大藏经,令其在人类文化长河中代代流传,是我们不懈的历史责任。
宅在家里看世界,关注路灯摄影,每天为你分享旅途故事。
留言跟帖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